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威马沈晖:“黑马”逆袭史

分享到:
 何加盐 • 2020-05-13 16:44:40 来源:何加盐 E12081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沈晖,威马汽车创始人

作者|何加盐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2015年春,刚满45岁的沈晖,头发还很浓密,只是已经有些许灰白。

春寒料峭之中,他剪短了头发,宣布辞去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的职位,然后一头扎进“造车新势力”的洪流。

和他一起在这股洪流打滚的,前前后后有近300家。

时间前推半年,小鹏汽车成立于广州;前推两个月,蔚来汽车成立于上海;后推2年,还有两百多家蜂拥而起。

与其他新势力的创始人相比,沈晖显得太另类。

小鹏汽车的何小鹏,27岁就开始创业,37岁开始造车,在此之前,他做的UC优视,以近40亿美元被阿里收购;

蔚来汽车的李斌,26岁就开始创业,40岁开始造车,在此之前,他做的易车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何小鹏、李斌,都是年轻的互联网老兵,都从0到1把公司做成功了,都很擅长于网络时代的营销。

而沈晖,45岁才从打工者转身为“老板”,从来没有把一家公司从0到1做上市的经历,从来没有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从来没有搞过互联网营销。

在这个“互联网造车”时代,谁会相信,这样一个背着沉重的制造业包袱、两鬓已染上秋霜的中年人,能造好互联网汽车呢?

2

沃尔沃时期的沈晖

别人并没看错。

沈晖的第一次创业,很快就草草结束。当年秋,他和共事了10个月的合伙人和平分手。

——我从春天走来,你在秋天说要分开。

头发已经白了一小半的沈晖,卖掉了上海的房子,再次剪短了头发,然后转身成立了“威马汽车”。

6个月后,他拿到了10亿美元的A轮融资。

11个月后,他的工厂打下了第一根桩。

24个月后,他的公司被科技部评为中国最大的汽车行业独角兽。

27个月后,他的第一辆电动车下线。

48个月后,他的那辆车成为新势力车型年度销量冠军。

3

2019新势力单车交付冠军:威马EX5

——直到威马成为黑马,人们才发现,沈晖被低估了。

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沈晖的过往,就会知道,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把看似要失败的东西做成功的过程。

沈晖把自己称为一只“Underdog”,在英语文化中,这个词用来形容在战斗或竞争中被普遍不看好,却最终逆袭的人。和中文里的“黑马”相似,但意味更强烈。

3

维基百科Underdog词条,配图是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故事,文字说明:大卫是Underdog的典型例子。

那么,沈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曾有着怎样的过往?他和他的威马,究竟能不能成功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50岁的沈晖,究竟有过怎样的精彩。

1

1970年1月,沈晖出生于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沈鼎铭是浙江湖州人,1959年从同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母亲则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工程系,是一名结构工程师。

与人们印象中男生偏理工、女生偏文艺正好相反。沈鼎铭醉心于艺术,喜欢书法、绘画,他设计的建筑,极具美感;而他的妻子则是个少见的理工女,每天和数学公式打交道,从技术上分析建筑是否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由于不同的学术理念,夫妻俩没少争辩。太太总是批评先生的建筑设计美则美矣,从工程上来说却不现实;而先生也不甘示弱,嘲笑太太做的建筑虽然经济实用,就是有点太丑。

3

沈晖父亲的书法展,左为沈鼎铭,右为沈晖

在这样的熏陶中,小沈晖不知不觉,就吸取了很多关于建筑、艺术和工程的知识,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幼小的心中,也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不能把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呢?

稍长一点,沈晖读到了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法国卢浮宫的设计者贝聿铭的故事,一下子豁然开朗:一名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可以兼顾工程之用与艺术之美!

从此,贝聿铭就成为沈晖的人生第一偶像,建筑设计师成了他梦想的职业。在无数个夜晚,沈晖发奋苦读,满心期待着长大以后能成为第二个贝聿铭。

3

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10岁那年,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沈晖随迁到了广州。在花城,他很快就适应了难懂的粤语,并于第二年考进了广东名校执信中学。

执信中学尖子如云,但沈晖在这里也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高中参加数学竞赛,还获得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高考时,为了圆从小的建筑梦,沈晖报考了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希望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的弟子。

3

何镜堂院士和他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沈晖的高考分数远超清华北大的录取线,进入华工建筑系,完全没问题。但没想到,那一年华工建筑系增加了一门复试。他虽然轻松通过第一轮的素描考试,却因为色弱,没能通过第二轮的色板测试,惨遭淘汰。

受此打击的沈晖,一下子就懵了。多年来的理想,像肥皂泡一样被轻轻戳破,让17岁的他觉得人生之路变得黯淡无光——后来,哪怕是到了50岁,当我问沈晖人生中最黑暗的经历是哪一段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说,就是因为色弱被华工建筑系刷下的时候。

被调剂到工程力学专业的沈晖,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把时间花在了学生会工作和业余经商上面。

凭着能说会道、组织能力强,他成为了学生会秘书长,负责发起和组织各类活动。最得意是搞周末舞会。由于华工是典型的工科院校,男生多女生少,很多男生求舞会一票而不可得,就要来巴结沈晖,让他很是风光了一把。

而他最初的商业尝试,是卖音乐磁带。当时留学潮和外语潮兴起,但国内能买到的外文磁带很少,沈晖通过在校园贩卖翻录的外文磁带,小赚了一笔。

到了大三,沈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醒悟到,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既然进来了,就必须学好。于是,他开始闭门谢客,用功读书,一下子成绩又名列前茅。

第二年,沈晖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名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录取,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1992年,沈晖飞往美国,开始了异国求学生涯。

2

沈晖考取的是UCLA的结构工程专业硕博连读项目,刚到洛杉矶的时候,他踌躇满志,决心好好在结构工程这个专业混出名堂来。导师也对这个天才学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但加州浓厚的商业氛围,让沈晖慢慢地开始考虑另一条人生路径,他开始觉得,早点出来工作,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在UCLA就读的沈晖

1994年1月,沈晖所在的洛杉矶市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这次地震对沈晖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第一次觉得人生如此无常,有一种希望赶紧抓住时间,做成一番事业的冲动。

于是,沈晖不顾导师的极力反对,中断了博士学业,以硕士学位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的事业生涯。

当时正是IT业开始起飞的时候,UCLA又是互联网的发源地,同学们纷纷都加入IT企业。而沈晖却与众不同,选择了美国中部的一家传统企业。

这是一家位于堪萨斯州的电力公司KLT。沈晖作为项目经理,负责考察、评估各种能源项目,看其是否有可行性,盈利前景如何,形成报告供公司决策。

在KLT工作干了几年以后,沈晖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这几年的时间对沈晖来说似乎是浪费了。直到二十多年后,沈晖开始做新能源电动车,才发现冥冥中,这几年与人生中最重要的创业联系起来——他成了造车新势力里最懂能源的创始人。

3

沈晖在堪萨斯

此后,沈晖在两家财富500强公司TXU和伊顿各工作了一段时间,2000年,随着他在伊顿工作的部门被汽车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收购,他进入了博格华纳。

博格华纳也是世界500强公司,当时在中国有两家合资工厂,但是连年亏损,总部决定将工厂关闭。

2003年,沈晖被任命为博格华纳集团排放系统亚洲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派往中国宁波,处理工厂关闭事宜。

沈晖到了宁波以后,经过考察,觉得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大发展,零部件厂商大有可为,工厂只是因为管理不善才亏损,直接关闭太可惜。

于是他改变了关闭工厂的思路,转为维持生产,改善经营管理。结果,博格华纳的中国工厂从濒临倒闭的状态一举扭亏为盈,毛利率达到30%,成为了博格华纳的重要盈利来源和当地的纳税大户。

因为沈晖的出色业绩,他成为博格华纳集团中国区总裁,并担任博格华纳在华独资及合资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而他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也得到了省市的认可,宁波市给予沈晖荣誉市民的称号,浙江省授予沈晖“茶花奖”,后来,他还被推举为北京奥运火炬手。

很多年以后,当我问沈晖“你人生中最高光、最得意的是什么时候”时,沈晖毫不犹豫地回答:“08年当奥运火炬手的时候。奥运火炬我到现在都还保留着。”

2007年底,沈晖已经达到了博格华纳在中国能达到的最高职位,再往上走,就只能回美国总部。而总部也有意将其调回底特律,担任集团高级职位。这让沈晖陷入了两难。

升职固然是好事,但回总部任职,就要离开中国。而沈晖觉得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是干事业的好地方,不想离开。而且他内心深处,也有留在中国,继续实业报国的心愿。

正在纠结之时,菲亚特CEO马尔乔内给沈晖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出任菲亚特动力中国区总裁。

菲亚特是总部位于意大利的世界著名车企,旗下除了菲亚特汽车以外,还拥有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著名品牌。但其当时在中国的处境很不好,由于销量连年下滑,菲亚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正濒临破产。

一边是总部高级职位,一边是烫手山芋,沈晖选择了后者。2008年初,他离开了工作7年的博格华纳,进入了菲亚特。

1

菲亚特动力中国总裁沈晖

在菲亚特,沈晖一边处理南京菲亚特解体的后续事宜,一边为菲亚特寻找新的机会。在他的主导下,菲亚特和广汽成立了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那是当时中意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协议是由两国元首亲眼见证之下签署的。

沈晖再一次在逆境之下翻盘,在不可能之中创造了可能。不过,对他来说,收获更大的可能是参与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的案子。

沈晖加入菲亚特时,菲亚特正在和克莱斯勒洽谈收购事宜。由于沈晖此前在博格华纳时,已经在美国汽车行业有深厚的人脉关系,此时作为菲亚特高管,也深度参与了收购案。

这一经历,让沈晖对跨国并购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他的后一段工作埋下了伏笔。

2009年12月,当时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吉利,正在收购欧洲老牌车企沃尔沃,吉利董事局主席李书福急需拥有汽车行业背景、欧美工作经验、以及汽车行业跨过并购经验的人才,经朋友介绍,他邀请沈晖加入。

李书福开出的待遇,并不比菲亚特高。但是收购沃尔沃,却让沈晖怦然心动。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本土汽车企业收购外国知名品牌,一旦成功,将比联想收购IBM造成的轰动更大,并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不管是对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是对沈晖个人,都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空前重大的收购案,也是空前困难和复杂。李书福在众多候选人中,挑中了沈晖,正是看中其在欧美汽车行业人脉特别广、运营能力特别强、特别擅长于处理难题。

沈晖在美国汽车配件公司工作11年,与福特非常熟;在欧洲公司工作2年,与欧洲公司也非常熟;而作为中国长大,此后又在中国长期居住和工作的人,对中国也非常熟。在当时中国汽车行业,有这种复合背景的人凤毛麟角,三个圈子一划,沈晖恰好位于交点的中心。

而他此前多次操盘重大项目,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的经历,不仅让李书福希望通过沈晖打破收购的僵局,更对收购完成以后顺利进行交割、保持沃尔沃的良好运行,也抱有很大期待。

能够选中沈晖,并大胆地委以重任,也说明李书福知人善用的能力之强。

沈晖加入后,在收购过程以及后续的交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核心关键人物。

2010年8月2日上午9点30分,沈晖在英国伦敦的银行转账系统按下了“OK”键,完成了18亿美元的交付。

此后,沈晖作为董事长兼CEO,入主了并购后的合资公司吉利兆圆(由这家公司作为沃尔沃的新的母公司),并且与李书福及汉斯-奥格夫·奥尔森一起组成三人委员会,负责确定沃尔沃董事会人选。

沈晖还担任了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的职位,这也是他作为职业经理人最后的职位。

2

沃尔沃并购成功后留影

经过并购沃尔沃一役,沈晖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传奇人物,走上了其职业生涯的巅峰。

3

世事就是如此:凡是传奇,必会落幕;凡登巅峰,必要下山。

完成了收购沃尔沃的不世功业后,沈晖又忙着处理各种善后事宜,顺利地把沃尔沃从福特切割干净,并且将其扭亏为盈。

3年过去,沈晖发现,他已经在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民营企业做到了最高的职位。除非能代替李书福,否则他的职业已经无法再进一步。但显然,李书福在吉利的地位,是谁也无法代替的。换句话说,沈晖的职业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2013年,他渐渐淡出了沃尔沃的核心业务,到美国哈佛商学院去读为期三个月的AMP课程,同时考虑自己的未来道路。

3

沈晖在哈佛同学会,左为老师兼老友《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由于沈晖在业内的地位与声望,有很多公司都来邀请他加盟。美国电动汽车行业四大天王,除特斯拉以外的其他三家都找他谈过;也有美国著名汽车公司,邀请他担任全球CEO。

但沈晖都没有接受。打工的生涯,他已经过厌了。

2014年底,沈晖正式从吉利和沃尔沃辞职。

他的辞职引起了业界热议,有人从公司政治的角度来揣测李书福和沈晖关系的变化,但沈晖自始至终都坚持认为:我在吉利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李书福是生命中的良师益友,我对他永远保持尊敬。

3

李书福和沈晖,前立者为李书福,后立者沈晖

2015年初,沈晖宣布加入创业公司“博泰”,以联合创始人身份担任公司CEO,从此开始了全新的人生经历。

博泰是一家主打“车联网”的企业,沈晖加入其中,想的是做造车业务。车联网和造车之间,虽然有联系,但又是完全不同的运营逻辑——一个主要是2B,一个主要是2C。

可想而知,这一次“为创业而创业”,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10个月后,沈晖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和平分手,决定自己另起炉灶,创立一家专门造车的公司。

不过,这10个月在博泰的经历,如同20年前在堪萨斯电力公司一样,也为沈晖未来的创业补上了不可或缺的一课:经由此,沈晖深入接触了软件、智能化和互联网业务。

从能源、到汽车零部件、到整车公司、到软件、互联网,沈晖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公司所需要的经历,他全走齐了——这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创业者中,唯一的一个。

光阴没有虚掷,努力不会唐捐,冥冥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一回,他不仅要当CEO,而且要当大股东、董事长,把公司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5年底,沈晖在德国收购了一家电动车制造企业,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成为了新公司的董事,他建议用德语的“Weltmeister”作为新公司名字,意思是“世界冠军”。

沈晖一听就喜欢上了,他采用了这个名字,并根据对应的中文谐音,以“威马”作为公司的中文名。

3

2016年1月,沈晖在上海长宁区万豪虹桥大酒店咖啡厅发了一条朋友圈:

“过去六年,几百次在这里,面试团队成员,吉利并购组成员,沃尔沃全球管理团队成员,沃尔沃中国管理团队成员,现在是我们项目的成员。”

此前他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吉利、沃尔沃的同事和下属,奔走相告,纷纷加盟。一时之间,万豪虹桥的咖啡厅,门庭若市。

后来沈晖开玩笑说:马云创业有十八罗汉,而我们有五十八罗汉。

不仅如此,后来腾讯的前联合CTO熊明华、谷歌前技术总监邸烁、优信前CMO王鑫等互联网人才,也都加入了威马;百度、腾讯、360、滴滴等,都加入了威马的投资人团队或者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这个车企出身的豪华团队补上了互联网最后一块短板。

4

此时,特斯拉已经牢牢占据了纯电动智能汽车第一的王座。每一个造车新势力,都面临一个问题:你离特斯拉有多远?如果特斯拉和你竞争,你怎么办?

但沈晖从来不关心这个问题。与特斯拉由高端车型入手不同,威马一开始定位,就是要做新能源智能电动车的普及者。

沈晖说,我不关心有钱人开什么车,市场上有的是人去满足有钱人的需求。我只关心普通老百姓的新能源和智能出行问题。我们的愿景是:

“让每个中国家庭,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智能出行生活,都能感受到智能出行对生活带来的改变。”

所以威马对自己生产的汽车的要求是:科技普惠,以人为本。简单说,就是希望为平凡人提供不平凡的产品。

按照这个愿景和标准,威马汽车的定价,位于15-25万这个大众购车最集中的价位区间。而且,威马还设计了一种“合约车”的全新销售模式:类似于手机的“合约机”,用户可以半价提车,然后选择不同的包月服务套餐。

与国内其他新势力造车公司相比,威马的做法也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当外界戏称造车新势力为“PPT造车”时,沈晖却没有把心思放在炫酷的PPT上面,而是采取了最笨、最慢、资产最重的方法来造车:不找代工厂,自己建工厂。

要知道,在几百家造车公司蜂拥而起的时候,节省成本、加快速度、抢占先机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其他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代工。

而沈晖则和不同的地方政府谈判、拿地、建工厂、组装装配线……一步步走来,虽然创造了让业内震惊不已的“威马速度”,却也整整用掉了两年时间。

3

威马温州工厂

但沈晖有自己的逻辑:从研发生产调试等环节衔接的顺畅性、产品品控的可靠性、大数据反馈和产品调整的及时性等方面来说,自建工厂的好处非常明显,情愿为此慢一点,也值得。而且,他对美国电动车四大天王都很熟悉:三家代工的都已经失败了,只有自建工厂的特斯拉还活着,并且越做越大。

此外,沈晖坚持要做的C2M客制化生产模式(customer to manufacturer),也迫使威马不得不采取自建工厂的模式。所谓C2M,就是由用户定制化地提出需求,选择不同的功能,工厂再针对性地进行生产。沈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提高“消费效率”(而不是生产效率)。而要把这种模式做好,就非用自建工厂不可。

但沈晖也有很明显的弱点,作为理工科出身、长期在严肃刻板的制造业工作的管理者,他被认为是“务实、低调”,这个评价反过来说,就是“不擅长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

所以,与新势力其他两强相比,沈晖在网络上的曝光率低得出奇。在百度上搜索沈晖的名字,搜出的信息数量只有李斌的百分之五、何小鹏的三分之一。

所以,尽管威马在2017年就成为科技部公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全行业第18名和汽车行业第1名,2018年就已经获得了累积200亿人民币以上的融资,2019年就以16810辆(按上险数)的佳绩成为新势力单一车型交付冠军,沈晖和威马在普通大众的那里,却依然是一个低调到几乎感受不到的存在。

不过,在中国造车新势力里面竞争,哪怕是拿了第一名,也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因为前四名加起来,都不如特斯拉的零头——2019年,特斯拉一家公司就交付了36.7万辆。而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所有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数量加起来,都打不过特斯拉一家。

所以,沈晖并不把眼光放在新势力的竞争上。他认为,从传统汽油车抢市场,才是新势力的生存之道。2019年全国乘用车销售量超过2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才120万辆。这对造车新势力既是尴尬的现实,也是未来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讲,沈晖并不害怕特斯拉的竞争。不光是二者的产品定位和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更关键的是沈晖认为特斯拉的光环效应,有利于新能源车企共同做大市场,从传统车企那里分更多的蛋糕。

未来,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肯定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没有哪家可以独占。沈晖也并不想成为汽车皇帝,他更希望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可以一起发展,共同壮大,让新能源智能电动车能够在普通大众中普及,让每个平凡的人都能用上不平凡的产品。

5

2020年,沈晖已经50岁。

从博格华纳到菲亚特,再到吉利和沃尔沃,他的历史,就是一只Underdog不断逆袭的历史。

他不断地把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在同事和下属眼中,几乎没有什么是沈晖做不到的。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他出来造车,可以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创业从0到1,并不是沈晖所长,但是他已经走过了这段路,活了下来。

现在开始进入从1到1000的赛道,在这个赛道,他有着丰富的经验。

二十多年制造业的历练,让他在供应链管理、现金流管理、毛利率的管理、净利率的管理、销售增长的管理、产品的管理等方面,有着这个行业最丰富的经验。

所以,沈晖敢于宣称:“我们很有信心成为全世界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造车企业,我们希望跑在特斯拉前面,也坚信能做到。”

不出意外的话,威马应该是沈晖最后一次创业。如果按照65岁退休,他还有15年可以奋斗。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梦想破灭,并不是世界末日。也许未来,你会在别的地方又找到自己热爱的新事业。

年轻时曾经努力,但是后来却没有继续做的事情,也未必是虚掷光阴,也许未来它还会和你相遇,到时你会发现,那时的积累,成为了你现在的优势。

而一件事情,如果别人都认为不可能,只有你认为可能,也许你就能创造奇迹。如果你能接二连三地创造奇迹,也许,你应该出来自己干,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奇迹。

曾经不断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的沈晖,已经进入头发花白的“知天命”之年,未来,他还能不能继续创造新的奇迹呢?

我们拭目以待。

---end---

主要参考资料:

【1】新制造时代,王千马、梁冬梅,中信出版社

【2】追赶特斯拉:中年造车的冰与火之歌,张假假,公众号饭统戴老板

【3】沈晖“迟到”的创业者,黄剑,南方人物周刊

【4】活法|沈晖:威马有率先盈利的勇气吗,郭佳莹,中国企业家杂志

【5】从卖磁带萌生的生意经:一个初代“海归”造车记,郭有信,经济观察报

【6】UCLA Samueli Newsroom,2020.2.21

【7】邓璐时间之威马董事长沈晖,邓璐时间,广东卫视

作者简介:何加盐,一个专门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后创立咨询公司,现为咨询顾问,公众号写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么炼成的,从牛人的经历与方法中,获得思维与认知的提升。了解牛人,学习牛人,成为牛人,从关注何加盐开始。

本文来源何加盐,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沈晖 威马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