近日,有一项研究发出警告,啮齿动物可能是类冠状(SARS)病毒的无症状携带者。这意味着“下一个新冠病毒COVID-19 ”很可能来自老鼠。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各种哺乳动物物种进行了基因组分析,专门研究了冠状(SARS)病毒所结合的受体。他们发现,有证据表明,过去的一些啮齿动物物种反复接触过类似SARS 的冠状病毒,这样致使它们可能进化出一定程度的抵抗力。
新冠病毒(SARS-CoV-2)是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是“人畜共患的”,这意味着它从一种非人类动物传播到了人类身上。
识别可能对此类感染具有类似保护作用的动物(可以充当病毒库),对于预防未来的大流行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调查了SARS病毒用来进入哺乳动物细胞的ACE2受体——表征受体在不同哺乳动物物种中的进化。研究小组发现,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尚不知道是不是SARS宿主的哺乳动物,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以前对ACE2受体产生适应性,因此如今我们很容易受到该疾病的症状病例影响。
然而,在啮齿动物中,基因组分析揭示了ACE2结合界面的快速进化模式,证据是编码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多样性更大。这表明,一些啮齿动物物种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反复接触过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因此,它们可能对这些类型的感染产生了某种形式的耐受性。
这项研究表明,啮齿动物的祖先可能反复感染过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研究人员补充,这很可能使它们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对SARS样冠状病毒的耐受性或抵抗力。
这增加了一种可能性,即一些现代啮齿动物物种可能是类SARS冠状病毒的无症状携带者,包括那些可能尚未被发现的病毒。
题为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varying levels of mammalian adaptation to coronavirus infections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LOS 计算生物学杂志上 。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956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