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产品人少喝鸡汤, 多看“天时”与“地利”

分享到:
 姜巍 • 2018-05-04 14:15:55 来源:水滴产品进化营 E2063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姜巍、育学园联合创始人

授课老师|姜巍、育学园联合创始人

本文内容来源:水滴产品进化营;微信公众号ID:cpjhy2016

姜巍是一位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学霸妈妈,2015年,她与儿科大V崔玉涛、连续创业者邵宗宗共同创办了育学园,专注于儿童的健康管理。

作为COO的她,也是一个勇于自我迭代的互联网人,上B站、刷抖音,去网红喜茶店排个长队,拥抱当下最in的产品进化机制。

作为一名神奇的产品人,4月14日,她为 水滴消费升级进化营 的同学们带来了从0到1的深入思考:

1. 天时——如何选择产品的赛道?

2. 地利——如何选择发布平台?

今天的笔记约3200字,阅读需5分钟。

一、不要被励志故事迷惑了心灵

选准赛道才是启动产品的第一步

天时是最重要的,它是启动产品的第一要务,因为我们必须选准赛道。

选赛道一般有两种思路:

第一,还继续做之前的老本行,因为驾轻就熟。比如美国的硅谷,早期就来自从第一家半导体公司“仙童”离开的行业精英,他们自己创建了诸多半导体公司。

第二,为了实现一个自己没被满足的需求。这种类型,在我所在的母婴行业特别多。很多从业者是自己成了爸爸妈妈,感觉有个诉求现在还没人来满足呢,就想自己做。

蜜芽宝贝的创始人刘楠就有一句话:我等不及,我要自己去做这个世界。原来她从北大毕业,在外企从事一份很好的职业,有了小孩之后她觉得国内的母婴产品都不安全,就拼命海淘,搜集好的东西,然后在QQ群里分享给周围妈妈的同事和朋友。然后越做越大到开了自己的淘宝店,随后就拿到投资,诞生了母婴行业非常知名的电商公司。

蜜芽来自什么?来自创始人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

但是,如何判断你选择的赛道是最适合的赛道呢?因为你毕竟要把今后的所有精力都投在这里,这会是非常大的机会成本。也许之前从事的行业已经不再是发展迅速的行业,也许你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并不是合理的需求。

周鸿祎有六个字可以用来概括赛道选择:刚需、痛点、高频。但以我的理解,刚需和痛点其实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把最合理的赛道定义为:需求高,粘性强,生命周期长。

1. 需求高。

这是选赛道时最重要的一点,从一开始就界定了你的产品和用户人群基数有多少。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所谓的需求其实很难被创造出来。尽管有些划时代产品诞生的故事,乔布斯创造了苹果,福特发明了汽车,这些都是被“创造”出来的需求。但我觉得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千万不要被这些故事迷惑自己的心灵,因为这实在是太凤毛麟角了,而我们也不大可能是乔布斯那样不出世的天才。

第二,有些需求即使存在,但它碍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可能很难实现,那这个需求我们现在最好不碰。

比如养老产业。大家一直在谈,每年都有人说我想做养老地产,我要做养老服务,但这么多年这个产业一直没兴起,是因为这个需求还没到时间。等到我们这一群人成为老人的时候,也许养老产业就有它的未来了。而我们现在这群人的关注点还在忙着照顾我们的孩子,所以像早教教育,儿童健康这些领域现在一定是热的。

2. 粘性强

粘性强指的是用户的使用频率高。如何对比使用频率的高低?我举两个例子,都是生活服务类的。

一个是滴滴打车,如果我们是上班族,并且不开车的话,一天使用频率至少两次,它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

另一个是微医APP,它最早的核心功能是挂号,它的使用频率一年能有两次就不错了,我们肯定也不希望它能有一天两次的使用频率。

3. 生命周期长

生命周期长指用户会长期使用你的产品。

举以女性用户为服务对象的两个APP,一款软件叫clue,是记录女性生理周期管理的一个软件,所以理论上它的生命周期可能有40年以上,从女孩十二三岁到女人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理论上可能都会用到这款产品。

另一个叫孕期助手,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在孕期提供健康管理的应用,它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最长十个月。

如果费心拉来的用户,只使用十个月就离开,对这个APP来讲一定是很大的损失,因为她的生命周期实在是太短了。

以上,粘性与生命周期共同决定了你的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时间。不过粘性和生命周期这两个特点,是可以通过产品的设计和运营的工作进行调整优化的。

比如挂号软件可以增加健康管理的服务,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频度。孕期的软件也会努力延长服务期,向前延长到备孕,向后延伸到0-1岁,1-3岁,甚至3-6岁,这样就把十个月的生命周期延长到了六七年。

2

综上所述,需求、粘性、生命周期,决定了产品使用的用户规模。

我们可以归纳为:在产品启动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通过选择合理的赛道,根据其特点,通过适当的产品与运营设定,尽量增强用户粘性与延长生命周期,从而扩大用户规模。

二、如何选择平台:

APP萎缩,微信和小程序蓬勃发展

天时是选准赛道,地利则是选准平台生态,为产品效率最大奠定基础。

就地利而言,现在有两个特别具备代表性的线上生态:APP生态和微信生态。

老有人说APP已死,APP没流量了;还有人说微信已死,公众号都活不下去了。

那现实会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两组数据。第一组是易观数据总结了2017年3月份和2017年12月份移动APP top1000的排名,第一名是微信,3月份的是8.2个亿,12月份到了8.9个亿,有7%的增长,增长量并不很高;

我们再看排行榜的尾部。第975名从122万的月度活跃数,降到了102万,第1000名从118.5万降到了98万,虽然是一千名的尾部,但是在上百万的应用市场里它们仍然是头部流量,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APP流量其实是在萎缩的。

第二组数据,我们对比一下微信生态。根据新榜去年6月份和去年12月份的top500排行,就是在所有的公众号里排名五百名的数据,第一名都是人民日报,它的总阅读数在6月份的时候是四千七百多万,到了12月份是5.8个亿,涨幅超过1000%,十倍以上的涨幅。

所以微信的头部流量大幅度增长,没有疲弱的态势。

我查了一下第490名,在6月份的时候总阅读量456万,到了12月份1.1个亿,20倍以上的涨幅。

所以,从客观数据来讲,微信公众号仍然是非常蓬勃发展的生态。

再看微信生态里的小程序,根据艾瑞和腾讯的数据,微信小程序在去年的流量发展非常快,尤其下半年,在12月份接近4亿用户,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微信用户的50%左右,而且每一个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和日使用频度都在提升。

现在朋友圈都在说小程序好,很多电商平台都转来做小程序,说能带来巨大的流量,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当线下服务想往线上转化的时候,都要去选择小程序呢?

摆到面前可能有几条路:做APP,开个公众号,做小程序,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去选择?

根据易观2018年2月份top100小程序的榜单,它的品类非常集中,最主要集中在4个品类:游戏24款,生活15款,社交14款,电商13款,基本是简单游戏类和工具类的应用。

小程序其实有什么样的特点?即用即走,就是我没有粘性,我想起来了拉下来玩一玩跳一跳,但是不会有像我们应用里面的一些方式招回用户,提升它的粘性。

因此,选择使用APP生态,还是微信生态去把你的线下业务或者现在的产品放到线上,我觉得需要从成本角度、数据角度和体验角度,做一些思考。

1. 成本角度

成本角度指的什么?指究竟花多少成本把这个服务在线上实现。

这里面也包括了开发成本和获取用户的成本:你需要有多少团队,要开发多少时间,迭代的速度怎么样?

一般来说,一定是小程序或者H5要比APP的开发成本低很多,因为搭建一个APP的开发团队需要好几个不同的团队,ios开发,安卓开发,后端开发,测试团队等等,然后周期也非常长,发版上线无法做到非常及时。

另外,一些电商之所以在小程序做拼团,是因为通过小程序获取用户的成本很低。

而一般的应用APP获得用户已经超过了10块,甚至有些电商要上100块才能获取一个用户。

2. 数据角度

从数据角度而言,留存率是APP的优势,因为APP一般都有使用的忠诚度,它放在手机桌面单独的一个入口,我们经常会通过push把它点开,但是小程序是缩在微信里面的,只有通过下拉、发现页面,或者其他搜索才能找到。所以小程序的留存率都会低于20%,但是好的APP会超过40%,甚至60%。

3. 体验角度

最后是用户体验,现在来讲一定是APP的使用体验要比小程序好,所以很多在制作上非常精致强调用户体验的应用一定坚持用APP的方法,比如各种的图象处理软件。虽然很多小程序兼具了一部分功能,但它没法达到APP那么流畅的用户体验。

当然,事态的发展会是变化的,我们相信微信一定有巨大的野心,希望以自己的生态去替代APP生态,所以它一定会逐渐把小程序的功能和各种各样的特点、优化,做到越来越好,越来越能和APP来媲美。

因此今天现有条件下的从用户体验上来讲APP是优于微信的,但是半年之后或者一年之后,也许事态会有很大变化。

所以,选择平台的时候不仅是要看这个平台现在对你来说条件如何,还要动态去看它的发展。

总结:

天时地利,“顺势而为”

以上是两个在做产品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最主要两个条件。一个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进入。第二是把我的产品放在什么样的平台。

小米经常说的一句话,叫顺势而为。天与地这样的势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惟有“顺势而为”。

有的时候,我们不是仅凭自己的观点和念头就真正能改变世界,而是我们先要去了解这个世界,才能够顺应这个世界,做出这个世界需要的产品。

这两个思考比较透彻之后,我们下一次来讲讲,产品应该如何上线和实现冷启动。

本文来源水滴产品进化营,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8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