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如何愉快地“杀死“网红?

分享到:
 李天田 • 2016-07-14 10:40:13 来源:混沌研习社 E4377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脱不花说:很多内容生产者过去不愿意承认——钱是最好的朋友,钱也是最好的标准,哪怕用户仅仅付出了一天五毛钱,他都会严肃地对待他自己的选择,这会促使内容创作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罗辑思维到“得到”,在内容创业上,脱不花有什么方法论?7月23/24日,混沌研习社,脱不花将和洛可可、熊猫传媒、壹心娱乐三大掌门人,带来《内容创业》的最新分享,文末即可入社报名。戳以下视频,看看脱不花要在研习社讲什么:

本文经混沌研习社(微信公众号:dfscx2014)授权转载,研习社是一所线上商学院,致力为创业公司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

文|李天田

(罗辑思维CEO,混沌创业营学员,江湖人称“脱不花”)

消费升级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不是供给问题,不是大家没有钱的问题,而是大量中产阶级有钱之后根本不知道买什么。

我们面临着营销史上最大的挑战,有钱、有旺盛购买欲,但不知道该买啥,这个时候怎么办?他就只能追随他信任的人,不断扩展自己对周边世界的认知,所以无论买什么东西,本质上都是精神消费,买的东西物质属性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这是网红在这个时间点上突然爆热的根本性原因。在消费升级这轮大潮当中,只有人和人格才能够对用户产生真正的影响,而在现阶段,这个影响相对传统的传播、传统的营销、传统的投放来说其实是低成本的。

网红或者内容生产

可以分为两类:

“杀时间”和“省时间”

孔子有一句话叫“未知生,焉知死”,但是对于今天我们去做内容创业,特别是具有人格特质、网红体质的创业来说,我觉得这个话倒过来说,叫“未知死,焉知生”。

我们推出“得到”APP,很多人说我们产品有个漏洞,因为订阅式服务的时间是写死的:今天5月30号,你只能订到明年的5月29号。

很多人觉得这不合理,甚至连内容方也觉得不合理。如果第四季度进来的话,那就意味着只能享受一个季度的更新,更多的内容是已经更新完毕的。但一定不是因为我们蠢才这么写死的。

很简单,我们知道罗胖的痛苦,想给后来的内容创业者一个下船的机会。如果你在一年之后,觉得创作动力枯竭,觉得生活不愉快,觉得被网红身份锁死的状态太不舒服了,你可以宣布在订阅到期那天不再生产新的订阅。

但是如果是一个滚动的订阅方式的话,其实就意味着这帮人到死就得写。哪怕你每天都喝琼浆玉液,有句话说“一个不能离开的天堂就是地狱”,可能这对于大部分“网红”来说都是心有戚戚焉。

今天如果你已经开始成为一个网红,或者想要立志当一个网红,我的建议是:先想好我怎么样下船,然后再决定我到底要不要上船。

在整个罗辑思维发展过程当中,包括我们这段时间在孵化APP“得到”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内容生产本质上是时间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内容生产可以分为两类:

“杀时间”——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离钱最近的一类,用户希望更有趣、更嗨地来度过自己的时间。

“省时间”——同样以时间为维度,你发现在内容生产上还有一条路:当大家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任何占用时间的行为都是彼此之间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杀时间”还是“省时间”是两条不同的路。

现在从事“省时间”的内容生产者比较少,因为这条线看起来钱少,但是就整个内容生产来说,我自己觉得就是这样一段话“过去是要解决人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世界向你呼啸而来”。

每天一睁眼把微信一激活,整个世界呼啸而来,所有的信息、所有的选择、所有的问题推到你的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省时间”这个维度上,出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人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位“君王”。

罗胖经常举例,当他站在办公室里面,掏出手机来,就觉得自己比路易十三还牛。只要打开几个APP,你就知道周边有好几百个厨子在等着为你做饭,好几千辆专车司机等着你叫车出行。也有像PAPI酱这样的“弄臣”,随时准备好了零成本来给你讲笑话,逗陛下笑一笑。

罗辑思维在做什么呢?其实我们想做的是,如果皇上有了御膳房,也有了畅音阁。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皇上,您还需不需要翰林院?偶尔是不是也作作诗,是不是研究历史,探讨点大事儿?

“得到”这个产品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如果有一天,作为网红概念上的“罗胖”这个人消散了,我觉得是“得到”这个产品真正的成功。

很多人在讲罗辑思维孵化了一个APP叫“得到”,不是这样的,“得到”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罗辑思维只是它的一个MVP。

可能最多不超过一年,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罗辑思维的内容,只是“得到”上的其中之一而已,它会和《李翔商业内参》、《雪枫音乐会》会站在一起,为大家共同组成一个翰林院,来为我们的用户,来为每一个“君王”来提供服务。

“得到”的订阅服务非常简单,其实就是聚合内容,然后完全强化人格的追随,199块钱一年。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位“素人”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

《李翔商业内参》:

中国的内容消费者

真的被忽略很久了

《李翔商业内参》是我们重点推荐的第一个产品,李翔在财经记者圈里是非常有名的。但事实上对于公众来说,他完全是素人,李翔本人非常低调。

这个产品,我们推广24小时之后,订阅达到了3万份,听起来这个数不是特别的大。但当时“得到”APP本身只有不到200万的下载用户,所以大家就知道这里面的付费率是什么样的水平。

《李翔商业内参》是我们磨的时间非常长的产品。去年筹备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邀请李翔跟我们客座筹划。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问他,整个平面媒体都这样一个德性了,你为什么还这么认真的,一期一期地出杂志。

从去年11月一直到今年春节,我们都在聊一件事,就是劝李翔辞职。后来春节的时候,我们终于说服了他,说纯粹内容服务确实是有机会的,但是不一定要在传统纸媒这个介质上来提供,你愿不愿意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里面做这件事情。

春节后,李翔开始打磨这个产品,一开始叫过很多名字,差不多四五月份,我们才定出来“内参”这个概念,场景很简单:把每位用户视为一个重要领导,领导时间很有限,领导脾气很暴躁,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给他一个内容,让领导不把这张纸扔到你面前来,找到这个感觉就对了。

6月5号产品上线,那是李翔选的日子,因为那天是亚当·斯密和凯恩斯两个人的生日,他还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人,虽然用户支付的是非常轻的价格,一天五毛钱,但仍然希望能够给用户有一个宏大的历史感:每个人是在一个宏大的时代里面生存,在做出判断和观察。

这当中产生了第三个经验,平时一定要多交朋友。比如马云亲自为李翔录了60秒。

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服务姿态,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

产品上线之前,李翔白白生产了一个多月的内容,每天出品,就是来磨团队持续的生产能力。但我们总觉得哪里不对,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是这个东西没有应用场景。

看完合上手机第一时间干什么,那个场景会发生什么事呢?其实最常见的可能是,刚在洗手间把这条看完,出门的时候就跟隔壁屋的小王吹个牛逼,所以你在给他提供重要的谈资。

怎么能让他知道这是谈资呢?想不出别的辙来,于是我们找到了特别土,但是事实证明极端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打标签。

在《李翔商业内参》每天的十条内容下,都有不同的标签,比如有的叫“可以写在PPT里”,有的标签叫“可作为吹牛逼谈资”,我个人最喜欢的标签就是“可(显得)有思想”。我们发现居然有很多用户觉得很满意。

其实中国的内容消费者真的被忽略很久了,过去,内容消费一直以内容创作者为中心,我们觉得说唱歌、跳舞的叫艺术家,写字的叫作家,感觉地位是高于内容消费者的,没什么人以服务的角度来为内容消费者提供一个小小的标签。

对用户来说,最嗨的是两个部分,第一,你又为内容打了什么标签;第二,每一条内容底下有李翔自己的评论。

我自己也是《李翔商业内参》的用户,经常会直接拉到下面去看评论,因为我觉得每天评论里面都有巨大的信息增量,甚至很多时候,评论对内容是特别有价值的补充,这就产生了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极其良性的互动。

这时候,有一个最根本,但是很多内容生产者过去不愿意承认的真理——钱是最好的朋友,钱也是最好的标准,哪怕他仅仅付出了一天五毛钱,他会严肃地对待他自己的选择和自己发出的每一条评论,这才会促使内容的创作往更好的内容去发展。

《雪枫音乐会》

测试阶段表现最好的产品

《雪枫音乐会》是在48小时订阅了2万份,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对比,目前中国最好的古典音乐杂志叫《爱乐》,它的发行量不到1万份。上线四天,《雪枫音乐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古典音乐杂志,绝对的小众内容走出了一个大数字。

刘雪枫是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师介绍给我的一个朋友。当时,小平老师说一定要介绍一个人给我认识。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曾经得过抑郁症,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刘雪枫默默给他一个ipod,把12000多首古典音乐进行了特别专业的分类和目录的编写,托朋友带给了美国的徐小平,他说一直到今天,这个ipod他还带在身边。

我和罗胖听完这个故事,觉得这里面隐隐然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可以做。

认识后我们开始聊,刘雪枫老师一辈子想做一个古典音乐普及的事情,但是花了很多时间,他觉得效果都不是好,徐老师也觉得效果不好。

后来罗胖一拍大腿说,得了,雪枫老师,咱们甭聊别的了,就干一件事,你愿不愿意给大量的根本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的普通用户,每天早晨陪着他们吃早饭,给他们开一场音乐会?每天内容的时间不准超过15分钟,因为大量的北上广深的消费者没有超过15分钟的时间可以吃早饭,这个能不能做到?

那就意味着跟所有古典音乐的推广是不一样,你不能给大家听整个乐章,你每天只能节选出来某一个领域最华彩的一部分,再加上你的解读和知识的服务,然后提供给用户15分钟,陪他们吃早饭。每天早餐桌上开个音乐会,仍然是每天五毛钱。

后来刘雪枫说我试试,光样稿可能就有二三十版。当时我们都咬牙说,这么一个老知识分子差不多行了,后来他自己说不行。不行的原因很简单,为什么中国古典音乐这么多人努力推广,到今天没有起色,因为它是圈子文化,大家认为懂这事很重要。

后来雪枫老师找到了心法,很简单,懂,不重要。音乐是个生理享受,不是所谓的精神享受,也不是高雅不高雅的问题,它就是提供那些能触发你的生理反应的东西,在语言、文字、逻辑思维不能触达的大脑区域,用声音、旋律来触达。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雪枫音乐会》上线,第一天成绩非常好,第二天也有非常好的趋势,我个人对这个成绩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我们迅速垒起了护城河,帮助刘雪枫建立特别垂直的社群。

告诉大家里面最让我感动的一条评论,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写的,因为她家里的住宅环境很小,生完孩子之后特别忙,又得把她的公公婆婆接过来一起生活,照顾孩子,她自己觉得特别焦虑,因为有大量的冲突和生活压力,她产后抑郁了。

后来有一天,她听到罗胖在推荐《雪枫音乐会》就定了。之后,她特别感谢刘雪枫,她跟家里所有人说,这是花钱买的特别好听的音乐,每天晚饭后家里放这个音乐,能不能彼此承诺一件事,大家都安安静静聆听。她说全家只有这15分钟是一天当中最安静的,是每个人都很柔和的15分钟,她觉得这15分钟幸福感爆棚了。

就是这么一个留言,跟刘雪枫老师一起看,我当时特别感动。我就说,做一个古典音乐的普及者可能是你的最高荣誉。把一个有钱的古典音乐收藏家带到维也纳去,这都不牛逼,最牛逼的就是在一个普通人最焦虑的时候,你用你的音乐服务,给了她安慰,这特别了不起,这是我们所称的内容服务或知识服务。

付费内容的四点心法

人格化、高频化、功能化和服务化

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在运行这些产品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一些最简单的心法。

第一个,人格化。付费的前提是人格化,没有人格化绝对不可能形成付费。

第二个,高频化。除了订阅产品,我们还卖过一个小奇迹,就是华兴的研究报告,他们跑到我们这儿做调研,我们说你这报告跟谁看?他说给KA看,我特奇怪什么叫KA,他们说像真格基金,这些基金经理、投资人、二级市场的分析师。

我问你们怎么给他们看?基本上都是免费的,但是只有极少数人看。我说为什么要这样?这么好的研究报告为什么不给普通人看?他们觉得普通人不关心。

我说不对,我说如果从知识服务心法出发,普通人仍然会关心,只是,过去大家是圈子文化,没有打破壁垒,所以我们就把报告的独家权买下来,其实是买下来我们的用户可以抢先看七天,第一天就卖了11000份,写报告的人一下成了分析师领域的网红了。

后来我跟他说,不要老憋着干个大的,过去的投资机构很高大上,一定干大的产品,我说不需要,你可以用非常高频的方式,慢慢把大服务拆成小服务。

像《李翔商业内参》,大家没觉得它是二百块钱,是一天5毛;《雪枫音乐会》,一个古典音乐的服务,一天5毛,值不值?所以高频,持续的内容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功能化。功能化不是技能化,而是说给用户一个明确的预期管理,这点特别建议大家向教育产业学习。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我们面临巨大的机会,是互联网把教育、出版、传媒这三件事情的壁垒打破了。

第四,服务化。一定要用服务的姿态给你的用户提供某一个领域特定的服务,没有服务特征的产品也是没有办法收到钱的。

本文来源混沌研习社,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5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脱不花 网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