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江门市新会区开展蚊虫综合防治工作,其中,新会区农业机械行业协会则派出“无人机战队”,出动5名义工和2台大疆飞防无人机,对会城大云山林区、草丛进行全面喷洒,消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高效完成了重点区域的防控任务。
据江门日报报道,在会城街道明德一路的作业现场,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与药剂加注。随着轰鸣声响起,2台搭载智能喷洒系统的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道路及公园绿地精准开展药剂喷洒作业。
操作无人机介绍,无人机一次可装载75L灭蚊药,续航时间约14分钟,快速换药和更换电池后即可继续作业。在道路绿地等开阔区域,无人机每分钟可完成约250平方米的消杀;在确定航线的情况下,每分钟消杀面积可达500平方米。相较传统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日均2000平方米的作业量,无人机单日消杀面积可达其数十倍,且不受地形限制,有效破解了人工难以触及的林区、陡坡等盲区痛点。
从广东新会运用无人机对大云山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消杀这一具体案例出发,我们得以窥见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事实上,这一“飞行机器人”已悄然融入社会肌理,成为驱动低空经济崛起的核心引擎。
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民用无人机注册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5%。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9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25.6%。
新会的实践并非孤例。从城市环境消杀到农业植保,从电力巡检到应急救援,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以指数级扩展。以农业领域为例,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植保无人机销量从2017年的0.75万台激增至2022年的4.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43.7%。
无人机技术的公共服务价值,可追溯至百年前的农业航空实践。1918年,美国首次用飞机喷洒砷素剂防治牧草害虫,开创了农业航空的先河。随后,加拿大、苏联、德国等国相继将飞机应用于农田作业,但受限于高成本与操作复杂度,普及进程缓慢。直至21世纪,随着导航定位、智能喷洒与电池技术的突破,无人机以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优势,成为农业航空的主力军。
如今,这一技术演进正从农业领域向外辐射。新会的蚊虫消杀案例表明,无人机已突破单一行业边界,成为城市治理、生态保护、应急响应等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在于效率提升,更在于通过数据化、精准化的作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无人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无人机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