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城郊,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座“水城”,也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先进文明的重要证明。5000多年前,城中已有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然而,就是如此高度发展的文明,却在大约4300年前突然消失了。这其中的原因,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
最近,一项新显示,良渚文化的衰亡与当时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当时区域降水的增加导致大规模洪水爆发,使得良渚文化走向衰亡。同时,全新世后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对良渚文化之后的其他文化也有影响。
石笋记录分辨率高,且测年误差小。研究人员利用神农和九龙两个洞穴中采集的石笋样本以及区域其他气候记录,重建了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变化。
结果显示,在良渚文化衰亡的时间段,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是有明显增加。区域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洪水事件频发。良渚文化所在区域地势较低,可能受影响更大。同时,良渚文化层上覆有一层黄色粉砂土沉积,可能对应当时的洪水事件。因此,研究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增加,引发的洪水泛滥导致良渚文化走向衰亡。
在良渚文化之后,该区域还出现了其它文化。研究人员认为,一次极端干旱事件可能使得该区域新石器时代走向尾声。
该研究论文题为“Collapse of the Liangzhu and other Neolithic cultures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已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i9275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