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icefighter 来源|天玑情报局(ID:qiqilibrary)。
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一个生存策略好不好,是要看外部环境的。外部环境变化了,生存策略也要跟着变化。
全球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剧变。未来最好的生存策略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案例。
前不久,经济学家杂志The Economist发表文章,讨论墨西哥的小微企业为什么长不大Can’t Grow,也不愿长大Won’t Grow?
文章首先讲述了一个墨西哥小微企业主的故事。这个企业主不想扩张企业。因为一旦扩张,税率会从2%增加到30%,同时会吸引来自工会和黑帮的目光,这些组织会收取高昂的费用。
所以,墨西哥的小微企业家选择“躺平”策略,也是理所当然的。文章的副标题总结了这个躺平策略。“Red tape, taxes and gangsters keep small firms small”
你可能说,墨西哥这种二三流国家,能够和中国比吗?还真别不信,一批中国上市企业的老板也开始躺平了。
前一段时间,有个财经大V走访A股上市公司,发现了一个现象,一部分上市公司正在选择躺平。
有几个公司,上市十多年了,市值都还是几十亿人民币。目前的市值和净利润与十多年前刚上市时相差无几。
他们的老板已经不打算折腾了。不瞎折腾,他们认为自己的公司还能活30年,因为公司过去几年再融资获得的资金是每年公司管理费用的几十倍。如果瞎折腾,也许过两年公司就没了。
过去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两大超级红利,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给大部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上市公司折腾了十多年,却没有太大的进步。未来,人口和全球化红利都不在,大部分行业都是存量博弈,这种情况下瞎折腾的风险远远超过前面十多年。黄金时代都折腾不出花来,难道还指望萧条年代弯道逆袭?
所以,这批企业家作为老油条,选择躺平策略,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未来全球经济注定是非常动荡的。
在我看来,全球经济会发生三个非常关键的变化。
第一个,几乎所有行业都进入超级残酷的存量博弈阶段。
大公司会跨界杀入其它行业,譬如我们已经看到从手机杀入汽车行业的小米,立讯精密,富士康等巨头,从汽车杀入手机的吉利,蔚来等巨头。
上游巨头会杀入下游,例如青山控股这个镍矿巨头,已经杀入下游锂电池和光伏。
下游会杀入上游,例如互联网,手机巨头都在造芯片。
第二个,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中间阶层消亡。
对于金字塔底部的普通人,很多会选择白牌产品(拼多多,超市自有品牌)或者二手产品。对于白牌产品,二手,尾货产品的消费趋势,我已经写过很多文章。
这种两极分化的需求结构,会对供应链结构带来巨大影响。供应链也会两极分化,只有量大低价的大路货,和量少利润高的高端产品,其它中间产品的需求很少。
第三个,国企和民企的博弈会更加激烈。
举个例子,风电行业很有前景,而中车已经在打造规模巨大的风机产业链。
今年2月份,中车风电发力吉林,投资国内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450亿元。目前全球范围内陆上风机产业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覆盖风电整机、塔筒、叶片、发电机、储能等全部产业环节,中车这笔投资是全球是第一家。
这三大经济趋势的影响会非常深远。不用怀疑,未来数十年,企业家的生存策略和过去数十年全球化红利时代的生存策略肯定会有巨大差异。对于大部分能力一般,条件一般的企业,选择躺平也许不是消极的策略。
如果你选择躺平,那么是否什么都不做呢?
那也不是,最好的做法是选择减法。
乔布斯每年会召集苹果的核心团队,列出最重要的10件事进行排序,最后选择前面3件事去执行,剩下7件事都划掉。
未来动荡时代,聚焦于某个细分领域,做不可替代的小而美公司,可能是想躺平的公司最佳的生存策略。
之前有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经理提出了一个理念,聚焦“小生意”。
他定义的“小生意”主要体现在体量不大,与民生相关性弱,不容易受到政策干预等方面。
他的这个理念是很有启发性的。
那么,躺平当一个小而美公司就一定可行吗?
那也不一定。
行业差异很大。
有的行业,你想躺平都没法躺,为什么?
因为这些行业同质化很严重,大家的产品区别不大,那么规模就是唯一的制胜因素。
假设有个国企,利用自己的优势不顾一切扩张规模,最后成本比你低,而你又无法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和国企竞争,那么你注定会慢慢失血。
幸好,很多行业还是差异化的。
我们前面提到了,未来很多行业都会两极分化。
机会主要在两头,一头是技术壁垒很高,产品面向头部客户的高精尖产品公司,这种公司可能规模比较小,但是利润率很高。另外一头是技术壁垒较低,产品面向大部分消费者的白牌产品的公司,规模可能比较大,利润率较低。
那么这两头的公司哪个更有前途呢?
我认为有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做低端产品的公司有没有可能抢占高精尖产品公司的市场?
如果低端产品的产能优势很难延伸到高精尖领域,那么投资高精尖的小而美公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企业规模小也容易控制各种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报率也会更高。
如果低端产品的公司有较大机会抢占高精尖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它还有产能优势,那么高精尖的小而美公司可能被这种大公司降维打击,这种情况下要投资做低端产品的公司。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会发生巨变,躺平可能是最好的生存策略之一。
具体到企业,那么收缩业务,更加聚焦某个细分领域,做一个有不可替代竞争优势的小而美公司,就是躺平的最好做法。
当然,有的领域没法躺平,你想当一个小而美,但迟早被人吃掉,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天玑情报局(ID:qiqilibrary),作者:icefighter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