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数据显示,6月中国承接的造船订单量为(220万CGT,71艘)位居全球第一。韩国承接的造船订单量为38万修正总吨(CGT,10艘),继5月之后继续排名全球第二。
数据显示,同月全球造船订单量为276万CGT,同比减少49%。今年上半年(1月至6月),全球累计订单量为1781万CGT(678艘),同比下降34%。中国和韩国接单量分别为1043万CGT(428艘)和516万CGT(114艘),占比为59%和29%。
截至6月底,全球手持订单总量环比增加7万CGT,为1.1451亿CGT。中国为5315万CGT(46%),韩国为3880万CGT(34%)。
中国船舶出口金额保持增长
2018-2022年,我国船舶出口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 年,因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下滑预期,国际船舶市场处于低位,市场需求不足,我国船舶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1.3%。2022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38.5亿美元,同比增长7.9%。
三大出口造船指标一升两降
2018-2020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船舶市场需求不足。我国新接出口船订单呈下降趋势,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我国新接出口船舶订单出现大幅回升。2022年,我国新接出口船订单405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1.7%,占全国新接订单量的89.1%。2018-2022年,我国新接出口船订单占全国新接订单量的比例呈波动状态,但始终维持在80%以上。
2018-2022年,我国手持出口船订单总体呈上涨趋势,手持出口船订单占全国手持订单量的比例呈波动状态,但始终维持在85%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手持出口船订单95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占全国手持订单量的90.2%。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3%、55.2%和49.0%,较2021年分别增长0.1、1.4和1.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8-2022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世界占比呈上升趋势。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