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爱丁堡大学化学家团队在《自然・化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颠覆性成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大肠杆菌,使其能够将塑料瓶的主要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转化为解热镇痛药物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转化率高达92%,且整个反应在24小时内于室温条件下完成,未检测到有毒副产品。这一突破不仅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更开创了“化学-生物”融合的可持续制药新模式,标志着基因编辑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传统扑热息痛生产依赖石油化工原料,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副产物。而爱丁堡团队的研究彻底颠覆了这一路径。先采用可持续化学方法,将PET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用于饮料瓶)降解为中间体分子。这些中间体分子随后在大肠杆菌的作用下,通过“洛森重排反应”(Lossen rearrangement)转化为扑热息痛。再利用基因编辑的大肠杆菌,通过“洛森重排反应”将中间体转化为扑热息痛,转化率高达92%,未检测到有毒副产品,且菌株代谢路径被精准设计为“单向通道”——通过阻断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合成通路,并插入蘑菇与土壤细菌的基因,确保中间体仅能转化为目标药物。
此项技术首次实现了“塑料降解-药物合成”的同步进行,为解决全球每年数千万吨PET塑料污染提供了生物解决方案,同时降低了药物生产成本。尽管目前尚未商业化,但为未来大规模生产扑热息痛提供了可能,有望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基因编辑行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前沿科技领域,它通过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DNA序列,为疾病治疗、农业改良、生态保护等众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医疗领域,基因编辑有望攻克一些传统医学难以治愈的疾病,为患者带来新生;在农业方面,它能够帮助培育更适应环境变化的作物品种,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
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竞赛中,CRISPR/Cas系统已成为绝对主导者。全球领先的基因编辑公司中,超90%采用CRISPR技术,且近五年成立的新公司几乎全部选择这一路线。
作为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的优势非常明显,相较于ZFNs和TALENs,CRISPR/Cas的设计难度和构建难度都要小的多,成本更低,开发周期更短,靶向修饰效率更高,此外CRISPR/Cas还具有可以多靶点编辑和可以编辑RNA的优势,这是前两种技术所不具备的。
基因编辑正在成为解决人类重大挑战的关键工具。从“塑料变药”到碳固定微生物工程,从个性化癌症疫苗到气候智能型作物,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正在催生下一代绿色技术。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基因修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利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长期对基因修饰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基因修饰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