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变外驱为内驱

分享到:
 伯凡时间 • 2020-08-07 14:18:11 来源:伯凡时间 E5138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伯凡时间 来源|伯凡时间(ID:bofanstime)

现代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活,而每个家庭的重心就是小孩。因此,如何教育好一个小孩,便成了一个家庭重中之重的事情。为了引导他们取得好的成绩、培养出全面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父母们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

对孩子的教育中,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是指奖励和诱惑,为了激励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父母会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后提供某种奖励;大棒是指压力和威胁,有时孩子任性耍赖、油盐不进,就需要拿出“大棒”来,告诉他这样做或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奖励和压力的组合的确很有效,一方面用奖励激励他们做得更好,一方面用威胁和压力保底不会变得更坏,逐渐帮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奖励,不仅可以引导孩子迈出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还有助于激励他们实现短期目标,获得成就。因此,常常可以听到家长与孩子这样的对话:写完作业就带你去游乐园;考了第一名就给你换新手机……

这种做法真的有效么?《自驱型成长》中指出,奖励和压力是一种外部动机策略,而非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短期来看具有一定效果,但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外部奖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以成绩为例,研究表明,用外部奖励刺激孩子做一件本应该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不仅会侵蚀他们对于学习由内而外产生的兴趣,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内驱力,还会诱发他们对奖励本身的强烈兴趣,形成只有外部驱动才能够做事情的习惯。在这种背景下,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失去了原有的压力和激励后,就像泄了气的气球,茫然不知自己真正要做什么。

过度的外部干涉会破坏孩子对事物本身的掌控感和积极性,要想让孩子真正走到台前,父母就需要隐入幕后,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内驱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我们需要从自决理论着手——人们出于内在动机做一件事,通常是为了满足三种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们的自主需求。我的人生是否由自我掌控,对于每一个来说都至关重要。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经典的研究,养老院里的老人在这个研究中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被告知“护工会负责管理你的健康”,他们不论吃什么干什么陪护人员都会一一精细安排;而第二组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被告知“你的寿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时常需要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养的花要每天坚持浇;想下棋就得自己去找棋盘。

一年半后查看两组老人的状态,看似不幸的第二组和什么要求都能被满足的第一组比起来,他们更快乐、更有活力、也更健康。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活着的比例比另一组高出一半。两组老人唯一的区别就是后者有自我选择的能力,能够自我决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能够自我决定想做的事情对他的人生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外部的压力和奖励起到的效果只是暂时的,要真正让孩子取得一定成就,父母还是要从内在动机着手。比起威逼利诱,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做眼前的事,并鼓励他们自己做出决定,最终尊重他们的决定。

他们的自主性一旦形成,就能催化出对待事物本身的内在动机和追求挑战的意愿。而后,如果他们能够完全胜任这件事,并能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即满足自决理论的另外两个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那么他们做这件事的自主性就会再度加强,推动他们取得更高的成就。

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严锋老师在一篇讲述他本人高考的文章中回忆道“那时候高中只有两年……老师不像今天那么阎王似的看得紧。家里对我的学习更是从来不闻不问。”在高考竞争十分激烈的1981年,不仅老师没有备考经验,连复习资料都寥寥无几。于是他就只能自己找方法备战考试,在从报纸上看到复习资料广告时,就赶紧从邮局汇款去购买;在搜集到历年的高考试卷时,就仔细对比,揣摩出题规律;最后又找来教育部编写的高考复习大纲对照着教材反复研究,自己划出重点。最终,他以江苏省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对此,他将自己这种不可思议的努力解释为:“那时候大脑细胞高度活跃,自主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恐怕还是和老师没有来过多干涉有关吧。”

和那时相比,现在的孩子坐拥各种好的复习资料,家里给与充足的支持,老师也都是名校毕业,但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和过多的外部驱动吞噬了孩子的内驱力有关。从严锋老师个人的分享可以看出,相比于大量的优渥的外在因素,个人内驱力发挥的作用才是决定性的。

当然,外在奖励也并不能全部否定,懵懂的孩子有时确实需要家长的外部奖励作为引导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值得注意的是,经常使用外部奖励会刺激孩子形成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而反复的外在奖励就会固化这个模式,使孩子关闭内驱的通道。

好在习惯是可以被塑造的,当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孩子做一件事的内驱力上时,孩子关注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人生的自我掌控感。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父母并不需要安排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父母只需要慢慢告诉他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并给与他充分的支持,他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

本文来源伯凡时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0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外驱 内驱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