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阿里为何单数年份打仗、双数年份休整?

分享到:
 加速商学院 • 2020-06-16 14:43:53 来源:加速商学院 E9134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卫哲  来源|加速商学院(ID:jssxy1)

阿里为何单数年份打仗

双数年份休整?

阿里内部有句话叫“逢单出击”,比如说2017是阿里收获年,2018一定是阿里的盘整年,这不代表不发展,没有一个企业是保持匀速一个斜度发展的。

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孩子是每年长5公分,他有的时候长个,有的时候长脑子,有的时候长身体,企业也一样。但很多投资人自己没有经营过企业,总是逼着企业必须高速成长,其实盘旋成长特别好。

为什么盘旋成长呢?外部的环境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内部的团队。人长的一定比钱慢,要让人提高到一个阶段。很多企业说一年前拿了500万美金,今天拿了5000万美金,你团队能力真的像钱一样放大了10倍吗?

没有,所以经常说螺旋式成长,蹲一蹲再站起来,为什么要蹲?为什么要“逢单出击,逢双盘整”?或者逢双出击,逢单盘整。盘整什么?等着团队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同一批人,A轮、B轮、C轮都是这一批人,他的能力可能在一两年内有这么大的提高吗?

就像我们现在训练我们的孩子给他零花钱,我说不管我多有钱孩子零花钱要一点点给,你给他50块,他把50块花好了你给他100块,一下子给他5000块,给他10000块他什么坏事都干。

一个孩子这样,一个企业通常也这样。任何一个创始人不会天生花一个亿的,等你把1000万花好了你可以花2000、3000万。

你拿到钱最好把一大部分钱找地方藏起来,因为你的能力没有到。为什么会会控制不好这个节奏呢?

两个原因:

一个是被有些投资人给逼的,

另一个原因是被对手给拉的。

创业要不要看对手,要看的,但创业的成功一定不是以消灭对手为核心。

我们2009年跟微软当时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交流,出来以后问他公司的使命、愿景,他也讲不清楚,给我们看了一页PPT说是他们的使命,写了三四句话。

以前比尔盖茨的使命很简单,每人一台电脑,或者是每家一台电脑。真的,绝大多数公司的使命是完不成的,像实现共产主义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完成的。比尔盖茨真的了不起,他80年代定的使命在他有生之年50多岁就完成了,所以他退休了不知道做什么了。

真的一人一台电脑,他提出来的概念说电脑有屋子这么大,又特别贵几百万美金,他在那个时候就有他的愿景,电脑是个好东西,每人每户都应该有一台。实现了以后微软从使命驱动的公司,变成了消灭竞争,增长驱动的公司,变的很平淡了。

所以史蒂夫·鲍尔默跟我们谈的更多的是我跟谁竞争,我这个产品跟苹果竞争,那个产品跟谷歌竞争,这个产品我跟索尼竞争,他还有X-BOX,他还要打游戏。

他跟我们谈了十几个不同的竞争对手,这是他那天最有兴趣谈的,出来以后马云说这哥们是“职业杀手”,你们看武打书里面哪一个顶尖高手是职业杀手呢?没有的。

但你的节奏经常会被你的竞争对手给拉乱了,就像我们看跑马拉松,很多人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成绩挺好的也跑的下来。结果他不要提速竞争对手在提速跟着别人的节奏走,把自己的体能给拉坏了,节奏给拉坏了。

所以史蒂夫·鲍尔默是特别悲催的CEO,别的CEO辞职股价都要掉的,他宣布辞职的时候微软的股价涨了7%,那个时候微软的7%是200亿美金。

所以史蒂夫·鲍尔默是个负能量,负200亿美金,你们要做独角兽10亿美金已经不容易了,一个史蒂夫·鲍尔默等于负20个独角兽。

打个比方,如果你宣布马云接任微软涨了7%,说明马云比史蒂夫·鲍尔默厉害200亿美金。当时的公告是说史蒂夫·鲍尔默已经宣布辞职了,董事会正在找CEO是谁还没找到,意味着什么呢?随便谁都比他好。CEO做到这个程度很悲催,他失去了自己的目标,被竞争对手拉着节奏走。

什么是自己目标呢?那天我在的时候我开了一个玩笑,我说“史蒂夫,如果比尔盖茨说一人一台年脑,我给微软定的使命能不能说一人不止一台电脑。”因为我们现在每台手机都是电脑,为什么我太太的电脑我儿子的电脑里面装的Windows必须跟我一样呢?安卓、苹果,他们可以解决我不同的需求。

如果微软的定位是为每个人不止一台电脑存在,很可能微软的使命又回来了,我们服务的不再是每个人一台电脑,我们服务的是每个人不止一台电脑。

所以创始人一定要清楚我们自己的发展节奏,节奏,外部是“势”,内部是团队。

2

外部看势,内部看人,你的人能做什么样的节奏做什么样的节奏。我们嘉御基金也是一样,我们今天能做多大不是靠我卫哲有多能干,我们能融多少钱,我们现在不敢把钱融进来,因为我们团队有多少能力能做多少事,创始人一定要自己清楚。我说叫钱来得快,人来得慢,钱涨得快,人长得慢。

一开始前面是“青春期”,总容易诱惑多,好像什么都能干。“青春期”过了以后人会跟企业一样步入中年,很多创业公司前5年是“青春期”,5到10年真的有可能看到有点大公司病,有点老气横秋了。

因为公司折旧快,1年顶3年,新行业做5年可能顶传统行业15年,拼的也厉害每天都是16个小时、18个小时。可能3、5年以后从创始人到公司略显疲态。

阿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句话叫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你引进了新的团队让他做老人以前做的很顺的业务,他有新鲜感,老人自己去否定自己很难,新人去做老事出不了大问题,老人做新事也焕发出新的激情,对公司的原有体制、资源很熟悉,做新的事能够把新的东西用好。最忌讳的是你引进新人做新事,让老人还是做老事。

新人做新事风险很高,老人做老事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人多少都有点喜新厌旧,最好的是喜新不厌旧。当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有可能做成喜新不厌旧,老树开新花。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加速商学院(ID:jssxy1),作者:卫哲

本文来源加速商学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阿里 战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