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俊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与其左思右想,不如先搞起来
遇到事情,是应该做足准备再开始,还是要先搞起来?
布里丹毛驴效应,或许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尽管布里丹毛驴效应是一个不太可能的故事,但确实是现实的一种映射。有时候人总是想得太多,而没有行动,到最后反而被自己所累。
与其左思右想,不断权衡利弊,以期做好充分准备,还不如先让自己搞起来。
犹犹豫豫,陷入精神内耗
搞起来,就成功了80%。而犹犹豫豫,只会拖延时间,错失良机。
的确,有些决策需要慢一点。但也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有超强的行动力。
我曾说,人的决策要慢,事情的决策要快。
人用错了,满盘皆输,因此要花时间去考察他,要选择合适的人。
而事情的决策要快一点,当你看到了一个机会,或者要做某一件事,不可能等你什么都准备好再行动。因为等你准备好,机会也就没有了。
就像是在战场上打仗一样,再精密的部署,都不能保证你获得胜利。形势瞬息万变,因此在有一定的准备后就投入战场,在打仗的过程中,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获胜的概率。
而且,徘徊和犹豫,极容易让你陷入内耗之中。
有一部叫做《星期六》的意大利小短片,核心就是讲内耗,尽管该短片只有三分钟,却是大多数人的内心写照。
因此,当我们要做某件事,不要让自己进入内耗之中,而是要先搞起来。
哪怕是做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搞起来,也能让我们进入到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成。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先搞起来的背后,还藏着一条高手思维。就是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
一些人之所以老是纠结,不去行动,一方面是害怕困难和麻烦。另外一方面,是害怕失败,虽然看到了一个机会,但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认为自己不懂,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但牛人往往不会这么想,他关心的是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
在做的过程中,有不会的可以学,边学边做,逐步解决问题。
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中,提出了“最小可用品”的概念,指的是“能满足最基本功能的产品”。先发布“最小可用品”,然后不断接受用户反馈,快速迭代,直到打磨成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先搞起来,在复盘和迭代中,从而找到正确的路,这样远比停留在原地,不断内耗更有意义。
行动力非常重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勇于拍板,果断行动。但为了让我们的行动有价值,我们也可以参考如下两个原则。
原则一:如果收益远高于成本和风险,就立刻采取行动。
从历史的维度看,很多时候某一方发动战争,都是提前做好了准备,起码看到了成功的机会。
我们决策时也应该如此,如果发现收益高于成本和风险,就一定要积极出击。趋势就像一匹骏马,要让自己骑在马背上。
原则二:要么行动,要么按兵不动,绝不要回避或想折中的办法。
这一原则,和做手术是一样的,做手术有风险,你可以选择做,也可以选择不做。但你不可能手术做到一半,就不做了。
我们在决策时也一样,一旦做了决策,并且采取了行动,就没有折中方案。坚持到底,直到做完为止。
如果你一早就打算不做这件事,那么就不要在这件事情上陷入内耗,不要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后,带着遗憾说:“要是当初做了这件事就好了。”
这样想没有意义,又将自己推入到了内耗里,要决断一些。
事实上,人生最痛苦的就是骑墙,一方面想做,一方面又犹豫,一直在墙上,就会内耗,没有价值。
最后我想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积极主动的人总是看到问题背后的答案,瞻前顾后的人总是看到答案中的问题。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作者:张丽俊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