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其中,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武汉城区总人口达到1080.64万,杭州城区总人口达到1002.1万,跨上1000万人的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650.4万,苏州达到500.08万,迈过500万人的门槛,成为特大城市。
从区域看,实现“升级”的5座城市中,有3座在长三角地区。至此,长三角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数量达到了5座,分别为上海、杭州2座超大城市,以及南京、合肥、苏州3座特大城市,占全国超大特大城市总数量的1/4。
未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望进入这份名单?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超大城市方面,西安(928万)最有望在未来跃升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方面,南宁、厦门、太原、贵阳、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和常州等城区人口介于300万到500万之间大城市,均有望晋级特大城市。
——武汉市特色产业总体概览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计划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目前,武汉提出“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形成“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前瞻根据政策支持力度、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前景三大指标体系,评选出了武汉五大特色产业,分别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5G和人工智能产业。
——武汉市特色产业空间布局一览
在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方面,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均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洪山区、江夏区、青山区、经开区等区域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则以经开区为核心,黄陂区、东西湖区、江夏区、东湖高新区等区域协同发展;生物医药则聚焦在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江夏区、东湖高新区、长江新区等区域。
——武汉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从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规模增速较快,在相关政策的大力驱动下,集成电路企业数量也迅速增长。武汉的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5G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均走在全国前列。
——武汉市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空间布局
在企业空间布局方面,武汉东湖高新区聚集了众多特色产业企业,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等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聚焦一系列产业重点企业,包括武汉新芯、长江存储、高德红外、博沃生物、友芝友生物、长飞光纤、库柏特科技、传神语联网、迈异信息、烽火普天等一系列重点企业;经开区则聚集了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雷诺、神龙汽车等汽车领域重点企业。
——武汉市特色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市政府等部门发布的各项政策规划来看,均对五大特色产业提出了较明确的发展目标,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具体发展目标归纳如下: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功能较强,对整个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珠三角的3个超大城市中包含两个一线城市,再叠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孕育出了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不断上升,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增强,进而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武汉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数字经济行业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数字经济;全球数字经济行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