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洪涛 来源|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2月15日,元宵节当天,中国小将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以两次近乎完美的1800力压一众对手,夺得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金牌获得者。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已让中国单板滑雪项目在金牌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无数人尖叫着夸他是「天才」,又因为他和「亚洲飞人」苏炳添一样,都姓苏,也有人喊他「小苏神」。全网刷屏后,苏翊鸣的经纪人接受第一财经专访,表示自己每天拒绝100个代言,因为苏翊鸣并非热衷出名的性格,不希望他把路走窄了。
细究起来,这个还没满18周岁的年轻人已经为自己探索出了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演员,出演过5部作品,导演徐克曾对其赞不绝口;运动员,手握冬奥会一金一银,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单板滑雪内转1980度抓板动作的人;除此之外,他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如今是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该校曾培养过多名四川省文科状元。
就是这样一个苏翊鸣,夺金后接受采访时却说,「我觉得天才对我自己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
01
11岁的梦想
从大约17层楼的高度往下滑,短短几秒内速度飙升至70km/h,随后冲上大跳台,腾空高度7米多,空中旋转整整5周,稳稳着陆并抵达终点。做这样的一次1800,只需几分钟时间,但完成它,却需要长达数年的努力。
2月15日大跳台比赛中,苏翊鸣的第一跳,得分89.50
2015年7月31日,苏翊鸣刚滑完雪,听到电视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喊出「北京」,特别激动,当时他就有了一个新的梦想——拿冬奥会金牌。彼时苏翊鸣11岁,已经滑雪7年了。
苏翊鸣出生在吉林,爸爸苏群、妈妈李蕾都是滑雪爱好者,他4岁就被带上雪场,因为当时买不到儿童专用滑雪板,苏翊鸣得到的第一块滑雪板是成人板,比那时的他还高20多厘米。滑雪没几年,苏翊鸣的技术就已经超过爸妈,在他就读的小学,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滑雪高手。
9岁时,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来选角,需要一个滑雪技术不错的男孩饰演「小栓子」,苏翊鸣被选中了,由此成为一名童星。《智取威虎山》给苏翊鸣的演艺生涯开了个好头,导演徐克以天马行空见长,合作的演员张涵予、梁家辉、余男等人都是实力派,此后李蕾又给他接了几部戏,家里人都认为,他在演戏这事儿上「有点天赋」,连苏翊鸣自己也想过,要考中央戏剧学院,做一个演员。
但是,他更爱在雪上飞驰的感觉。
苏翊鸣的成长纪录片《飞跃冬季的少年》里,记录着苏翊鸣在演戏和滑雪之间的取舍。冬天,李蕾带苏翊鸣去北京拍戏,苏翊鸣惦记着滑雪比赛,李蕾多方联系终于给他挤出2天时间,一回到雪场他就「疯」了,用苏群的说法,「你给他洒一地盐,我估计他都能杵着杵着。」
一边演戏,一边滑雪,但李蕾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苏翊鸣学习的要求。在他家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李蕾问苏翊鸣,功课做完了吗,确定吗?得到苏翊鸣肯定回复后,苏群带着儿子直奔雪场。
李蕾对苏翊鸣的教育一直有非常明确的态度:「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我认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但我对孩子的文化课还有个人素养,这方面要求得还是蛮严的,因为我想人要有生活的底蕴,要有文化,这样不管他将来是滑雪还是演戏,他的路会走得更长、更宽。」苏翊鸣7岁时,曾被一个新手大叔压到大腿骨折,做完手术清醒过来,李蕾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宝宝咱们不能放弃这个滑雪」,不是她希望儿子有多大成就,而是不希望他因为一次受伤,就有退缩的想法。
苏翊鸣一家三口在滑雪
对苏翊鸣来说,滑雪是他的热爱所在,也是幸福所在。他曾说过,在别的家庭里,小孩玩的东西,大人瞧不上,大人玩的小孩又害怕,所以他觉得特别幸福,一家三口能融入在一个运动里,特别酷。他也说,「滑雪非常自由,你可以体会到一些平时体会不到的东西。飞在空中,那一瞬间是你自己的,没有什么干扰,你就静静地在空中享受那个过程。」
幸福、享受,在真正成为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之前,苏翊鸣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滑雪,他一直相信,如果走专业,天天练,他会很快腻了滑雪,再也不想听到这两个字。但就在知道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那一刻,他的想法改变了,他要冲击金牌。
02
金牌很重要,姿态更重要
滑雪被称为「白色鸦片」,其速度与激情让人着迷,但作为比赛项目,处处都可能发生意外。
受伤是运动员最常遇到的意外。
决定冲击冬奥会金牌之后,苏翊鸣开始练习一些突破性动作。15岁,他站上Burton US open公开赛障碍技巧项目的赛场,这项国际顶尖赛事的舞台上此前从未出现过中国选手,在那儿他挑战了空翻三周转体。9个月后,他参加大跳台世界杯资格赛,完成了正反空翻转体1440度。17岁,他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完成单板滑雪内转1980度抓板动作的运动员。
难度增加的背后,是练习时间的翻倍。他曾为了完成动作,一周摔坏4块滑雪板,滑雪板尚且如此,可以想见身体的痛苦。为了完成破纪录的1980度,他在蹦床上练习了上千次,才敢真正在雪场上练习。骨折、打石膏已经是运动员们不得不习惯的日常,苏翊鸣年纪虽小,但已经是骨科常客了。
苏翊鸣骨折术后照X光片
除此之外,运动员们最不想遇到的意外,当属裁判失误,这一次苏翊鸣也遇到了。
2月7日,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苏翊鸣摘得银牌,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赛后,裁判长本人承认打分失误,没有看到加拿大选手(本场冠军)抓板失误,当他们意识到时,分数已经提交了。此事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一些网友留言:「裁判欠苏翊鸣一块金牌!」还有不少网友批评裁判,态度激烈。
17岁少年,第一次冲击冬奥会,甚至为此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本该是胜负心最强烈的时候,但苏翊鸣和他的教练佐藤康弘却表示,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性,感谢所有裁判,恳请公众终止批评。在这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中,苏翊鸣和教练都认为,「滑雪运动的文化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这个圈子里活跃的都是一家人,人们有时候会犯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仅此而已。」
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圣杯,裁判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有人参与的比赛,就会有遗憾和失误。体育历史上因比赛判罚引发的争议不胜枚举,最有名的莫过于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一记「上帝之手」,让阿根廷险胜英格兰,体育界普遍认为,这种意外本身也是体育竞技运动的一部分,技术进步再快,只要还有人的因素参与其中,意外便无法避免。
这一次的遗憾,除了苏翊鸣本身,没人有资格替他说原谅,但他展现出来的姿态已经让这块银牌足够重了。争议刚出现,苏翊鸣就回应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大家玩得非常开心,马克斯(本场冠军)他是真真正正地完成了一套很好的动作,其实在这个决赛里,大家都是第一名。」针对此事,李蕾也在朋友圈发文写道,「生活就是这样,要做强者和勇士,就是要朝前看,加油苏翊鸣,你是最棒的!」
一周之后,也就是元宵节当天,在另一个高手云集的项目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上,苏翊鸣拿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副其实的金牌。这时,距离他18岁的生日还有3天,他提前送了自己一份成人礼。
顶着夜以继日的重复练习、不可预知的危险和伤痛,面对一块本该有机会收入囊中的冬奥会金牌,一个17岁少年如何安放自己的胜负欲?「天才」一说或许可以解释运动员的天赋,却无法解释他对滑雪运动十数年如一日的痴迷和享受,唯有热爱,才能让他坦然面对每次的结果。
要知道,从17层楼高的大跳台一跃而下,他和他的对手们看到的,是辽阔的远方,绝非眼前的一隅。
03
看见即意义
中国并非一个传统的冰雪运动大国,但这次冬奥会,不管你是不是冰雪运动爱好者,都一定看到过相关的报道,例如这次的苏翊鸣,一战成名,还没成年已经拿了冬奥会一金一银,他的职业运动生涯还很长,至少有两届冬奥会可以期待,除了滑雪,他还喜欢高空跳伞、跳水、山地自行车等运动,演艺生涯也开了个好头。
像这样的人生经历,用网友的话来说,叫「爽文大男主」、「别人家的18岁」,有不少人因此质疑,他是天才,家境富足,他的成就是用钱堆出来的,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在他大放异彩的同一时间,还有多少人在不明不白地忍受苦难,我们为什么要看他?
可是,看见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所在。我们看见他的成就,不单是因为他的天赋、家境,还有他对滑雪赤忱的爱,以及父母给予他的无限支持和鼓励,我们看见他的奖牌,不单是因为裁判一时的高低误判,还有他和对手们为了冲击同一个目标的惺惺相惜。更重要的是,看见他,并不应该,也不能代表,我们因此忽视其他需要被看见的人。看见美好,因而对丑恶更加愤恨,对不公和麻木更加难以忍受,见过阳光的人,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黑暗时,也许会更有勇气冲出来,说「不」。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曾写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不屈的挑战,于苏翊鸣这样的运动员而言,是为了突破极限而没有尽头的重复训练,于更多人而言,是庸常生活中为了抵御麻木懈怠,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目标在那里,山,就在那里。
面对苏翊鸣,或者其他优秀的运动员,不要用天才来概括一切,铸成奖牌或许需要可观的财富支持,甚至需要一些玄之又玄的运气加持,但登上梦想的高峰,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和汗水。在攀爬这座高峰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足迹都值得铭记。
资料来源:
[1]纪录片:《飞跃冬季的少年》
[2]纪录片:《少年志》
[3]马作宇,蒲垚磊:《中国「小苏神」!苏翊鸣单板大跳台夺金,18岁生日快乐》,澎湃新闻
[4]沈晴 ,钱净:《苏翊鸣经纪人忙着拒绝代言,一战成名后要保护运动员IP》,第一财经
[5]陈均:《苏翊鸣教练恳请终止批评裁判:不在意结果,打分工作真的很难》,澎湃新闻
[6]任宏伟,余雪娇:《红星新闻连线苏翊鸣父母:孩子冬奥会后休息一段时间,5月份来成都上学》,红星新闻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毛洪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