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观前沿
ChatGPT和类似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正在兴起。然而,即使是最先进的算法也面临局限性。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突破性的发现,从数学上证明,除了简单问题之外,不可能开发出始终稳定的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这项研究是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第一个发现的,可以为改进算法测试协议铺平道路,突出机器处理和人类智能之间的固有差异。描述该结果的科学文章已被批准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领先国际会议之一上发表。
该小组负责人阿米尔·耶胡达约夫 (Amir Yehudayoff) 教授解释道,我们正在开发一种语言来讨论机器学习算法的弱点。这可能会导致制定描述如何测试算法的指南。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再次导致更好、更稳定算法的开发。
这篇科学文章引起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界同事的极大兴趣,但科技行业却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
Amir Yehudayoff表示,你应该总是预料到新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工作人员的兴趣之间会出现一些延迟,而且一些理论发展将永远不会被注意到。然而,他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机器学习继续快速发展,重要的是要记住,即使在现实世界中非常成功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局限性。机器有时看似能够思考,但毕竟它们不具备人类的智能。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技术价值观察
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为硬件设备和数据设备,其中包括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等,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持;中游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核心,包括通用技术、算法模型、开发平台三个方面,涵盖了机器感知、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图谱、基础开源框架等核心技术;下游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产品和场景,涉及交通、医疗、安防、金融、家居、制造等多个领域。
研究人员从数学上证明,除了简单的问题之外,不可能创建始终稳定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表明了机器人算法的局限性。因此,从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看,该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对技术层产生较大影响。
宏观市场观察
——人工智能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相较于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较晚,萌芽于1978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近20年渡过探索期和成长期,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及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科技项目。2020年,“十四五”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建设重要一环,将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肩负着推动万亿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和人才的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步入世界前列。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达到33.3%,2022年产业规模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初步统计,2023年规模达到5784亿元,增速放缓至13.9%。
——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智慧城市和企业智能管理
2022年,在人工智能下游应用领域中,智慧城市和企业智能管理的占比较高,分别达到12.16%和12.10%。智能制造、智能营销与新零售、智能网联汽车的占比都在8%左右,分别为8.89%、8.41%和8.07%。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产业的应用逐渐加深,人工智能已深刻重构着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并持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推动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时代。
——投融资活动进入相对冷静期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活动在2012-2018年经历了快速增长,2018年融资金额达2668亿元,投资事件1396起。2021年达到历年峰值,融资金额增长至4761亿元,投资事件数1362起。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活动进入相对冷静期,投融资数量和金额均呈现下滑态势,融资金额下降至1731亿元,投资事件数减少至963起。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活动有所回温,投资事件有所下降但是融资规模有所上升,融资金额达到2631亿元。截止2023年12月14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计共有10110起投资事件发生,总计融资金额为37762亿元。
——人工智能行业将保持稳健增长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应用场景的深度发展,牵动着以AIGC、数字人、多模态、AI大模型、智能决策为代表的技术浪潮。这些尖端技术为市场注入广泛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力,同时,企业对自身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推动也催生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多样性的需求,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十四五”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据此前瞻测算,2024-2029年期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提前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前瞻产业热力图显示,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强关联的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北地区,并且以广州、深圳为重点发展区域,未来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路径,极大可能性在于华南、西北地区优先导入,其中可重点关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东省深圳市的福田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所处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以及该地方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投资环境、供给市场的潜力空间。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