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央广网消息,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张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癌症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积累的一个慢性的过程,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的已确定的人类致癌物有127种,可能的致癌物有95种,涉及的致癌物类型非常的广泛。但是,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所以要积极的来进行癌症的预防。
张勇指出,我国癌症发病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这些年都在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癌症发病谱正在向发达国家的方向转变。
——十大癌症发病率排名
癌症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难攻克的疾病之一,是全球致死的主要病种之一,不但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还存在再度复发的可能。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乳腺癌和肺癌分别是2021年全球和中国发病率最高的十大癌症首位。
——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占比
2022年中国消化道癌症中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的发病人数合计占新发癌症数的28.49%,死亡人数约占31.77%,消化道癌症使我国承受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早期筛查是加强消化道癌症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肿瘤能明显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消化道癌症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以结肠癌为例,普遍由大肠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演变而来,发展过程相对缓慢,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较长的窗口期。以胃癌为例,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90%为进展期,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接受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有望大幅提升,或超过90%。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癌症早筛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癌症早筛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癌症早筛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癌症早筛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