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前瞻全球自然地理周报第18期:科学家发现真正的“千足虫”,蚁后可决定整窝蚁群的性别

分享到:
 Chloe Ma • 2021-12-24 10:26:12 来源:前瞻网 E87350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圣诞将至,法国鹅肝产区却爆发禽流感

当地官员周日表示,在法国朗德地区的一个养鸭场发现了禽流感的爆发,该地区是鹅肝酱的生产中心。这是自去年大流行导致250万只鸭和鹅扑杀以来,法国西南地区第二次发现疫情。但庆幸的是,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圣诞旺季,大部分鸭子和鹅已被再杀。朗德地区供应了法国四分之一的鹅肝酱,该地有800个饲养鸭鹅的农场。

科学家发现第一只真正的“千足虫”!有1306条腿,藏于地底60米深处

马陆(millipede),又名千足虫。它在世界上约有10000种,体长为20~35毫米。身体黝黑光亮,被触碰后,它的身体会扭转成螺旋形。但事实上,这种虫并没有1000条腿,此前发现的腿最多的千足虫也不过750条。近日,美国科学家团队在《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论文,表示在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省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真的有1000条腿的千足虫。新发现的千足虫有1306条腿,长95.7毫米,宽0.95毫米,有着330多个节段。它们没有眼睛,头部呈锥形,其上有触角和喙。科学家表示,他们在一个矿物勘测钻孔的地下60米深处发现了这种新物种,并将之命名为“Eumillipes persephone”。

1

图源论文

狒狒能够自发地形成社会习俗,但科学家仍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法国研究人员在一组狒狒的实验中观察到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就形成社会习俗以共同获得奖励。在灵长类动物学中心饲养的大约 20 只狒狒被要求当触摸屏上呈现一组两张图像时,狒狒要成对地做出相同的选择,以获得奖励。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会刊 B》上的报告称,狒狒花了大约三天的时间建立了一个选择相同图像的系统,即使它们看不到搭档的选择。1·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能够进行梳理等社会习俗,但这是第一个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在群体中自发出现的新行为。至于狒狒如何设法相互分享他们的等级制度,这仍然是一个谜。

超稀有安康鱼今年“三顾”加州!

加利福尼亚州恩西尼塔斯市的一名海上安全警长戴维·赫夫 (David Huff) 说,上周五,一名冲浪者发现这条看起来很凶残、近 13 英寸的死鱼被冲上岸,并通知了救生员,后者又通知了科学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海洋脊椎动物收集经理本·弗拉布尔说,从深处出现的是一条相模湾鞭冠𩽾𩾌,这是一种极其稀有的安康鱼,栖息在没有一丝阳光的深水中。在去年之前,这一物种从未在野外被观察到。世界上仅存有31个该物种的样本。但加利福尼亚海滩有幸在去年被这些超稀有鱼类造访了3次。人们对生活在大约 1,000 至 3,000 英尺深处的鱼知之甚少。科学家们并不确切知道它吃什么、它如何繁殖——或者是什么驱动了这意外的频繁造访事件。

别用“鸟脑子”来骂人了,人脑跟鸟脑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来自波鸿鲁尔大学 (RUB) 的一组研究人员现在成功地更详细地研究了鸟类的这一特殊记忆区域,并将其与哺乳动物大脑中的数据存储进行了比较。科学家们发现,鸟类和猴子——尽管它们的大脑结构不同——共享相同的工作记忆中心机制和限制。当乌鸦执行任务时,科学家们记录了大脑中与前额叶皮层相对应的区域的神经元活动——前额叶皮层是哺乳动物的认知中心。研究表明,乌鸦大脑中的神经元对颜色变化的反应与猴子的神经元几乎相同。这证明尽管鸟类和猿类的大脑结构不同,但它们共享相同的核心机制和工作记忆极限。

圣诞老人的雪橇符合“零碳”标准吗?关键在于驯鹿的便便

众所周知,圣诞老人的雪橇由八只驯鹿拉动。在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碳排放的现在,在全球巡回发放礼物的圣诞老人面临了一个大问题:驯鹿是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吗?鹿是反刍动物:它们吃的植物会在肠道中发酵并产生温室气体甲烷,这些甲烷会通过驯鹿的屁和粪便释放到环境当中。此外,驯鹿会啃食小灌木,极大地影响了极地植被的生长。

唯有“铁血”手段才能统治猫鼬社会:论睾酮水平对猫鼬领袖的统治力影响

猫鼬社会有一个明确的老板:女族长。她和她的幸运伙伴一起统治着一群从属的男女老少。根据由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克里斯汀·德雷亚 (Christine Drea) 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表明,睾丸激素引发的攻击行为可能是猫鼬社会合作演变的关键部分。女族长并不是完全仁慈的领导者。为了确保下属对她的幼崽一心一意,她经常攻击怀孕的下属,将他们逐出群体,或者杀死他们的新生幼崽。研究人员发现女族长的专横,以及她的成功,是由于睾丸激素水平非常高。研究人员尝试用氟他胺抑制女族长的睾酮水平,发现下属开始变得不服从,女族长的后代也变得不好斗了。由于抑制女族长的睾丸激素会改变幼崽的行为,荷尔蒙可能推动了猫鼬“世袭制王朝”的持续性。

为帽贝正名!除了是食物之外,帽贝其实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足迹遍布世界所有海岸线的帽贝是如此的常见,以至于所有人对其都习以为常。日前,普利茅斯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表示:现在是时候为帽贝赢回其应有的尊重了。这项研究证明了帽贝在过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全球展示沿海遗产和饮食文化。它纠正了帽贝作为“饥荒食物”的声誉,并表明它们在世界各地具有精神和宗教意义。该研究表明,人类食用帽贝的最早已知证据可以追溯到 164000 年前的南非一个洞穴。此外,帽贝在全球文化、医学和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被用作刮除史前洞穴绘画颜料的工具,以及用于从威尔士和爱尔兰到塔斯马尼亚和夏威夷各地的宗教仪式;医学上,帽贝蛋白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治疗膀胱癌、特应性和哮喘以及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的一部分。

能带来“圣诞之吻”的榭寄生,本质上不过是有害的寄生虫

每到圣诞季节,西方传统会在室内悬挂一种名为榭寄生的植物。传说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然而植物学家表示,尽管有着这么一层传说色彩,但榭寄生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潜在有毒浆果的寄生植物。它们只能寄生在其他树木和灌木的树枝上存活,但一般来说榭寄生并不会杀死宿主。因此居民并不需要特意去控制榭寄生的生长。与此同时,欧洲的榭寄生品种带有毒性,而美洲的榭寄生物种则没有毒性。总体而言,这种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和人类传统中都发挥着宝贵的作用。

果蝇也拥有“最强大脑”,能用复杂心算进行导航

昆虫具有非凡的导航能力。科学家们知道果蝇可以进行路径整合。近日,洛克菲勒大学 Gaby Maimon实验室和哈佛医学院 Rachel Wilson实验室分别对果蝇大脑进行了信号检测,并发现了果蝇导航背后的一个关键神经机制。尽管果蝇的大脑只有罂粟籽那么大,但它们能够使用我们大部分人都学习过但早已忘到脑后的技能来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进行导航——那就是心算。这项壮举需要使用从感官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并使用几何来计算身体的行进方向。

在什么情况下,鲨鱼会对人类发起攻击?8个动作让你成为鲨鱼眼中的“美味佳肴”

澳洲海岸线众多。日前,昆士兰州政府发布了一个名为“SharkSmart”的人类自保手册,让游客避免遭受鲨鱼攻击。在这份手册当中,政府列举出了8种或许会增加被鲨鱼攻击风险的危险动作,其中包括:在海里泼水;一个人游泳;在渔民附近游泳;在曾经发生过鲨鱼攻击事件的海域游泳;向水中抛掷鱼屑;向水中抛掷鱼饵;在游泳者附近钓鱼;向水中投掷食物。研究表明,如果不做这八件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遭受鲨鱼袭击。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十年前照片泄露了一种新的侏儒蚱蜢

在浏览 iNaturalist(一个专业和公民科学家分享他们的照片的社交网络,以绘制全球生物多样性观察结果的社交网络)时,一群克罗地亚学生发现了几张 2008 年在秘鲁热带雨林拍摄的奇怪照片,并张贴了在 2018 年。他们看到的是一只侏儒蚱蜢,身上有着独特的鲜艳色彩图案。迄今为止,他们在科学文献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杂色昆虫。

奇葩!蚁后可决定整窝蚁群的性别:要么全雄,要么全雌

动物王国有一个奇葩的遗传特性:蚁后生产的蚁群要么全是雄性,要么全是雌性。科学家们以前就已经知道蚁后可以专门生产全雄性或全雌性的后代。现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科学家们首次在一条染色体上找到了与这种现象相关的一组基因。尽管研究人员发现了与产生不同性别后代有关的基因,但遗传基因可能不是蚁后影响其蚁群性别的唯一方式。虽然雄蚁交配后只能活几个小时,但蚁后会储存它们的精子,并可以在未来十年内使用这些精子来生产新的后代。蚁后可以决定不使用她储存的精子。如果不使用精子,她就会产出雄蚁,反之亦然。此外,工蚁也可以通过不喂食或选择性地杀死某些幼虫来操纵蚁群的性别比例。

深海摄像机拍到离奇“透明鱼”,头部器官清晰可见

日前,MBARI的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北太平洋从白令海到日本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的温带和亚北极水域下方的中深海深处600-800米的地方拍到了一种 Macropinna microstoma 神奇的鱼类。Macropinna microstoma是一种深海鱼鳍鱼,属于管眼鱼科Opisthoproctidae。该物种于 1939 年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威尔伯特麦克劳德查普曼发现并描述。

1

大鳍后肛鱼(Macropinna microstoma)。图片来源:MBARI。

它的嘴很小,身体的大部分都覆盖着大鳞片,眼睛上布满了亮绿色的镜片。它的头上还有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透明、充满液体的盾牌。这可以保护其敏感的眼睛免受虹吸管的刺细胞(刺细胞)的侵害,虹吸管是其食物的明显来源之一。

1

老鼠危!为了保护海鸟,加州委员会计划对老鼠“投毒”

法拉隆群岛里大约有300000只繁殖海鸟,其中包括稀有的灰海燕。但一个多世纪前,首次乘船抵达岛上的老鼠如今正威胁着海鸟的生存。近日,加利福尼亚海岸委员会批准了一项计划,即在法拉隆群岛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对这些入侵老鼠进行毒害。委员会以5比3的投票结果,批准了这一项计划。委员会计划将大约1360公斤的毒饵,从直升机上投放到旧金山海岸附近的岩石岛屿上,那里是数十万种鸟类的家园。即便获得批准,该计划可能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开始实施。

科学家正在为榛睡鼠找合适的栖息地,毕竟睡得好才是真的好!

榛睡鼠(Hazel Dormouse)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种昏昏欲睡的动物。但是据统计显示,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它们在英国的数量自2000年以来下降了51%。尽管进行了长期的保护工作,但英国的天然榛睡鼠数量仍在下降。近日,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工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榛睡鼠的引入与保护计划。研究使用一系列开源地图和生态建模技术,团队随后能够创建一张地图,显示英格兰合适的栖息地区域,帮助确定未来重新引入最合适地点的优先级。选对栖息地很重要,可能对广泛的物种引入产生有益影响。

Credit: Clare Pengelly

危险!加州冲浪者发现太平洋足球鱼:长33厘米,重2公斤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恩西尼塔斯的斯瓦米海滩有一名冲浪者,发现了一条看起来很凶残、近33厘米长、重约2公斤的死鱼被冲上岸,随后救生员与科学家一同到对这个物种进行研究。这条鱼有着锋利的牙齿、带刺的皮肤,以及头部突出奇怪形状的“柄”。当地动物学家表示,这是一条太平洋足球鱼,一种极其稀有的琵琶鱼,栖息在太阳无法触及的深水中。目前已知世界上仅存有31个从这种鱼物种身上收集到的标本,而且从未在野外观察到这种鱼。但仅在去年,有3种这样的鱼被冲上加利福尼亚海滩。太平洋足球鱼很容易被识别,因为它的头部伸出了特别精致的生物发光诱饵“柄”——这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物理适应性,在漆黑的深处可以吸引猎物。

Credit: OpenCag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2.5 Generic

小小蜗牛外壳不到2毫米宽,却有锋利的双叉齿

蜗牛很小,爬行缓慢。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西班牙北部的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以前未知的洞穴蜗牛属,以及一个来自坎塔布里亚山(Cantabrian Mountains)的新物种。新确定的物种(Iberozospeum属)是根据其伊比利亚(Iberian)的原产地命名,并以其在东阿尔卑斯山(Eastern Alps)和迪纳拉山脉(the Dinarides)已知的近亲(Zospeum属)命名。这种新物种Iberozospeum costulatum,有一个中等大小的透明外壳,尺寸约为1.24至1.55毫米,其口器由一条长带组成,配备有锋利的双叉齿。研究者表示,这种长带口器有助于它们在洞穴泥浆中筛选食物颗粒。

图源:https://doi.org/10.1007/s13127-021-00517-9

鳗鱼:曾经我有很多同类,但如今我们生存艰难……

曾经,鳗鱼是丰富的物种。但今天,这种生物正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并有可能完全消失。鳗鱼复杂的生命周期很容易受到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过度捕捞,因为它是一种在亚洲广受欢迎的美食。除此之外,使用杀虫剂、药物和增塑剂等物质,对水造成污染,进而对鳗鱼的繁殖能力造成巨大影响。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等,也是威胁鳗鱼种群的因素。尽管有限制捕捞的措施来保护鳗鱼物种,但远远不够,专家表示必须采取全球性的方法来保护鳗鱼,包括栖息地保护和协助鳗鱼繁殖等。

新物种共生虾:与牡蛎“缠缠绵绵”

近日,有研究小组在对50多种虾样本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新物种。这个新物种是在热带牡蛎(Chama lazarus)中发现的,这使虾成为一种共生体——一种与宿主生活在一起的动物。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种虾对牡蛎没有已知的影响,因此新虾的生活方式被归类为共生。研究者将这种动物归类为 Odontonia 属的成员,这是一组通常生活在海鞘中的虾。同时,研究者对它进行命名,这个新物种有一个包含其宿主的名字:Odontonia kerangcaris。这个名字是基于印度尼西亚语中的贝壳"kerang "和拉丁语中的虾:"caris"。

 图源:DOI: 10.11646/ZOOTAXA.5081.2.6

违法也得干!保护委员会开始喂海牛了

今年冬天,佛罗里达州野生动物委员会的官员表示,他们试图在印度河泻湖北部,喂养海牛蔬菜,如长叶莴苣,以防止它们挨饿。其实,喂养海牛可能是一种骚扰行为,根据州和联邦法律,这都是非法的。但官方批准的饲养计划,将在印度河泻湖北部的一部分地区进行密切监测,因为海牛在那里度过冬季,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海牛没有足够的食物。保护委员会表示,所使用的喂养植被“是在与海牛营养专家协商后精心挑选的”。

为了防止“乱伦”,动物专家为小母狮绝育

近日,有动物专家为一头小母狮绝育,这是为了防止它与它的父亲和叔叔交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南非保护区中仅有的三只野生雄性。在大型保护区中,狮子在大片土地上漫游,面积达12000公顷。只有最强者才能生存,因为它们之间会为领土而战,并与其它掠食者争夺食物。较小的食肉动物捕食幼崽,而雄性会互相残杀致死。对母狮绝育的时候,专家在它脖子处注入麻醉剂,然后蒙住它的眼睛,整个绝育手术需要将近四个小时。

1

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实:竹子可以“吃”二氧化碳

竹子生长时间快速,在最活跃的生长期,有些种类一天能生长将近1公尺。它是一类具有经济生产规模的可再生性资源,与一般林木生长不同,可在短期间生长完成,所以可有效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于看到了竹子的这一巨大用处,马里兰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完全由竹子制成的长纤维。测试结果表明,与棉花、蜘蛛丝、碳纤维、尼龙甚至人造丝纤维相比,这些竹纤维素显着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此外,竹纤维相对便宜且易于生产,为汽车、航空、建筑和纺织行业提供了一系列结构应用。

产业数据

从基因上区分植物根部微生物组中的“朋友”和“敌人”

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栖息在植物中,并以此来调节它们的发育。特别是根部,有着广泛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在内,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近日,MPIPZ的科学家研究了真菌如何在根部定居,以及哪些真菌可能是有害的。他们对41个能代表A.thaliana根部菌群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大多数根部菌群成员来自于可能是病原体的祖先,并且保留了一系列基因,这些基因以前被证明在菌根有益真菌的基因组中丢失。研究人员表示,自然界中健康植物的真菌生物组是由朋友和敌人组成的。这一发现为真菌对植物健康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可能为农业打开新的令人兴奋的发展之门。

海岸红杉和巨型红杉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全部完成

近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完成了海岸红杉和巨型红杉的基因组测序。海岸红杉有 265 亿个 DNA 碱基对,巨型红杉有81.25 亿个 DNA 碱基对。由于经济和技术限制,测序工作始终没有完成。经过4年的努力,这项工作才得以收尾。研究人员表示,测序结果将更好地解释这些物种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的遗传基础。由于野火频发,两片森林的总面积和遗传多样性都遭受了重大损失。研究人员希望开发的基因组资源和筛选工具将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评估这些森林的进化适应潜力,并最终为森林恢复和管理计划提供信息。

1

火星上真的有水!欧航局:火星峡谷表面40%的物质可能为水分子

近日,据外媒报道,欧洲航天局(ESA)最近表示,发现“大量的水”隐藏在这颗红色星球的水谷(Valles Marineris)内,可以把它看成地球大峡谷系统的火星版本。而峡谷表面附近多达40%的物质可能是水分子。据悉,在欧航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实施的火星探测项目第一阶段任务中,发现了大量水藏在火星表面下,并被微量气体轨道飞行器探测到,这是一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研究者还表示,在Valles Marineris峡谷的中心部分,水量比预想中多得多。目前还不知道火星峡谷系统下水的具体形式,研究者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探索这一区域。

科学家发现存在宇宙射线干扰量子计算,三体人的阴谋已经开始了?

据Ars Technica报道,近日,当研究人员在谷歌的量子处理器上测试纠错时,他们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整个纠错方案偶尔会严重失败。他们将此归结为背景辐射,即宇宙射线和自然发生的放射性同位素偶尔衰变的组合。在经过反复检测和分析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宇宙射线引起的问题经常发生,这足以彻底阻止纠错的量子计算工作,除非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限制射线的影响。然而事实是,目前并没有一种可实现的方法来保护量子计算免受宇宙射线的影响。因为纠错依赖于将相邻的量子位组配置为单个逻辑单元,从而保护量子信息免受影响单个量子位的任何错误的影响。但在宇宙射线的情况下,所有相邻的量子比特很可能同时出现错误。

NASA“帕克”太阳探测器穿过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

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宣布,“帕克”太阳探测器在发射三年后,于2021年4月成功穿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升空,开始在太阳附近盘旋,并且比之前的任何航天器都更接近太阳。2021年4月,在“帕克”第八次飞越太阳期间,该探测器首次越过阿尔文临界表面,标志着它进入了太阳大气层,接触到了太阳的日冕。“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在未来7年的时间里进行21次近距离接近太阳的飞行。“帕克”第一次穿过日冕只持续了几个小时,但它将继续盘旋靠近太阳。该航天器的下一次太阳飞越计划将于2022年1月进行。

重大发现!首批月球样品研究:嫦娥五号着陆区可能有多次火山喷发

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该台徐伟彪研究员及其行星化学科研团队联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一项关于嫦娥五号首批月球样品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嫦娥五号着陆区可能曾经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活动。据悉,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研究人员表示,多项证据表明,不同于日前已报道的嫦娥五号中钛和低钛月海玄武岩类型,该样品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富集稀土元素的高钛月海玄武岩,这表明嫦娥五号着陆区可能曾经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活动,后续深化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天文学家捕捉到一只“单翼蝴蝶”:极其绚烂,在太空中翱翔

天文学家观察到了一个蝘蜒座红外星云(之所以叫蝘蜒座红外星云,就是因为它发出明亮的红外线),位于大约520光年之外。这颗初生恒星的光从内部照亮了这个空腔,反射出气体结构,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反射星云,在天空中看起来就像格桑花蝴蝶的翅膀。其原理是,恒星是强天体,它们的诞生也是如此。它们是由分子气体云中的密集团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坍塌、旋转而形成的。在它们旋转的过程中,物质被吸进一个吸积盘,这个吸积盘内的物质会进入正在成长的原恒星——也就是将成为恒星的气体团。随着原恒星的成长,它开始产生强大的恒星风,落入原恒星的物质开始与它的磁场相互作用。这种物质沿着磁力线流向磁极,并以强大的等离子射流的形式被喷射到太空中。

颠覆认知!黑洞可能是暗物质,且宇宙之初或就已经存在

宇宙中有一些超大质量的黑洞,有的甚至比太阳还大数十亿倍。然而,关于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近日,一项由迈阿密大学和耶鲁大学科学家进行的联合研究表明,这些黑洞可能是暗物质,或许宇宙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提出用所谓的“原始黑洞”来解释。如果大多数黑洞在大爆炸后立即形成,那它们可能在宇宙早期就开始合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如果原始黑洞存在,ESA未来的引力波空间观测站会接收到这些信号。科学家表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或可以最终证明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在“黑暗时代”就已经形成。

产业数据

图源:欧空局

NASA朱诺号航天器“听到”了木卫三飞越的声音

近日,在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秋季会议上,NASA朱诺号木星任务研究人员公布了木卫三(木星的一个卫星)飞越的声音和图像。据悉,50秒的音频片段是由行星磁场产生的电波和磁无线电波产生的,并由朱诺的波浪仪器拾取,该仪器旨在检测这些波纹。然后,NASA继续将收集的发射频率转移到音频范围内以创建音轨。与此同时,朱诺号还制作了一张木星的图像,显示了木星两个旋转风暴系统的特写视图。研究人员表示,这些音轨和图像正在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木星及其众多奥秘。

产业数据

图源:NASA

质量约为木星的67倍!科学家发现一颗巨大的棕矮星

12月17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学家报告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棕矮星,它围绕着 M 矮星(TOI-2119)运行,并将之命名为“TOI-2119.01”。这个新天体比木星质量大近 70 倍,并在偏心轨道上绕其主星运行。棕矮星是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中间天体,质量范围介于木星的13倍到80倍之间。尽管迄今为止已经探测到了许多褐矮星,但此类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天体很少见。根据探测结果,TOI-2119.01 的质量约为木星质量的67倍,其半径经测量约为木星半径的 1.11倍,密度为60 g/cm 3,每 7.2 天绕TOI-2119 运行一次。

天文学家从巨大的黑洞中窥探到四个“大气泡”

近日,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 X 射线天文台,在星系团的中心发现了四个巨大的空腔或气泡。他们认为,这种不寻常的特征,可能是由两个相互紧密环绕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喷发引起的。星系团是宇宙中由引力连接在一起的最大结构。它们是数百甚至数千个独立星系、大量热气体和看不见的暗物质的混合物。弥漫在星团中的热气体比星系本身含有更多的质量,并在钱德拉探测到的 X 射线下发出明亮的光。钱德拉对距离地球约 39 亿光年的星系团 RBS 797 进行新研究时,发现了从星系团中心向外延伸的两对独立的空腔。研究作者表示,如果这四个空腔只存在一个黑洞,那么就必须追溯其活动历史,了解喷流的方向如何快速变化。

产业数据

图源:NASA

科学家利用ALMA望远镜,发现了恒星的“秘密拥抱”过程

与我们的太阳不同,大多数恒星都有一颗伴星。有时,两颗恒星非常接近,以至于其中一颗会吞噬另一颗。近日,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科学家在使用ALMA望远镜研究15颗不寻常的恒星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恒星最近都经历了这个阶段。通过观察及计算,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恒星的质量几乎都少了一半,而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它们都刚刚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两颗恒星共享同一个大气层,一颗恒星被另一颗恒星所吞噬。研究人员表示,当这些恒星“拥抱”时,会将尘埃和气体送入太空,这些尘埃和气体可以成为未来几代恒星和行星的组成部分,并随之具有了成为新生命的潜力。该团队计划用ALMA和其他射电望远镜,继续监测这15颗恒星,以期找到更多线索。

科学家发现四颗新的巨型系外行星

近日,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报告发现了四个新的巨型系外行星,它们与木星一样大,分别被命名为HATS-74Ab、HATS-75b、HATS-76b 和 HATS-77b。根据这项新研究,HATS-74Ab 的质量大小与木星差不多,半径约为太阳半径的二分之一。HATS-75b 的半径约为木星半径的0.88倍,质量仅为木星质量的一半,是新发现的四颗系外行星中半径最小、质量最小的系外行星。HATS-76b 质量约为木星的2.63 倍,半径约为木星的 1.08倍。HATS-77b质量约为木星的1.37倍,半径约为木星的1.16倍。

800年前发现的超新星,今年“遗骸”才被找到

在8颗超新星中,于公元1181年被观测到的SN 1181是比较特殊的一颗,因为它是唯一一颗长期未观察到遗迹的超新星。近日,一个由我国香港大学物理系与空间研究实验室里特(Andreas Ritter)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公布了一个与SN 1181遗迹有关的研究结果。里特团队研究了仙后座的一个星云——Pa 30星云。根据所得到的这个星云的光谱,里特团队计算出它的膨胀速度大约为每秒1100千米。该团队假定Pa 30星云匀速膨胀,并将它的大小除以其膨胀速度,得到它的膨胀时间约为1000年,略大于SN 1181的年龄。由于超新星早期膨胀速度较大,实际上的膨胀时间会比这个值小一些,因此该团队认为SN 1181的遗迹就是Pa 30星云。

科学家警告:“末日冰川”支撑性冰架或在5年内崩塌

南极洲西部的思韦茨冰川是地球上最宽的冰川,它的面积相当于美国整个佛罗里达州。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塌可能会导致南极洲冰川的崩塌。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科学家在一次会议报告上警告说,由于表面和底面撕裂,它的重要支撑冰架很可能会在5年左右裂开。思韦茨冰川探险队队长Ted Scambos表示,一旦冰架破碎,大部分现在被冰架束缚的冰川可能会加速融化。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7年,它融化了6000亿吨冰,每年融化约500亿吨冰,已经导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约4%。如果整个冰川落入海洋,海平面将上升65厘米。研究人员表示,随着冰川稳定性变差,支撑性冰架可能会分解成数百座冰山。一旦有了裂缝,就会像挡风玻璃一样碎掉,而这最快可能就发生在3年后。

你知道吗?地球早期的海洋可能很“咸”

近日,由耶鲁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地球上古老的海洋可能比现在“咸”得多。科学家表示,早期海洋的盐分含量可能高达7.5%。而现在的海洋含盐量约为 2.5%。他们从卤素物质开始着手研究,因为它们与金属反应时会产生一系列盐。卤素在一些与地球形成和演化相关的最基本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地球大气、海洋和岩石地幔的相互作用方式。由于海洋在使地球上的生命成为可能的基本性质,海水中卤素的存在尤为重要。他们基于一种新的算法工具和其他元素在地球表面和内部层循环的科学知识,创造了一种估计全球卤素含量的新方法。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球最初的5亿年里,氯化物和其他卤素在很大程度上被从行星内部排出,从而使它们进入地球的地壳表面和海洋。

1

万物难逃气候变化魔掌,海滩或将永久消失

全球人类、动植物、海洋、草原都难逃气候变化的魔掌。有研究表明,在地中海旅游区,气候变化将导致超过50%的海滩表面永久消失,风暴条件下这个比例会超过80%。研究中的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地中海西北部巴利阿里群岛海岸线将平均后退9.2米。这将导致目前869个海滩中的37个永久消失,而海滩面积的永久损失将达到56%;254个海滩(占当前海滩面积的84%)将在极端天气下暂时被淹没(尽管会在之后再次出现,但这可能会对沿海地区和海滨造成严重破坏)。如果是在“最坏”的情景RCP8.5下,到本世纪末,海岸线将平均后退11.7米,72个海滩(和当前区域的 65%)将永久消失,而314个海滩(和当前区域的86%)将在极端天气期间暂时被淹没。

拉尼娜来袭,海平面“越长越高”

拉尼娜(La Niña)是太平洋上空的一种自然气候现象,它的出现都会带来潮湿天气。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是,拉尼娜现象还会提高热带太平洋西部的海平面。当前的拉尼娜现象正在使一些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上升15-20厘米,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出现同样的海平面上升,无论如今减少多少全球碳排放量。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及持续的拉尼娜事件,是造成今年洪水增加的主要原因。展望2050年,预计全球海平面平均将进一步上升15-25厘米。拉尼娜事件通常会导致这些地区的海平面比平均水平高出10-15厘米,有些地区可以使海平面上升20厘米。

虽然看不见,但海洋的极端事件确实正在发生……

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陆地上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其实海洋中也发生了许多极端天气事件。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海洋热浪以及高酸度或低氧的极端事件,这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难以预见的后果。为了证明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模拟了1861年至2020年期间的极端事件,并将当前情况与工业化前时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海洋表面的炎热天数增加了10倍,从大约4天增加到40天,海洋深处以异常低氧为特征的天数增加了5倍。

气候变暖致湖泊冰川消融真的来了

明尼苏达州的湖泊正在失去其重要而特别的物质:冰。当地相关数据表明,冬季已经持续变暖,该州的湖泊平均失去了两周的冰层覆盖。气候学家分析了分布在明尼苏达州北部、中部和南部的近300个湖泊的冰温和水温记录。调查发现,北部湖泊受到温暖冬季的打击最为严重。自1967年以来,伯米吉湖已经失去了大约19天的冰覆盖。密西西比河的源头伊塔斯卡湖已经失去了14天,双城的药湖已经失去12天。数据显示,在那段时间里,平均水温上升了约4度。冰的流失可能导致有毒藻类大量繁殖,还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海洋持续酸化与变暖,热带鱼都变“笨”了!

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正在扰乱鱼类群居互动的方式。在当前的海洋变暖下,许多群居的热带物种正在向两极转移,并以新的方式与更温带地区的鱼类互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正在推高海洋表面温度并导致海洋酸化。尽管变暖和酸化是不同的现象,但它们的相互作用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研究发现,热带和温带鱼类,在鱼群中协调时倾向于向右移动,尤其是在被捕食者惊吓时,但这种偏差在海洋酸化下显着减少。研究预测,未来气候条件的影响下,物种可能对威胁反应迟钝,还会出现较慢的逃逸反应。

海冰消退,北极熊被迫“离家出走”

近年来,波弗特海的北极熊不得不离开北极栖息地,这导致了它们的数量减少近30%。它们被迫走得更远去觅食,意味着这些熊正在消耗更多的能量,这可能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约160公里处,那是一个浅水栖息地,其中有大量的鱼,有北极熊最喜欢的猎物——海豹。但有研究数据显示,随着大陆架上的海冰进一步消退,北极熊正在从这个主要的觅食栖息地被“赶走”,并进一步向北进入更深的水域,但那里海豹数量很少。有专家表示,碳排放是北极海冰消退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波弗特海南部仅存的约800头北极熊,遏制全球碳排放,缓解气候变暖是必须的行动。

1

意大利米兰发生中度地震,暂无人受伤

在12月18日上午11点34分,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发生4.4级地震。震中位于贝加莫地区纳特索托(人口6000)以东2公里处,震源深度26公里。在罗马的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记录了此次地震,整个伦巴第大区都有震感。附近的维梅尔卡泰(Vimercate)震感强烈,当地居民报告家中吊灯摇晃,镜子和热水器也出现震动,一些家庭阳台上的花箱也有所位移。一些人因为害怕楼房倒塌跑到大街上避险,但暂无人报告受伤。

巨型台风袭击菲律宾,造成200多人死亡

最强的台风“拉伊”在登陆中国南海之前,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21英里,阵风最高可达每小时168英里。据报告,因巨型台风袭击,菲律宾至少有208人死亡,52人失踪,239人受伤。由于通讯中断、电力中断和道路堵塞,一些城镇和村庄仍然无法到达,预计死亡人数还会增加。近两日天气虽然有所好转,但大规模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仍在进行中。

印尼强震引发民众恐慌 海啸警报已解除

印尼气象部门表示,印尼东部地区14日发生7.5级强震,引发海啸警报,但尚未传出重大灾损或人员伤亡。居民说,民众出现恐慌,纷纷跑到街上。美国地质调查局稍后表示,地震震级为7.3级。在发布了最初的海啸预警数小时后,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印尼气象部门先后解除了预警。

1

不怪狩猎和气候变化,巨型物种是被“饿死的”

此前人们认为,人类狩猎和气候变化是导致澳大利亚巨型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现在事实证明,对某些物种来说,罪魁祸首是食物供应的变化。澳大利亚和国际研究人员开发了复杂的生态网络模型,揭示了现代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Naracoorte地区的大型、以植物为食的巨型动物很容易受到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变化的影响。在晚更新世时代,由气候变化或人类土地使用所导致的食物供应的变化,很有可能促进了大型食草动物的灭绝。

蜥脚类恐龙似乎更喜欢在大草原上奔跑

伦敦大学学院和维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整个中生代(从大约2.3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记录,研究了三种主要恐龙类型的化石:蜥脚类恐龙(包括雷龙和梁龙)、兽脚类恐龙(包括迅猛龙和霸王龙)以及鸟臀目恐龙(如三角龙)。结合这些化石数据和整个时期的气候数据,以及关于大陆如何在全球移动的信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与其他恐龙相比,蜥脚类恐龙更喜欢温暖、干燥的栖息地。这些栖息地可能是半干旱的地貌,类似于今天的大草原。

鸟类在进化上有啥特别的策略?一只1.2亿年前的鸟表示:我伸出了舌头

12月1日,一篇发布在《解剖学杂志》上的论文,几乎完整地描述了一种生活在1.2年前的中国东北部的古代鸟类骨骼,这种鸟的化石有明显的舌头附着骨,这证明了它也许能像蜂鸟一样伸出舌头。这是已知最早的鸟类关于舌头的进化尝试。这种鸟被命名为Brevirostruavis macrohyoideus,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中文译名。它们没有现今仍然存活的后代,但在白垩纪时期是世界上的主要鸟类。该标本被发现于我国中国辽宁省的一块可追溯到早白垩世的岩石中。它们大约只有八哥那么大,它长长的爪子和脚趾骨的比例暗示该生物是树上的居民。

2000年前犹太教堂出土,大厅中间竟有块大石头!

一支以色列考古队在加利利海边的古城马格达拉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一座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第二圣殿时期)的古老犹太教堂。马格达拉在公元一世纪是加利利海西岸的一个重要渔镇。在第一次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中,马格达拉也曾是指挥官弗拉维乌斯-约瑟夫的一个主要基地。在这个犹太教堂中,一件独特的文物矗立在主厅的中间,这是一块描绘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的大石头,石头的一边雕刻着七枝灯台。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发现揭示了这一时期加利利犹太人的社会和宗教生活。

中国茶历史果然是最早的:距今2400年茶叶出土

根据第一部中药材专著《神农本草经》,茶叶是在公元前2737年由神农皇帝首次发现的一种解药。第一次提到茶叶种植是在《夏小正》中,这是中国最早记录传统农业的年鉴,或写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最近,在山东省邹城市朱国古都遗址西岗1号墓出土的一个碗中,考古学家发现了2400年的烧焦的茶叶。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样品含有丰富的可识别为茶叶的钙质植物石。他们还在古代样品和现代茶叶残留物中检测到咖啡因、甲氧基苯化合物、有机酸和其他一些化合物。

欧洲发现10000年前最古老女婴墓葬:有精美的贝壳珠子做陪葬

近日在意大利一个洞穴中工作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有10000年历史的女婴墓葬,它是欧洲已知的同类墓葬中最古老的一个。墓葬的活动可以揭示过去社会的结构。这次发现的女婴墓葬代表着当时女婴被认为是“完整的人”,死后也享有完整的人类埋葬仪式。研究人员检查了一起埋葬的装饰品,不仅包括珠子和爪子,还有4个贝壳吊坠,而且每一个都是精心制作的。此外,团队还发现了一些碎片的磨损,这表明装饰物很可能是由狩猎采集群体的其他成员传给孩子的。

考古学家发现13100年前最古老的家犬尖牙,似乎与灰狼有关...

考古学家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北海岸外的海达瓜伊岛(Haida Gwaii)石灰岩洞穴内部发现了一颗可以追溯到13100年前的尖牙齿,他们利用DNA分析和放射性碳测年法确认这是一颗来自家犬的犬齿。DNA分析显示,这只狗与灰狼有关(现在你还可以在北美狼群中找到灰狼)。在这一发现之前,美洲最早存在的狗的证据是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发现的,其骸骨显示它大约存活在10190至9630年前。

1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台风的名字并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由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决定的。表里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这样,每当有台风到来时,就按照表格中的名称顺序依次给台风命名。

(图像来源:中央气象台)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自然 地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