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重复一个使用了50年的经典药物合成路线时,没人想到那些被丢弃的“中间产物”中,竟藏着对抗超级细菌的秘密武器。
近日,根据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制备传统抗生素次甲霉素A时,意外发现其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中间化学物质——前次甲霉素C内酯(pre-methylenomycin C lactone),表现出意想不到的超强抗菌活性。目前,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权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莫纳什大学教授格雷格·查利斯说:“次甲霉素A最初是在50年前被发现的,虽然它已经被多次合成,但似乎没有人测试过合成中间体的抗菌活性。”这个被忽视了半个世纪的中间体,竟在无意中成为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超级抗生素候选者。
研究表明,这种中间体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比原始抗生素次甲霉素A高出100倍以上。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这两种细菌尤为值得关注。它们对多种现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是导致严重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堪称当前医学界的“顽固分子”, 每年导致全球大量患者死亡。而此次发现的前次甲霉素C内酯,却对这两种“超级细菌”表现出了强大的杀伤力,这无疑为对抗耐药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该发现为应对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研究模式。研究人员认为,通过系统性地鉴定和测试天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体,有可能发现更多高效对抗耐药菌的新抗生素。
抗生素作为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武器,自青霉素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然而,这把利剑正因滥用而逐渐钝化。
耐药菌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每年全球约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超级细菌如MRSA、VRE几乎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使得普通的外科手术、化疗乃至分娩都变得危机四伏。
根源在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在药物压力下不断进化,产生更强的耐药性,而新药研发的速度却远跟不上耐药菌的变异速度。自1980年代以来,全新机制的抗生素凤毛麟角,人类正面临“无药可用”的可怕前景。
2009年WHO 开始呼吁各国谨慎使用抗生素,以防止产生耐药性更强的细菌。为了积极应对相关问题,提高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我国自2011年起相继出台了众多“限抗”政策及措施。

目前,我国抗生素行业正处于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创仿结合的战略性转轨阶段。抗生素行业影响因素按照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其中有利因素包括居民医疗支付能力增强、国家政策支持、医疗服务市场扩容等;不利因素包括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提高等。

这项意外发现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种潜在新药的诞生。它为应对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模式:系统性地鉴定和测试天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体,有可能发现更多高效对抗耐药菌的新抗生素。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抗生素,还可能推广至抗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领域,为整个药物研发领域开辟一条高效、低成本的创新路径。目前,该药物仍处于研究阶段,距离临床应用还需经过严格的毒理学和临床试验验证。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报告从当前抗生素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抗生素产品的产销状况和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抗生素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报告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