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八天小长假刚结束,紧接着就是连上七天课。不少学生纷纷在互联网上发出哀嚎:为何假期常常要付出调休的代价?甚至还有部分学校针对初三或高三的学生进行节日内补课,个别学校还进行了月度测试,这导致#中学生打几十个电话举报学校假期补课#的新闻纷纷冲上热搜。
对这种调休又补课的行为,不少家长对此褒贬不一。有家长称疫情三年,经常在家里上网课,耽搁很多时间,现在学校统一的补课既能全面查缺补漏,也能很好地赶一下进度。而有的家长则认为,既然放假就让孩子真正地休息一下。
为了缓解这个社会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和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联合呼吁统一推行学生“春假”制度,合理优化学生假期。专家建议在“五一”前后为学生安排一周左右的假期,可以适当缩短暑假或寒假的天数,以推动错峰出行和带动家庭出游。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缓解黄金周期间亲子游需求暴增带来的价格飙升和供需矛盾,还能让学生有更好的休息和放松。同时,他们还呼吁鼓励用人单位将休假制度与职工休假意愿结合,带动职工家庭在适合出行季节带薪休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常常在假期面临调休和补课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休息和放松,也限制了他们与家人共同出游的机会。因此,统一推行学生“春假”制度,为学生安排一周左右的假期,可以为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化旅游分类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产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
中国文化旅游从宏观上可分为历史文化层、现代文化层、民俗文化层和道德伦理文化四个层面:
从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细分业态来看,文化旅游行业规模庞大,覆盖众多细分子行业。目前,文化旅游行业中较为主要或热门的业态有旅游演艺、非遗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文化旅游、主题乐园旅游等。
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暂未有权威机构对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及占比进行统计,因此以下采取36家文旅集团的营收数据来进行市场格局分析。目前我国文旅行业市场TOP3分别为华侨城、王府井及同程旅行,合计占比超过40%。具体竞争格局如下:
注:上图选用各公司2022年上半年数据
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分析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06%;2021年国内旅游人次有所提高,达32.46亿人次,同比增长12.75%; 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
中国国内旅游收入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0%,恢复到2019年的51.0%。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1.17万亿元,下降28.2%。
全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根据文旅部2022H1数据显示,旅游支出结构中,80%以上旅客的文化消费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集中在10%--60%区间。2022年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为6120亿元,约2019年市场规模的35.6%。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减弱,2025年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28620亿元,较2019年增长近66.5%。
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总的来看,我国旅游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会,设立“春假”将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这样的调整不仅能缓解黄金周期间亲子游需求暴增带来的价格飙升和供需矛盾,还能推动错峰出行,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将休假制度与职工休假意愿结合,也能带动职工家庭在适合出行季节带薪休假,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合理优化学生假期、统一推出“春假”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春假”,以下专家提出了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将春假设立在“五一”前后、秋假设立在“十一”前后,假期可以设计为10至15天左右。黄细花还建议人社部推动职工的带薪假和中小学的春秋假结合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推进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比如在3-4月和10-11月间各增设7天左右的春假和秋假,同时可以相应缩短暑假时间,保证每学年放假时间总量不变。春假和秋假如果能有效落实,将创造两个新的旅游小高峰,同时减少黄金假期旅游扎堆拥堵现状。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文化旅游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