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集结号资本范黎:并购成趋势 马拉松不如接力赛

分享到:
 范黎 • 2016-06-06 10:36:04 来源:笔记侠 E1159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编辑:笔记侠 吴桐

活动:“正和岛对路投资学院课程”

导读:以前国内所有企业都是奔着IPO上市去的,但未来的趋势没有那么多上市的机会,目前美国市场大部分企业都是并购退出,中国市场也会一样。以前说创业是一个马拉松从头跑到尾,现在是接力赛,只要跑到某一段就有被投资并购的价值,这是一个新的趋势。

完整笔记

经历的介绍

今天主要分享我们看到的内容市场的一些机会,我先简单讲一下我之前的经历。因为一个很好的契机,2012年年初进入投资行业,第一年会很好奇,能够参与各种项目去学习。第二年投了2 个项目,但推动项目比较慢,需要花接近半年时间用于内部沟通。沟通成本太高会错失很多机会,于是辞职做了一年的天使,一年投了十几个项目,第一年就死了一半,成功率其实不算高,不过好在有两个项目单项目跑赢了整个投资。

这段经历总结是必须要自己拿钱去投资,你才会感到疼,体会才深,投资失败是必须要交的学费。

创业感悟

2

我99年毕业去了新浪网参与筹建新浪最早的电商平台,不到一年辞职创业。当时正好是99年,受美国创业和纳斯达克持续走高的影响,国内兴起了第一波创业浪潮。

一、商业模式非常关键

我们当时创业做网上订房,实际上和携程是一样的,最大问题是我们虽然拿到了全国酒店最低价,也不缺钱,系统也很好,但我们只服务于代理商,过去代理商是传真过来确认,现在是传真加线上确认双保险,所以这个事情对于整个产业没有起到任何的优化作用。虽然我们有最好的资源、最便宜的酒店价格、最好的技术,但却没有干过携程,因为携程是2C的,改变了整个产业结构,所以商业模式非常关键。

二、股权结构的教训

后来一次创业是做远程教育,但遇到股权问题,是非常痛的一个教训。因为北京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外地偏远地区学校师资能力非常差,他们希望跟北京的名校合作获取教学内容。为了做内容的同步,我们租了一个卫星频道,找了一个比较好的视频压缩算法,把老师课程视频压缩以后,通过卫星传送到各地。

这个模式我们一年做了几千万收入,利润也有两三百万,但三个创始股东股权比例为3:3:4,大家对公司章程和财务制度也没概念,由于帐务不清无法取得信任,一年以后公司就散掉了。

我现在看项目,最敏感的事情就包括股权结构,股权5-5分的我绝对不投,6-4分的可能不投,如果是6-2-2的我也会担心,因为这个团队没有自然形成一个合理化的管理结构。

三、机会属于最后参与者

后来一个国外老板回来创业做游戏,当时是03年做手游,此后经历了三个游戏产业周期,感受最深的是行业的领先者永远都是市场转型阶段最后的参与者。页游市场兴起时,过了一年,已经出现单月1000万营收的产品,但做的好的端游公司瞧不上,感觉你就是个小品级产品,做不大。

但市场环境变了,用户在网页上不会玩很复杂的游戏,更适合网页的SLG游戏成就了一批新的公司。投资要找一个产业刚刚启动转型的时点,之前的市场领先者往往会错过这个机会,因为它没有这个意识。

关于创业就讲到这里,简单总结一下,首先产业选择非常关键,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顺势而为。

但这个产业趋势是什么?我们在一个有限空间里看和跳出来在更大的空间里判断会完全不一样,就像岛主之前说的,我们要持续向优秀的企业家学习,向那些优秀的被投企业学习,通过他们看到更宏观的趋势变化。

其次商业模式很重要,刚才已经讲过,我们虽然有一系列优势资源,但干不过携程,商业模式不对。

最后是股权结构,大家以后创业组建团队,我们希望股权要非常集中,这样你才有更大的空间招募人才和融资。你可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逐步分配来调整股权结构,但不要一开始就把它都分出去。

四、讲一个理想与务实的故事

08年我拿到一套游戏代码,可以直接编译运行,简单换皮就可以发布,但我坚持要做原创。后来花了一年多时间,确实也做出来了,总共也有一千多万营收,但市场的先机已经错过,整个市场成本已经很高,企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所以我们现在看企业,很关注你产生第一笔收入的时间,不能太务虚的讲理念谈理想。做企业需要理想,理想是让你苦苦寻路但依然能长期坚持的东西,更需要每一步的务实和执行。

投资感悟

3

14年开始,资本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投资早期化、产业化,企业发展和融资的节奏变得更快,对于早期投资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想赶超业已成名的机构,不是单靠你勤奋和努力就可以的,还需要一个契机。这两年从大机构走出了一批新兴的早期投资机构,很多都做得不错。

一、我们投资的感悟:

第一个:赔自己的钱成长最快,因为每次都会反思。

第二个:不能心存侥幸。如果你发现有问题,这个问题迟早会出现,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第三个:总是有更好的标的。永远都有更好的在后面,不要着急不能冲动,遇到好项目要放个三天,冷静思考之后还想投的,再投。

第四个:投资和创业一样是特别累的活,特别是早期。我们去年一年过了5千多份BP ,面谈了一千多个项目,但这些苦必须吃,对于我们那属于爬山阶段,必须积累足够多的一手经验,才能对行业有更完整的判断。

第五个:为创业者提供价值,不要太计较利益。

从个人投资体会来说,我比较相信因果,你对创业者付出时间,提供价值,不要太考虑回报,创业者会在将来某个时间给你一个特别好的反馈,反之也一样。我们现在的投资项目一半来自于我们聊过的项目,未必投了钱,但相互认可。我们始终认为,优秀的创业者,他的人脉圈也是高质量的。

二、讲讲几个赔钱案列:

很多是我做个人天使投资的经历:

4

第一个项目:

相当于天使众筹,微电影项目,要当场拍板。当时觉得第一是投资额不高,比较便宜,第二是觉得剧本还不错,对于团队没有做任何深入判断,所以赔钱是必然的。

第二个项目:

是我一个朋友,做运营商的项目,合作协议已经签了,预期收益可观,但最后种种原因,合同未能执行。所以我们说投资就是投人,不能因为项目好去赌。

第三个项目:

是投资学生创业,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也缺乏有价值的人际网络,导致创业上困难重重,成功概率很低。同时不管投资的金额多少,投后管理的时间都是要花的。

最后一个项目:

很值得我们反思,做的智能手机。当时曾投过小米的一个朋友,对他们的产品也很认可。团队来自腾讯、Google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软件和硬件实力都很强,但一直做不起来。这个项目上我们的反思是个人诚信很重要,虽然创始人做事上足够勤勉,也很有能力,但习惯夸大产品的特性和运营数据,短期可能会获取别人的认同,但长期会失去合作伙伴的信任,让公司失去很多发展的机遇。

后来我们还沟通过一次,我说一个企业做了四年不可能没人帮你,虽然你们做得很辛苦,但你把帮你的每一个人都伤了,这个企业就没有人会长期支持你,诚信是商业的根本。

我们在反思投资就是投人,但到底什么是投人,投人的标准是你自己定义的,你自己也在成长,这个事情上永远没有止境。我们有一个项目钱没打已经增值十倍了,年底可能有五十倍,本来是我们主投的项目,创始人有非常强的人格力量以及很强的运作能力,又懂技术。

但我们当时找了一个技术专家,完全从技术方面解读并认为机会不大。但视角完全错了,创始人的人格力量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这个项目上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技术。

市场挑战和趋势

讲回我们今天的正题,这两年的资本市场非常活跃,但是真正投钱的人心里是很苦,之前我们把钱放在房地产、股市,钱有出口,但这两年没有出口,没有地方投资,这些新钱涌入股权投资市场,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有人说未来十年是投资十年,拿什么都不如拿股权。但大量投机性的资本进入投资市场,推高了价格,制造很多的震荡,我们称之为投资市场的半年周期率,就是一窝蜂的投资热门行业,炒作半年风就过去了,于是就换一个新市场,找一个新概念继续。就像去年O2O、智能硬件,今年的IP,VR/AR,其实很多产业都存在持续五到十年的机会,完全不需要跟风,看懂再投,坚持长线投资,才产生价值。

5

从投资机构方面我看到的挑战:

第一个是募资困难;第一期比较好募,但资本都是理性的,如果你一期投的项目不行,长期看不到回报,LP基本不会再投下一期,所以很多基金都是在募第二期的时候非常困难。

第二是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行业化和企业化;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做投资,他自身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又不缺资金,围绕自身业务的生态链做投资,对被投企业也有很好的协同性,投资机构会逐渐精品化,要不就是有更好的前瞻性,更早布局,要不就跟这些企业合作,在行业上深度布局。

目前美国市场大部分的创业企业都是并购退出,中国市场也会一样。

以前说创业是一个马拉松从头跑到尾,现在是接力赛只要跑完某一段,就有可以被投资并购的价值,这是一个新的趋势。

为什么说我们要投内容和消费,怎么判断市场的大周期:

经济下行;

传统行业下行,但是娱乐、内容产业体现反周期;

中国未来十年是消费十年。

这种消费不是单纯从10块到花100快,我们目前所有的消费,包括从日用品到零食到汽车到影视,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品牌。我们消费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虽然很多产品是made inchina ,我们有巨大市场却没有自己的消费品牌,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原因有两方面:

过去的工业技术落后;

60,70年代的人精神上受很多束缚,成长的环境压力比较大,品牌有两个层面,精神认同和物质体验,我们缺少精神层面建立品牌的力量。

上周和一个从法国回来的华人创业者聊天,她说韩国的影视在二线国家市场非常受欢迎,这直接推动了韩国的手机、零食、汽车的销售,文化与消费的协同性非常强。我们希望通过投资的方式找到,那些让我们认可的新一代有精神力量的内容,从而构筑未来的消费品牌。

品牌是什么呢?一个是精神认同,一个是物质体验。之前和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天,他说目前有这么多的内容创业项目,你怎么看?我说我只看以下几点:

内容的长期性、广泛性,我们一般不投单品,项目型的创业;

内容背后必须有消费支撑,如果你搞一个泛泛的娱乐,没有意义;

跨界才有更大的价值。

接下来谈一下我们集结号内容投资的三个板块,我们为什么要投综艺、动画、短视频。

6

1、综艺

综艺反映的是当前的国民情绪,要从这个点切入去设计内容。

就像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未来年轻人只能接受蜗居的现实,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里,怎么去满足和定义他们的幸福生活?目前我们看到很多智能家居,可以根据当前人的状态和需求去调节空间,提供更高的空间使用率,包括适合更小空间的家具设计、装修设计等,这个后面是一个万亿市场!我们的建筑、建材、装修、设计以及家庭智能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我们通过节目方式去做重构和定义,综艺背后是对市场消费的引导和影响。

2、动画

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动画片,虽然我们只是年轻时看过,但他的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第二是年轻人在那个时间点是不成熟的,世界观也不完整,因此动画片对用户的影响就会非常深;第三个动画片是相对标准化、工业化的,可以量产,也不需要影星。所以说如果我们想投一个东西,想长期影响用户产生长线的消费,那么动画一定是一个很关键的点。

3、短视频

现在不断出现大的公众号、网红、主播,优秀内容能够很快聚集上百万读者,互联网已经进入内容红利阶段,同时内容本身结构上也在发生一个转变,从过去图文到现在短视频和直播。

但互联网不懂镜头语言,不像过去写文章,拍出好的视频需要传统影视行业的专业人才。市场初期需要大量的视频制作人才,因此基于众包模式解决资源对接问题就变得有价值;中后期,随着海量视频内容的出现,基于大数据和用户画像的个性化视频观看平台会出现机会;同时随着优秀内容的积累,内容之间会产生聚类,最终形成众多垂直细分的品牌化内容,并围绕品牌化内容形成内容-消费的生态。

未来类似乐视、优土、爱奇艺的视频平台都需要找大量的品牌化内容合作,视频平台会成为管道,优质的内容是价值链的上游。

投资的布局

我们讲一下消费市场,消费市场的核心在于品牌,而未来的新兴品牌持续时间会变短,兴起消亡都会更快,因此单品的价值变低,但孵化和产生品牌的平台价值会变大,因此我们在消费市场,重点看的是渠道和平台,单品我们一般不投。

未来的消费,第一是通过内容产生精神上的认同,第二是一定要有现实体验和感知。

我们怎么最有效的建立线下体验,现在的流量有三个层面:

1)交通主干道:机场、高铁、巴士、地铁,每天大量聚集流量;

2)商圈(shopping mall )

3)小区:小区机会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顺丰到家、京东、美团其实都在盯着小区市场,小区既是商品销售网点,也是服务的载体。从投资角度,消费能够布局的流量机会,在前面两个层面。

互联网催生了一批非常前沿的做消费硬件的公司,类似智能水杯、智能手表手环、智能自行车、消费无人机等等,我们自己可能会买一些,但是这些产品问题在于没有市场认知度,也缺乏渠道和用户。

像美的、格力都有几千家线下门店,拥有非常大的渠道体系和很好的品牌认知,但互联网公司没这方面的沉淀。所以出现了一个断层,就是新的产品如何找到未来的市场,如何与用户产生一个互动,这是一个挑战,也是我们希望通过投资来帮到这些企业,打通这个断层。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投资布局:

7

1)确定赛道,先赛道后选手;

2)足够的提前量,我们看到消费产业的机会,因此提前布局内容产业,在内容产业,我们提前布局具有渠道和平台属性的创业机会。

3)先渠道后内容,产业不成熟时候一定是渠道优先,风险性低,对产业能产生整体性的影响,也有利于在中后期的精准布局。

我们的布局

我们第一期基金投资行业比较分散,更偏重团队能力,主要是探测市场,判断未来的市场机会。第二期基金聚焦在内容、消费和技术领域,定位明确有利于项目找到你,另外投资项目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通过相互的协同,提高整体成功率。

上面更多讲到了我们在内容和消费领域的想法和布局,下面谈一下对投资技术的看法,首先是大数据相关的创业机会,中国拥有世界最大、最多元化的消费市场,因此在数据获取和数据量上,也相应具有优势,而数据是未来智能化的基础,因此在大数据和智能领域,国内有很多创业机会。

VR

另外我们也非常看好VR/AR未来的发展,这是颠覆现有内容体验的技术,跟我们的投资布局也紧密相关。

问答环节

◆ ◆ ◆ ◆ ◆

Q1、老师我想问下,目前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项目从而形成资本泡沫,你对这一块详细的看法是?

A1、每个行业的优质项目都是有限的,但是资本大量涌进推高了创业成本,也稀释了市场资源,相应降低了好的创业企业的生存空间、比如由于人才成本提高、房租提高,导致企业过去可能可以生存1年,现在只能生存半年,从而导致整个行业都受到冲击。

Q2、老师问一下,你说的消费升级是指线下流量的导入么?

A2、消费升级核心在于品牌,品牌包含精神层面认同和线下体验,我们投资线下渠道主要就是基于体验端的建立。同时我们也会把线下流量,通过体验环节变成线上的用户,建立和用户的长期联系,并创造更多的消费机会。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3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范黎 并购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