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关村在线消息,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显示,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成功获得4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即将推进人体临床试验。本周公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在8月初将其由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牵头的上一批资金从2.8亿美元增加到3.23亿美元。根据该文件,有32名投资者参与其中。
由于其受欢迎程度以及越来越多的投资青睐,Neuralink的估值进一步扩大。然而,关于该公司的估值情况目前没有公开披露,但今年6月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估值约为50亿美元。
——行业发展历程
1929年,人类脑电波的存在首次被记载,为人类脑部活动研究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1969年,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应用于灵长类动物,这证明了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到1978年,第一例用于视力恢复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被成功植入人体,这次尝试率先证实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仿生技术融合的可操作性,引领了用科技突破生理障碍的进一步探索。1988年,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首次成功应用于控制实物。1998年,首例可用于运动模拟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被植入人体。2014年,首例非侵入式脑-脑接口实现成功。
2015年开始,脑机接口行业开始出现大量初创企业,这些企业成果研发了一系列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脑机接口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开始加速。
——投融资热度持续上升
根据烯牛数据库,2014-2022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1年融资事件数量为7起,为历年来的顶峰;2022年前11个月,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融资事件数量为6起。总体来看,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投融资热度呈上升态势。
——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脑机接口行业的投融资轮次分析,目前脑机接口行业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投融资轮次集中在C轮以前。
——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脑机接口行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脑机接口行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代表性投资主体有红杉资本、金沙江联合资本、经纬中国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九吾医疗、长盈精密、海莱新创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脑机接口的产业应用实践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脑科学与多领域融合将呈现应用行业广、辐射范围大的特点。未来有望推动神经系统疾病的数字疗法走向应用,届时将撬动规模达到数千亿元乃至万亿元的睡眠调控、消费娱乐、神经疾病治疗市场。
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徐畅表示,脑机接口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短期内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存在爆发式增长可能;长期来看,脑机接口在医疗、娱乐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另外,脑机接口有望实现高级人机交互,改变人类与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界限,将迎来巨量市场增长。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脑机接口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脑机接口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