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圈外同学 来源|圈外同学(ID:iquanwai)
最近跟几位同学聊,提到了“焦虑”,对时代对行业对业务对发展,等等。
这很正常,我也会焦虑,比起彻底躺平来说,焦虑可能恰恰说明,我们对未来是有期待的,而期待和希望是我们活着的理由。
有同学问我说,那么在如今的大环境和公司转型的大背景来说,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工作呢?
那么,今天给出我的4个建议,而这4个建议是环环相扣的:
一
跟客户在一起
刚带企业业务的时候,我也很焦虑,对于一个春耕秋收的农夫业务,在收获之前,你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反馈来得不会那么快。
但我什么时候开始不那么焦虑了呢?就是不再去想什么结果,而是跟客户聊他们的需求、痛点的时候,是当他们跟我说,市面上的供应商做得还远远不够的时候。
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会给我们确定性和安全感,唯有客户。我们可能会有很多信息输入,今天看着竞争对手做了个宣传,明天看到同行搞了个活动,后天看到同龄人去了爆火的行业……这些是不断在变化的。
我们固然要关注变化,但如果想要长久地成功,核心还是要抓住不变的东西,什么是不变的?只有客户需求是不变的。
客户无论在任何时候,他们要的,永远是一个有学习效果、能解决自己人才培养问题的产品。
跟客户在一起,了解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才能有更多的安全感。
二
务实
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务实。
前几周的时候,有圈外的学员发了我一个很长的报告,让我帮他看一下。
他是某教育巨头公司的一名员工,因为受到双减政策影响,公司需要转型,他是个非常忠诚的员工,希望公司能够转型成功,也愿意跟公司一起转型,所以他分析了各个教育细分领域的趋势,然后给公司建议了一条路,他认为这条路能够把公司带出去,因此打算发给公司的联创。
我看过之后跟他说:你可以表达想要跟公司一起转型的决心,相信这对公司的管理层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但你的分析哪怕在我这个对K12教育知之甚少的人来看,都觉得非常粗浅,你们公司的高管,能够掌握的信息、对未来的预判,肯定是远远高于你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表达支持,更好的方式是专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用行动来说话,以及在合适的时机下,从情感和决心的角度进行表达。
程序员世界有一句话: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习大大也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意思。
对很多同学来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前面的路,并在路上一个个解决前进的障碍,而不是站在起点,猜测前面的路可能有什么坑,徒增焦虑和恐惧,又或者,对着前面看不清的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仿佛自己已经抵达了成功的对岸,但就是不下去走一走。
如果你做市场,务实就是带回更多用户;如果你做销售,务实就是拿下客户订单;如果你是教研,务实就是开发出让客户高评价、高复购的课程……
三
成果思维
上述这些务实的行动,是以成果为前提的。
苦劳是没有价值的,功劳才有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成果思维。
最近我们请了外部的咨询顾问,定期来辅导我们企业业务团队。其中一个让大家很有收获的动作就是,每周确定自己的重要事项以及对应的成果。通过顾问的不断质疑,我们大多数人都开始重新思考:这件事是不是重要的?跟我的大目标有什么关系?最后的成果是什么?
成果思维是反人性的,是一个需要我们刻意提醒自己、刻意训练的思维能力。
当然,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花了很多时间,但最后没有成果,很挫败,于是搞得不想做这件事了,因为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认可。
但我们更应该去复盘的是:自己那么辛苦,却没有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我们有可能会觉得:苦劳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功劳却是跟很多不可控因素相关的,我没有取得成果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同事没有支持到xxx。
这里有个典型的案例,分享给你们——
前几周,我问企业团队一个同学说:为什么这个重要事情没有进展?
对方说:因为小A同学没有给我材料。对方说这个话的时候,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对小A同学的告状。
我说:我完全不会觉得这是小A同学的问题,我只会认为这100%是你的问题,因为这件事你是总负责人,你需要承担最终的责任,对小A同学来说,这只是他工作的一小部分,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在事前告诉他这件事很重要、事中跟进是否有困难、一旦发现完不成的风险,直接找我协调资源。
而这件事对小A同学反而是更好的,因为你的工作他没有按时完成,过后还是要匆忙补上,他的工作量大,我却并不知道。
而如果你求助了我,我来协调,我可以做的是,跟小A同学梳理一下他的工作优先级,如果你这件事比他手头工作重要,我就让他往前排,或者都很重要,那可能是小A同学工作量太大,我考虑给他配人。
如此一来,我的角度,能够把公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你的角度,工作成果有了保障;而小A同学的角度,工作量有被看到,获得了资源支持。
但你什么都没有做,那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只是把同事当成自己完不成工作的借口,所以才没有请求支持”。
在上面的案例中,小A同学看似是自己的平级同事、是不可控因素,但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完成工作、有成果思维,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让不可控变得可控,而这,才是我们的能力和价值体现。
如果所有的要素都准备好了,只等你出现,就能有成果,请问,凭什么呢?
所有人突然都梦想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吗?
四
进取
在有些情况下,也有可能性是,你的同事的确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来支持你的工作,因此,虽然你很有成果思维,但还是很难取得成果。
这种情况下,我有4个字的建议:你行你上。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那么,就不要谦让,自己顶上,当然,此时你需要跟上级沟通:我认为我可以做得更好,因为xxx,所以请让我试一下。沟通一下,便于安排工作,同时也是让上级看到你的主动意愿。
这件事我打个比方,就好像在战场上,敌人都快杀过来了,你发现旁边守城的队友战斗力有问题,难道你会说“那是他的工作,我不干涉”,然后大家一起死吗?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是他的工作,凭什么我要替他?”假如公司很大,我觉得这个思维可以理解,因为有可能做了不被看到,反而因为一些政治因素,搞得大家不开心。但如果你所在的是一家创业公司,人才并不多,你愿意去做,领导是很快能够看到你的。
以上4点,希望你无论公司处于何种阶段,你都能够把事做好!这对于你到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重要!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ID:iquanwai)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