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我这一年的高绩效都是怎么拿的

分享到:
 仟语仟寻 • 2021-12-22 20:00:17 来源:仟语仟寻 E3643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霍仟  来源|仟语仟寻(ID:huoqian2014)

你好,我是霍仟。

最近很多公司在做绩效盘点了,我们这周也完成了绩效自评。我也翻出我以前的日记,这篇文章写于2019年2月,当时对2018年的绩效做了一个复盘。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前天,我老板找了2018年Q4的绩效,我整个2018年的绩效结果全部出来了。2018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年。我认为有必要好好复盘一下。

为什么说2018年是一个关键年呢?我觉得这一年我从霍仟1.0版本升级到霍仟2.0版本。

我们公司每个季度打一次绩效,除了第三季度拿B,我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拿A。A就是优秀,超出预期,B是一般,符合预期。

Q1和Q2我是怎么拿到A的?

两个办法,第一是思考,对业务保持深度思考和洞察。说起来也不复杂。

对行业有观察,看看都有哪些人在做什么;

对用户有观察,时不时看看用户在说什么抱怨什么;

对竞品有观察,看看竞品最近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业务有观察,每天都要看业务数据,时不时停下来深度看一下,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第二是执行。当你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机会时,自驱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不放弃,使劲往里面钻。

Q1和Q2公司进步很快,遇到人力上的短缺,对我来说,这是拓展我能力的机会,在公司人力吃紧的时候,我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量。

现在看,当时我一个人做的事情,现在有八九个人在做,也就是说,我当时是“以一当十”的状态在工作。怎么实现呢?靠加班来解决,下班晚,周末也来公司,这就是窍门。

做到了以上两点,好像拿A不是很难,所以我在自评的时候都是给自己打A,我老板也给我打A,心安理得。

总结一下Q1和Q2,我觉得我是把优秀的一线纯执行的员工做到了极致。一个一线员工,一个人干着十个人的工作量,每天晚上10点半到11点下班,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来公司加班,然后换取高绩效。问题是,可以持续吗?我认为不能。

Q3我暴露出了很多不足

刚好Q2末,我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意味着从身体的角度,家人和医生都建议我早点下班,早点休息,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加班到深夜了。第二个转折点在于,公司有个高层领导建议我去做运营,带运营团队。

机缘巧合,多轮变化之后,我转岗到了运营团队,并且成了管理者。

Q3我是怎么做的呢?拿到大目标,拆解小目标,盯住关键节点,只注重业绩产出。当然业绩产出,做得非常漂亮,以至于我在Q3给自己自评的时候依然是A,但是我老板却给了我B,理由是:业绩和管理两手都要抓,而你,只抓住了一个。管理上是彻底失败的。

怎么个失败法?周报,全团队只有我的周报能看,团队成员的周报就是糊弄状态;总结规划,就我一个人来做,其他人来做执行就好了。

周会,是完全没有的,团建,也几乎没有。我只关注能产出业绩结果的内容,对于一些边边角角,不太重要的事情,我不过问,不关心。说实话,对团队成员我也不太了解。

在老板跟我提点了这个问题以后,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Q3,我的调整点是从产品经理的角色,转变为业务负责人的角色,需要对业绩有更强的要性和理解。

Q4,我快速做了调整

Q4开始,我做了调整。首先是我所负责的所有业务,我都会去关注并且学习。我发现,一个业务的成功,不是冰山上面的东西,冰山下面的东西同样重要。

例如,对于我们的电商业务来说,不是订单量和交易额就是最重要的,成本管控、库存管控、体验管控都很重要。而这些,作为领导者,你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深入的理解。

其次,在管理上,我快速抄袭我老板的套路。日报制度、周报制度、周会制度,我还会定期组织分享和培训,每周都有。讲清楚我的要求,我发现团队成员都会执行,都会去做,也能快速看到她们的成长。

如何做好业务的负责人?经过我Q4的摸索,我发现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管事,一块是管人。

拿管事来说,我的路径是这样的:

首先自己对业务有思考。思考的大前提还是基于之前。我每天会花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看数据,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不断逼迫自己去想,当前的业务还有哪些问题和机会点?竞品都在做什么,数据怎么样。

其次在思考的基础上,我会拆解出关键要素。对电商来说,营销活动是很重要的,货品运营也很重要的,那我会对营销活动考核的关键指标、货品的关键指标进行关注。

如何衡量我做得好还是不好?全部用量化的指标和手段定下来。例如,我列出来的指标有:销量、成交额、毛利率、售后率、库存周转天数。前三个指标越高越好,售后率越低越好,库存周转天数要维持在健康范围内,既不能库存积压,又不能断货。

基于这个指标,我又拆解出过程指标,例如货品的爆款数量、在线商品数量、上新数量。然后我把这些指标拆解匹配到人,根据人的特性和能力,去分配合适的指标。

每个指标背后的套路和方法论,我自己得非常熟悉。即使我不熟悉,经过Q3的学习和历练,我也已经熟悉了。

在绩效指标确认的基础上,我接下来是授权。每个人分工负责一块业务,每块业务我都会沟通清楚,这一块业务如果要拿到确定性的结果,应该怎么做,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对这一块的要求是什么。

然后就让团队成员自己去执行,出的方案,我只会探讨和商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听他们的,很少直接驳回。有时候即使我不认可,我也同意他们去做。做完了必须复盘,让他们自己思考,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会跟进关键节点。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或者一些关键的内容,我会过目一遍,再输出到下一个环节。

过程中,我会和团队成员复盘,我会私下跟他们沟通,如果是我来做这些东西,我会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亲身示范,告诉他们事情还能做得更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传递做事的最底层的方法论和逻辑。

可能你会发现,这个阶段,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会更加像一个教练的角色,我的目标不仅是要业务好,还要让做事的人得到成长。

Q4我是如何管人的?

管人的话,我的路径是这样的:

日报制度:每天都要清楚地知道,他们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明天的计划是什么。

周会制度:每周定时汇报本周工作内容和发现问题;

周报制度:通过邮件的方式汇报本周业务数据、工作内容和对业务的思考。对业务的思考这块,我强制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对格式、排版、内容模块都有要求,团队成员执行得很好;

培训制度:每周我都会组织分享,要么是组内同学自发分享内容,要求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要么是协调部门分享内容,要和工作相关,并且对配合有利;

深聊制度:每周我都会拉一到两名同学深度私聊,询问他们的诉求,当前的困惑,以及渴望得到的帮助。我会帮助她们解答她们的困惑。这个时间一般固定在周四的晚上或者周五。

团建制度:定期组织团队内部聚餐,聚餐时不聊工作,聊个人生活,通过加强对彼此的了解,加深感情和彼此的信任。

破冰制度:每有新人加入,我们都会询问最基本的介绍,帮助新人快速融入团队。这套规则也形成流程和模板。

每周的时间如何分配?

每周的时间分配,我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每周五:对业务进行系统性回顾,通过周会来了解;找团队成员私聊,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困惑。

每周末:看团队成员周报,了解他们对业务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他们汇报上来的内容,我总结一下当前的问题和机会点;

每周一:输出当周重点事项,同步给老板和团队成员,让大家知道本周我们重点要攻克什么。

周二到周四:执行阶段。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我要了解关键节点的进展;对于业务来说,我要了解当前的问题和竞品的动作。

回首整个Q4,我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省自己的问题,并且推动带动团队成员去解决这些问题。

到了最终绩效总结的时候,我给自己打了B,理由是我认为自己对于售后和库存管控这两块做得不是很好,但是我老板给了我A,她认为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我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快速弥补,这种成长性她更认可。

但是整个Q4,因为身体的原因,我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太好,心思和精力并没有完全放在工作上来,也没怎么加班。

现在回头看,Q1和Q2是我1.0版本达到顶峰,1.0版本的特点是超强执行力,表现型人格,只希望自己做好,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不断想向别人证明我到底有多厉害多聪明多勤奋。

Q3开始启动我2.0版本,Q4我2.0版本开始迭代,特点是既要成就业务,也要成就他人,进取型人格,活在未来,永远在看自己有什么不足,还能怎么优化,看业务有什么不足,看团队成员有什么不足,我应该怎么样才能去弥补这些不足。这时候的我,想的是如何成就别人,如何帮助别人成长。

2.0版本的我,跟团队成员关系更融洽了,因为我更加像一个教练的角色;跟协同团队关系更融洽了,因为我更愿意去帮助别人。我发现碾压别人和帮助别人相比,帮助别人更容易树立自己的影响力。

最后复盘一下这几年的职业生涯:

2016年:行业转型,从内容转型到电商,希望自己能更懂商业;

2017年:岗位转型,从运营转型到产品经理,并且做到极致。年中在产品团队拿到优秀产品经理称号,年终在公司拿到优秀员工奖;

2018年:岗位转型,从单打独斗的产品经理转型到产品和运营团队一起带的业务负责人,开始做业务,并且开始抓管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点慢,但是稳扎稳打,只要进步,不要担心起步晚,当自己做得很不错的时候,开始带团队,向他人输送成功经验和方法论,影响他人,让他人身上带有自己的基因,这就是做业务做管理的乐趣,对我而言,也是成长的乐趣。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仟语仟寻(ID:huoqian2014)

本文来源仟语仟寻,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高绩效 管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