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中年危机不是你年纪太大,而是能力不够宽

分享到:
 圈外同学 • 2021-09-25 10:00:08 来源:圈外同学 E13287G2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圈外同学  来源|圈外同学(ID:iquanwai)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

既然很多工作 35 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提问者补充说:“既然,有些工作 35 岁就会被裁员,那么努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攒钱转行吗?

乍一看,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讨论,因为我们听过太多职场前辈给我们的谆谆教诲: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透,做精。”

“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能‘一招鲜,吃遍天’。”

这话其实也没问题,问题在于是在什么领域。他是否具有:

1.这个领域会一直存在,不会因为科技升级、人工智能等原因而整个消失;

2.这个领域的人,越老越吃香;

3.这个领域,天花板很高,厉害的人和新人差距特别大。

如果你的工作,中了以上3条,毫无疑问,不需要有任何迟疑,埋头深耕就对了,像投资、医生、老师、公务员这些职业。

长期存续,越老越吃香,同时上限足够高的行业。

但是相对于很多普通的打工人来说,专项打磨你的专业深度当然没问题,但是最关键的一定不要忘了全面发展拓宽你的职业宽度,做一专多能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只专让你边际效应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应?

简单来说,边际效应就是:当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的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者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

这就好比一块海绵,你放在水里,一开始它会迅速吸水,你往下按一下,它能吸更多的水,但是越到后面,你可能再也不可能吸水,因为它已经饱和了,这就叫边际效益递减。

人也一样,从学校步入职场的头几年,会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特别多,什么也都愿意学,每天睡觉你仿佛都听到技能树嘶嘶增长的声音,在静谧的夜色中弥漫开来,在那1-3年你成长的很快。

3-5年你跟了不错的领导,或者升到一定的岗位,你也在努力汲取养分,但是成长速度已经有放缓的迹象。

1

而到了35岁,你可能突然发现这些年好像自己都没有成长了,是因为自己真的不学习了嘛?并不是,只是在你一直工作的领域,你已经驾轻就熟,你可以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海绵不能吸水了怎么办?增大海绵的面积,而人再也不能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大成长怎么办?

一样,也需要拓宽!

只专让你抵御风险的方式变得单一

很多人以为我只要把一份工作做好了,我就能正常的沿着晋升的道路从主管,经理一路走上去。

哪怕没有晋升,我也可以走专业人才路线。

如果你有明晰的发展道路没问题,尤其是你还在一些稀缺的行业,你的技能不容易被取代。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被轻松取代才是现实。

我认识两个朋友,都是顶尖的学霸:

A的职业发展顺风顺水,毕业就到了一个互联网大厂,分到了核心的事业部,学习,成长、升职加薪,5年时间做上了系统架构师,年薪70万。

很多人羡慕他,在北京有车有房还有股票,但实际上他这几年危机感越来越重:

家庭开销有增无减,孩子的教育投入居高不下,父母逐渐有一些病痛,亲戚朋友的婚丧嫁娶,这些都属于必须开支。

但是自己的收入已经触顶:短期内获得较大提升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再往上走就是行业大牛或者技术合伙人的层面,这种程度的跨越他还达不到。

用他自己的话说,万一就像现在K12一样,他的公司面临裁员,他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同岗位又不低于眼前薪资的工作。

而B就不一样了,如果说A是顺风顺水,那么B就是命运多舛了,从刚进公司就经历新建事业部迁到另外一个城市,他跟着过去,后来又经历其他岗位空缺,他需要立即补上,从研发到产品,再到运营。

B笑自己原本想当根螺丝钉牟足了劲做研发,结果被公司搞成了“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当然这种频繁的变动也锻造了他,让他在不同的领域里经历了从干海绵到吸满水的海绵的过程:

带组开发、搞产品交互图、做产品迭代,运营活动落地。

B说自己差不多经历了四五个成长期。

由于B不断的涉足了新的领域,他所具备的能力也越来越多元,他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选择和抗风险能力。所以他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中年危机。大不了我不做这个了去做那个,这是他经常说的。

所以对比A你会发现,有时候,你只在某一个领域深耕就像海洋中的小舢板,风平浪静时还可以稳定前行,一旦遇到风浪,抵抗能力几乎为零。

而一个人想在职场中劈风斩浪,不惧风雨,必须有持续的增量成长。

普通人如何拓宽职业宽度

没有方法的分享就是耍流氓,所以问题的关键来了,如何拓宽自己的领域呢?

①摒弃本职工作心态,学会高处看

很多人可能在什么岗位只会做分内的事情,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

A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很好,同事们觉得好看,愿意发朋友圈,每次发出去,还得到不少人点赞。作为设计师,他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设计能力很好,他本职工作就做好了。

但其实,这样的专业技能,一般的设计师都能达到,你如何拓宽自己,让自己更加值钱呢?能够有管理的视角,可以站在整个业务流程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工作。

如果这个设计师不仅设计作品出色,而且他非常了解客户,他还知道,哪些细节设计,最能影响二维码的扫描转化率,以及什么时间发布,海报的点击率最高。

这样的人,是不是更稀缺,也更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不是比只深耕设计本身更有意义。

②从自己的本职出发,修炼附加技能,学会向内看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照例举个例子:

A在一家公司做客户经理,公司为他规定了清晰的客户拜访流程,他也很严格的执行工作的拜访流程,业绩也保持中上游。

但那些业绩做的更好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这名客户经理在执行工作流程中发现一个环节,如果懂技术,更能提高客户服务的专业性,于是他自己去学了很多技术知识,后来他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不仅产品知识,执行流程还是技术知识,他都让客户震惊。

他的成单率长期居公司第一。

这就是懂客户的经理常见,但懂技术又懂客户的复合型经理不常见,用他自己的话说,水陆双栖的动物都比较能适应环境。

这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再傍身几项稀缺技能,你不仅能把本职做的更好,还有了更多选择。

③埋头赶路也要抬头看天学会向外看

如果可能,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尝试几份工作,首先可以让你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其次你对其他行业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当你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岗位到达瓶颈期或者懈怠期,已经让你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成就感时,你就可以看看结合你过去的经历,现在的资历,你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整合的工作。

就还以设计师为例,也许你在做设计师之前有过短暂的运营经历或者其他,那么结合现在的风口,我能不能跨界去做一些目前出现的能同时用到我目前能力的新的岗位。

以上你都get了吗?当你觉得某一个工作已经出现了强烈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感受,多尝试去拓宽自己的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上三个任意一个作为方向,也欢迎你的成功经验分享!

关于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心得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ID:iquanwai)

本文来源圈外同学,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1 q2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中年危机 职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