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9月28日,我国年产50万吨生物航油总部基地项目在重庆万盛正式首桩开钻,标志着这一国家级新能源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该项目是2025年重庆市重点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集生产车间、仓储物流、预处理系统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万吨生物航油的产能。这一规模相当于当前全球生物航油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重庆作为我国航空枢纽之一,此前在生物航油原料供应、技术转化等环节存在缺口。该项目通过整合动植物油脂、餐厨废油、农林废弃物等本地资源,构建起“原料收集-预处理-航油生产”的全链条体系,不仅降低运输成本,更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在当前航空产业绿色转型背景下,生物航油的"去碳化"应用尤为重要。该项目不仅将补齐重庆航空产业链短板,更将在推动航空能源绿色发展、减少航空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生物航油是以动植物油脂、餐厨废油、农林废弃物、藻类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经过加氢脱氧、异构裂化或醇制航煤(ATJ)等工艺,把分子“剪”成与石化航煤几乎一致的碳氢结构,从而直接替代或按比例掺混传统喷气燃料,用于现役飞机发动机,无需对航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属于生物燃料行业,还是该行业目前技术门槛最高、战略关注度最高的细分赛道之一。
我国生物燃料行业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形成“东北玉米乙醇、华北地沟油柴油、西南藻油航煤”的产业格局。在“双碳”目标下,政策端从“试点补贴”转向“碳排考核+非粮原料”,推动行业向高质量转型。
市场端,生物燃料的应用场景正从车用乙醇汽油、船用B24生物柴油向航空SAF(可持续航空燃料)全面渗透。据统计,2023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达33亿升,同比增长35.8%,其中90%以上出口欧盟。随着国内航空业碳减排压力增大,生物航油的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尽管我国生物燃料产量快速增长,但国内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打开。目前,生物柴油主要依赖欧盟需求,生物乙醇也未纳入国有成品油体系。然而,行业潜力巨大:若生物燃料在国内交通领域全面推广,预计到2029年,生物柴油消费量将超15亿升,生物乙醇接近70亿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亿吨。
重庆万盛生物航油项目的启动,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缩影。在“双碳”战略与全球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航油正从边缘技术走向主流能源。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燃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背景;生物燃料行业政策环境;生物燃料行业生产技术;生物燃料发展状况;燃料乙醇发展状况;生物材料发展状况以及其他生物燃料发展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