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7月15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出席“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并在现场进行了交流。
当被问到,“中美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差别有哪些?”时,王兴兴坦言,关于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发展方向,全球技术目标是类似的,由于每个国家各自的文化和产业背景有差异,比如,中国有很深厚的生产制造和硬件功底,美国有很丰富的AI软件生态,各有优势,值得大家共同推动与合作。
王兴兴强调,我们也希望有更开放的合作生态,因为我们公司过去也做了很多软件开源,包括很多客户在我们的机器人上做开发和应用。这是我觉得最高兴和自豪的事情,共同推动整个的行业的发展。
在现场,王兴兴披露,自2016年成立以来,宇树科技专注高性能四足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他表示,在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这个领域,宇树是出货量最多的公司。其四足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的60%-70%,大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智造”出海。
人形机器人行业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具潜力和创新活力的前沿阵地之一。它融合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尖端成果,致力于开发能够模拟人类外观、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机器人。
2021年后,中国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数量和金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数量为30件,同比增长200%;投融资金额为54.1亿元,同比增长153.5%,行业整体呈现积极发展的趋势。
根据incoPat数据,2015-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及公开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公开数量为2903项,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专利公开进入爆发阶段;申请机构方面,截至2024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为人形机器人领域专利申请规模最大的机构,有181项。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披露的信息,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对于整个人形机器人市场未来的发展,工信部2023年11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27年,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王兴兴认为,未来五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的关键期。随着大模型技术赋能运动控制,以及中国产业链成本优势的持续释放,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率先落地。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刘华平认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大模型对人形机器人的推动作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机器人运动控制应提升协调运动控制能力和感知与学习能力,本体结构控制和感知学习紧密结合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联合国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指出人形机器人的本质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物理形态的结合,能增强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能力。同时,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还需时日,要考量人工智能伦理要求、技术难度以及成本等要素。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人形机器人量产及商业化关键挑战》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