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四川偏远山区,一场由无人机引发的物流革命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农业模式。据媒体报道,一对"00后"青年陈文建及其搭档创新采用无人机吊运方式运输竹子,成功破解了竹子运输难题,不仅实现单日10吨的运输量,更将成本降至每吨180元。
受竹子收购商肖平委托,他们需要在20天内将200吨滞销竹材运出深山。传统运输方式面临双重困境:货车仅能抵达山脚,剩余1.5公里斜坡小路需人工搬运,每根八九十斤的竹子需耗时三四十分钟,10名工人需3个月才能完成任务。而使用无人机,直线距离仅300米,每趟吊运1-2根竹子仅需50秒。每天工作8小时,预计1个月内即可完成全部作业, 效率提升8倍。从成本角度看,无人机运输每吨可节约二三十元。
以前竹子运不出去,村民不敢砍,林子里密得连鸡都钻不进;现在无人机飞一趟,就有一张红票子飞进村民口袋。无人要打通偏远山区的运输“最后一公里”,不仅提升效率,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低空经济在农业场景中的生动缩影。
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无人机已从军事侦察工具演变为覆盖农业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全场景的智能终端。在农业领域,其价值尤为突出:物流无人机通过时效性、可达性和低碳化优势重塑供应链模式,尤其适合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的山区。
物流无人机现在被业界看好,主要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物流运输有以下优势:

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2023 年底全国实名注册民用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增长 32.3%。10月25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2024-2025 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发展报告》披露,2024年底登记量升至221.3万架,净增94.6万架,年增幅74.7%。仅半年后,截至2025年6月底,总量已突破272.6万架。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技术条件逐渐成熟以及下游消费需求释放的推动下,预测到2029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5.6%。

无人机正成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智能生产力工具,不仅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更通过成本优化激活整个产业链——村民增收、收购商降本、市场供应效率提升,形成多方共赢的生态闭环。未来无人机有望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物流枢纽,推动农产品出山、工业品进村的双向流通。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无人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无人机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