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直径仅为25纳米!新3D打印技术可制造出极小金属物体

分享到:
 Paris Li • 2021-12-24 11:28:26 来源:前瞻网 E9276G2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3D 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近日,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在3D打印领域又树立了新的标杆。奥尔登堡大学(University of Oldenburg)的化学家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一起合作,利用3D打印新技术成功地制造出超小金属物体。

据该团队介绍,他们的操作方法可用于制造直径仅为25亿分之一米(相当于25纳米)的铜物体。这种电化学3D打印技术,以纳米级的分辨率制造复杂的导电结构,未来可能在电池技术、微电子、传感器技术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这项最新的3D打印技术围绕熟悉的电镀工艺展开。这种纳米打印方法需要将带正电的铜离子溶液放入微型移液管中,液体通过打印喷嘴从移液管的尖端喷出。在进行的实验中,喷嘴开口的直径介于253和1.6纳米之间,只有两个铜离子可以同时通过如此微小的开口。

该团队随后开发了一种技术来监控打印过程。他们记录了带负电的基板电极与移液管内的正极之间的电流。在自动化过程中,喷嘴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负极,然后在金属层超过一定厚度后立即缩回。

使用这种技术,研究人员逐渐将连续的铜层应用到电极表面。喷嘴的精确定位使他们能够打印垂直列和螺旋纳米结构,还可以通过改变打印方向来产生水平结构。

研究团队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打印直径约为25纳米的最小物体,相当于连续195个铜原子。

研究中新的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打印比以往更微小的金属物体。研究者认为,如今正在研究的技术结合了两个世界——金属打印和纳米级精度。具有高表面积和特殊几何形状的3D打印催化剂可以用于生产复杂的化学品。 

题为Bringing Electrochemical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o the Nanoscale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1c02847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8 q2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3D打印 金属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