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考试的副作用

分享到:
 伯凡时间 • 2020-07-16 15:12:35 来源:伯凡时间 E5499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伯凡时间 来源|伯凡时间(ID:bofanstime)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而言,考试早就成为了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历经过考试的洗礼,这种洗礼也让我们成为了考试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尽管当时痛苦不堪,但是很多人在事后依旧觉得是考试成就了自己。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整体观念,都将考试视为一个人成龙、成凤必不可少的锻炼。但是,这种观念的前提——决定龙凤的标准是什么——却常常被我们忽略。若是作为前提的标准本身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达到这一标准的手段——考试——是否也应该引发人们的反思。

所有的社会工具,最初都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而出现,考试也不例外。而所有促使社会工具产生的问题,都有特定的时代性和场景性,它们也许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很多时候,最初的问题可能已经被淡化或者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创生的手段却在时间的长河中与问题本身发生了脱离,它们仿佛具备了自由意志一般,开始操纵整个人类社会的资源,以供其存续和扩大。考试是此类工具中的典型。

除了具体的测试内容外,现在的考试形式几乎与古代社会没有太大区别,多以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力、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主。在生产方式落后,社会连接度低,面对的问题也较为静态的古代社会,在以上三项能力中占优的人,大多能够较好地适应各种社会场景,也足以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因为伴随着相对单一且静态的社会形态存续了足够久,考试变成了一尊难以撼动的神像,无数的人拜倒在它面前,而鲜有人去质疑其最初被塑造的目的。反映在社会现实中,就是文凭和学历决定一切,而不是特定场景下的能力水平。

自二战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整个社会的运行速度,各个领域的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方式日趋复杂,世界的连接度不断提升,我们步入了一个易变、复杂、模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传统考试所能测量的能力或许依旧重要,但早已不是决定性的。若想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并且还意图维系其正常运转,甚而是带领其继续发展,仅有传统能力显然不够,诸如创造力、适应力、合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诸多“新能力”(它们并非新出现,只是之前很少被关注到)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这些新能力的塑造和测量,当下的教育方式以及考试形式则力有不逮。不仅如此,传统的考试甚至成为了培养这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之一。

袁振国和赵勇两位教育专家撰写过一篇题为《敬畏大规模评估的力量:什么是不能测量的》的论文。其中提到,诸如考试这样的大规模评估在对个人教育经历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资源的流动方向,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家长、老师和政策制定者的精力、时间和金钱等。

绝大部分社会资源都会集中在考试侧重的领域,而考试之外的领域则很少获得支持。在个人经历方面,考试直接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人才属性,而不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和属性则会被边缘化或者被压制。

不少人在中学阶段都有过体育老师很忙,美术老师不在,音乐老师有事的经历。当时的一种不成文分类是,将所学科目分为“主科”与“副科”,前者包含那些对升学考试极为重要的科目,后者则指代那些升学考试不针对的科目。

在考试压倒一切的情况下,作为“副科”的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几乎全部被语数外这类“主科”霸占,让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无缘结识这些科目,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可能会钟情于此,并在相应的领域做出不菲的成就。但是,考试剥夺了这种可能性,其迫使一个原本可能会大放异彩的个体,走上了一条不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后在一个自己不擅长更谈不上热爱的领域煎熬一生。

这是一种必然,当我们不断强化一个领域时,必然会弱化其它非强调的领域,毕竟不论是个人和家庭,还是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传统考试的绑架不仅弱化了个体的可能性,也弱化了整个社会的可能性。

事实上,单就考试本身而言,这仅是一个中性手段,无所谓好坏。其本质是对个体就某方面具备的能力或知识储量的大致量化,可以让被测量主体对自己就该领域是否擅长、目前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如果他可以自由做出选择,那么根据这一量化情况,他就可以选择放弃这个领域,转而求索自己更感兴趣、更擅长的领域,抑或是继续去追补自己在该领域的不足。然而,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以学校考试为主的大规模评估,与其说是对个人能力的量化,不如说是对个体人生的塑造。因为是大规模评估,所以相关的评判标准都带有人为设计的属性、普遍性和强制性,这样的考试早已没有任何个性化的特点,成绩不再是个体对自身认知的一种参照,而是社会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尺。自我量化的作用被彻底消解,转而被社会筛选的作用所替代,最终成为了塑造个体和社会的强大力量。

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对于社会而言,考试始终是最高效的筛选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让考试侵占一个人一生将近五分之一的时间,尤其是在很多关键能力已经无法由考试测量和塑造的当下,对于考试的反思更显重要。

新的社会场景和时代问题,需要新的人才和才能,尽管我们还无法确定这样的人才和才能该如何培养和筛选,但可以肯定的是,老的方法正在逐渐失效,否则,我们也不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新方法的建立,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首先需要我们破除对考试的迷信。意识到考试只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社会工具而出现和存在的,它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其对社会的功用和益处,更要看到在当下及未来的时代背景下它的局限与弊端。

对处在当下的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人而言,拥有这样一种警醒是必要的:可测量的并非是真正重要的,而真正重要的我们也许难以测量。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

本文来源伯凡时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1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考试 副作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