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连续2枚重磅炸弹,储能产业彻底变天!一文说清储能产业规划怎么做?

分享到:
 黄琨 • 2025-04-10 15:28:42 来源:前瞻网 E710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025年,中国储能行业接连剧变。

继2月一纸“136号文”取消8年强制配储制度、打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之后,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文件提出,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

接连2枚重磅政策“炸弹”,势必推动储能产业彻底改变发展模式,步入市场化时代。2025年,将是储能产业深度变革的一年,而地方在规划储能产业时也必须快速适应新节奏,提出新思路。

一、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储能行业应用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

目前,储能行业处于从小范围试点向大规模应用的阶段中,伴随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行业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前瞻预计,到2030年,中国储能整体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21GW(保守场景)、431GW(理想场景)。

2

从区域分布上看,我国储能产业链企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一带,重点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其余地区分布相对较少。

3

二、地方政府的思路调整

从地方产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国家“136号文”及系列电力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出台,要求地方政府在储能产业布局思路上实现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引导+系统协同”的转变。以下是具体的调整方向和建议:

1、规划逻辑调整:从项目配储转向“系统需求驱动”

①弱化单一项目配储指标

地方避免以配储比例作为新能源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转而从区域电力系统的整体灵活性需求出发,科学测算储能配置规模(如基于新能源渗透率、电网调节缺口等数据)。

②强化电网侧储能统筹布局

地方政府可主导或引导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作为区域电网的调节枢纽,替代分散的电源侧配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应用场景重构:从依赖电源侧储能到多场景协同

①优先发展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

电网侧:在新能源外送通道、负荷中心等关键节点布局储能,缓解输配阻塞,提升消纳能力。

用户侧:推动工商业园区、数据中心等高耗能用户配储,通过峰谷价差套利、需求响应等模式降低用电成本。

②探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创新模式

支持储能企业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虚拟电厂(VPP)运营;

· 推动储能纳入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明确补偿机制;

· 试点储能容量租赁、容量补偿等长效收益机制。

3、产业链布局:从低端产能扩张到技术+生态链升级

①差异化布局技术路线

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重点技术方向(如锂电、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

· 资源型地区(如青海锂矿、内蒙古钒钛资源):聚焦锂电、全钒液流电池等材料端优势;

· 制造强市(如江苏、福建):强化电芯、系统集成等中游环节;

· 应用先锋区(如广东、浙江):主攻储能系统数字化管理、智慧运维等下游服务。

②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生态链

设立储能产业创新中心,联合高校、企业攻关长时储能、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打造“零碳产业园”等应用场景,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4、政策工具创新:从补贴输血到市场+金融赋能

①完善市场化收益保障机制

制定地方版分时电价政策,拉大峰谷价差;探索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对提供备用能力的项目给予固定补偿。

②创新金融支持工具

设立储能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推广储能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租赁等模式,降低投资门槛;试点“储能保险”,覆盖火灾、性能衰减等风险。

5、区域协同:从单点发展到跨区域联动

①跨区域电力市场协同

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框架下,推动储能资源跨省调度和交易;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消除省间壁垒。

②产业错位协同

避免邻近地区同质化竞争,通过“飞地经济”等模式实现产业链互补。

三、优秀学习案例

在国家叫停强制配储,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政策出台前不久,上海刚刚发布了《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在坚持市场化、发展独立储能、培育创新场景、革新收益机制方面提出了适合当前趋势的内容。

①五大应用场景示范性项目:

-独立储能电站:利用既有能源电力设施场地资源和接入条件,合理布局、滚动实施独立储能电站建设。

-车网互动(V2G)示范:桩端加快推进小区V2G体系建设,网端加快开发和优化新型储能智能聚合系统,车端推动车辆开放和完善放电功能。

-用户侧新型储能:聚焦工业园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等场景建设新型储能设施。

-氢基能源:以绿醇绿氨为重点,远期形成临港新片区、嘉定区、化工区、外高桥区域四大氢基能源基地布局。

-特色示范场景:鼓励火电机组配置新型储能;临港新片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储能;崇明区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和多能互补示范场景落地等。

②市场机制创新:

-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参与现货交易。火电机组配建储能项目可随所属发电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用户侧储能项目可随所属用户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优化新型储能收益方式:独立储能电站未来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充放电;支持火电机组配建储能项目随所属发电项目提供辅助服务获得收益等。

-支持容量租赁共享:绿电交易可采用租赁容量方式获得储能调峰能力;支持用户侧储能项目探索共享储能、云储能等商业模式。

小结

强制配储取消并非简单政策退出,而是通过解除行政约束释放市场原生动力,触发技术-市场-场景-产业链的协同进化,最终形成自组织的储能产业生态体系。

在政府层面,政策调整实质是新能源治理权的重新分配,地方政府需在保障电力安全与释放市场活力间建立新平衡。这要求从"项目审批者"转向"市场规则设计者",通过政策靶向引导、市场机制设计、技术场景耦合的三重作用,推动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平稳过渡,最终实现"技术供给-市场消纳-场景创新"的螺旋式上升发展。

3

1

1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5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储能 新型储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