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观前沿
4月11日,由日本神户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4月10日在美国学术期刊上表示,成功开发并实现了一种坚固、易加工,并且兼具在海水中也能迅速降解性质的生物塑料的大量生产。这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
此次开发成功的生物塑料是一种新材料的“聚乳酸”。聚乳酸通常使用由甘蔗及玉米等淀粉制成的乳酸来制作。研究团队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实现了聚乳酸的大量生产。
图源:摄图网
技术价值观察
生物塑料指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塑料。它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十分环保。
本次成功开发的生物塑料可进行量产,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的发展。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的生产,按照原料来源分类,原材料大致分为生物基塑料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塑料(如淀粉基塑料、PLA、PHA等)的基本原料是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质资源如淀粉(如玉米、土豆等)、植物秸秆、甲壳素等,石油基塑料(如PBAT、PCL、PBS、PGA等)则是以石化产品为单体形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的中游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产业链下游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涉及领域包括包装、电子、汽车&运输、消费品、纺织、农业、涂料、3D打印、现代医药、建筑&建造等。
宏观市场环境
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分布
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中,欧洲的需求量最大,占比达31%,北美和中国占比分别为28%和20%。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开始,欧洲国家开始推行各项法案,旨在限制一次性塑料产品的滥用与推广可降解塑料。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分布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上游主要系淀粉、桔梗和石化等原材料行业;中游为淀粉基塑料、PLA和PBAT等基材厂商和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厂商;下游主要为包装、汽车电子、农业等应用行业。
从毛利率来看,目前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毛利率最高的环节是下游汽车电子行业,毛利率高达50-60%;而上游淀粉行业企业的毛利率水平相对低,集中在3%-10%;中游生物降解塑料制造行业的企业毛利率普遍集中在10%-30%。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在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企业也加紧产能布局,2020年,代表性企业的拟建产能明细如下: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模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数据,近年来,随着国内禁限塑政策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增速不断升高。2016-2021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销量从15万吨增长至120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52%。根据海正生材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十四五”期末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量预计达470万吨,前瞻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销量约169万吨。未来,随着限塑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技术进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销量将进一步增长。
根据普拉司网数据,2023年3月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均价约为2.255万元/吨,估算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市场规模约381亿元。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前瞻产业热力图显示,与生物降解塑料关键技术强关联的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华北、大湾区等多个地区,并且以河北省为重点发展区域,未来布局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路径,极大可能性在于华北地区优先导入,其中可重点关注河北沧州市任丘市、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龙华区和宝安区所处的生物降解塑料相关企业,以及该地方对于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投资环境、供给市场的潜力空间。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物降解...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