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朝翎 来源|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
要想业绩持续增长,管理者就要了解如何辅导员工、如何激活老员工、怎样培养接班人,以及制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诀窍。
但很多管理者说,我是按照阿里的“我干你看,我说你听,你干我看,你说我听”十六字方针来辅导员工,但效果为什么不好呢?
酵母商学院创始人、原阿里巴巴中供铁军主帅俞朝翎,俞头,在他的新书《干就对了》当中,揭示了让十六字方针切实落地的心法。
一
心法一:辅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细节
管理者的演示除了示范流程之外,更重要的是补充流程中的细节。
比如我们在销售过程中,会发现同样的话术,有的人说出来可以得到客户的认可,有的人说出来却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同样的话术,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这就需要管理者为员工剖析其中的细节。
销售精英在讲解的时候会激发客户的感情,让整个介绍更生动,所以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新销售在讲解产品的时候通常没有这些感情、语音语调的变化,都是照本宣科地背稿子,效果自然打折扣。
二
心法二:在深入细节的过程中要触碰原理
很多管理者在辅导新员工或者在编撰说明书时,往往只说具体的操作方法,但很少会说背后的原理。业务场景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学了具体方法,不知道背后的原理,那么当场景发生变化时,员工还会遇到问题。
所以,在辅导的过程中,除了细节和操作之外,我们要在“我说你听”和“你说我听”环节,直接讲解和引导员工发现技能背后的原理,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三
心法三:辅导要沉得住气,不能发飙
有些管理者辅导员工的时候容易心急,当员工学习速度慢的时候就会批评他们。或者在客户那里陪访的时候,客户突然问了一个疑难问题,员工在回答时有些磕绊,也会打断员工发言,抢着回答。
其实,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公司,员工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内心多少都有些不自信。如果我们急于批评或打断他们,会挫伤他们的信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辅导员工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
如果是在公司里,我们可以先了解我们跟员工之间的认知差在哪里,再进行下一步的辅导。如果是在客户那里,要等到员工发言结束,再对员工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并查漏补缺。
四
心法四:辅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存在认知差,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辅导的时候,要了解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要用他们的语言说出解决方案。
当然,我们也要让员工了解我们的风格,这样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说重了,引起情绪上的冲突,说轻了又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五
心法五:避免信息衰减,管理者要送一程
即使教会了一个人,这个人在教其他人的过程中,还可能出错,这就是信息的衰减。所以在做辅导的时候,管理者要在旁边盯着,盯辅导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误差。
最后,辅导成功与否百分之八十取决于辅导者本身而不是被辅导者。员工是组织最大的财富,只有辅导员工,让员工成长,组织的效率才会提升,管理者才能更高效地拿到结果。
*(以上内容来自《干就对了》)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