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人工智能可6小时识别4万种假想生物武器,科学家发出警告!

分享到:
 Sue Xiao • 2022-03-28 13:52:03 来源:前瞻网 E1160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人工智能的尖端数字计算能力意味着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早期发现疾病,管理化学反应,并解释宇宙的一些奥秘。

但是,这种几乎能力无限的人工智能也有一个缺点。

新的研究强调了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很容易地被训练成善意的,它也能设计成找到假想的生物武器制剂。用现有的人工智能进行试验,研究员在短短6个小时的时间里,识别了40000种假想的生物武器化学品。

换句话说,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令人难以置信地强大,当涉及到发现化学组合和药物化合物以改善健康时,同样的力量可以被用来产生出潜在的致命物质。

该团队在一次国际安全会议上进行了试验,让一个名为MegaSyn的人工智能系统检测分子的毒性。在实验中,有毒分子被保留而不是被消除。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被训练成将这些分子组合在一起,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假想的4万个生物武器。

结果发现,许多生成的化合物甚至比烈性神经毒剂VX的毒性更强。因此,这项新研究背后的作者对他们研究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保密,并认真讨论了是否完全不公开这些结果。

在接受The Verge采访时,这篇新论文的主要作者和研究所在的Collaborations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高级科学家Fabio Urbina解释说,从“好”的人工智能转变为“坏”的人工智能并不需要太多步骤,该实验是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危险的警告。

研究人员现在呼吁“重新审视”人工智能系统可能被用于恶意的目的。

该研究论文题为"Dual use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powered drug discovery",已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6-022-00465-9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8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