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曝出,尼康将2017年3月末之前在日本国内执行裁员计划,通过提前退休的方式削减约1000名员工,相当于该公司在日本国内员工总数的10%。
据了解,尼康计划将以持续亏损的半导体制造装置业务和市场不断缩小的相机业务部门为中心,在组装曝光设备的埼玉县熊谷制作所等征集自愿离职人员,用2~3年时间完成此次裁员,把经营资源集中到医疗器械等新业务上。另外,尼康也将实施人员配置的调整,用于提前离职补贴等结构改革的费用或达数百亿日元规模。
业内分析指出,尼康中止了现行的中期经营计划,重新调配资源,是为了将核心业务拓展至医疗和其它更具增长性的领域,削减200亿日元(约合1.9亿美元)的固定费用。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数码相机市场正在不断萎缩,导致占尼康收益很大一部分的相机业务持续低迷。尼康也把今年3-9月的营业利润下降41%解释为单反的需求低迷。从销售来看,尼康今年的单反相机销售量预期从650万台跌至620万台,为1999年以来首次销售下滑。
尼康2015财年显示,其销售额仅为5204亿日元,较3年前减少了30%。而2015财年的收益已由2007财年的754亿日元减至182亿日元。尽管尼康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预期将同比增加64%,达到300亿日元。但实际可能低于预期。尼康已经把公司2016财年全年销售预期下调至8000亿日元(约合76.6亿美元),较8月份的预期下降了200亿日元(约合1.9亿美元)。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日前,索尼正式宣布,将位于广州的相机模块工厂出售给深圳的欧菲光科技公司。据悉,这座工厂员工总数约为4000人,欧菲光科技将直接接收。交易的总价值达99亿日元,转让收益金额和对合并业绩的影响将在完成时发布。
索尼认为,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时应提前收缩业务。索尼官方公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上季度实现营收16889亿日元,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0.8%。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而实际上,多项数据显示,受可拍照的智能手机等便携消费电子产品的冲击,尤其是低端的卡片数码相机业务,从2011年以来,消费数码相机的用户关注比例就一路下降。到今年,全球数码相机市场依旧以稳定态势为主,各大厂商都保持着谨慎态度,并没有过多新奇亮点出现。
就中国市场来看,我国国产品牌稀缺,日系品牌仍旧具有绝对优势,佳能、尼康和索尼三大厂商吸引了接近80%的市场关注度,且这种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都难以产生多少本质上的改变。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统计显示,2015年度中国的数码相机市场上,佳能在品牌关注度上遥遥领先,为39.29%;尼康关注比例为25.02%,位居第二;索尼则以14.82%的关注比例获得第三;其次分别为富士、徕卡、宾得、卡西欧、三星、松下以及奥林巴斯,但关注比例都不足5%。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其中,从数码相机的类型上看,数码单反相机最受用户关注,市场关注度达56.68%;其次是消费型数码相机和微单。而在关注单反相机的用户当中,68%的人更加关注相机的品牌,7%的人关注相机的颜色。有趣的是,最受用户关注的单反相机品牌仍是佳能、尼康,用户关注度占比超过9成。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和硬件设备的发展,消费者对于高画质的需求日益提升,高像素成为相机业务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突破2000万像素成为关键。调查分析,在有效像素方面,2015年度中国主流的有效像素级别已经达到了2000万以上,关注比例超过60%,而小于1600万像素的产品关注度占比只有6.32%。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至于价格方面,数据指出,3000元以上的产品吸引了接近80%的市场关注度,中高价位的产品最受用户的青睐。其中,15000元及以上的产品关注比例为19.36%,且关注比例上升十分显著,由Q1时的18.14%升到了Q4时的25.34%,是所有价格区间中关注度最高的区间。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今,相机市场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竞争的时代,包括价格竞争、销售渠道竞争和功能性竞争等等。而就在这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之外,随着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加强以及Wi-Fi普及下照片分享更加方便,相机市场自然再次受到压缩。
不过,基于专业的好照片仍旧需要专业的照相机拍摄,相机业务虽有所减弱,但不会被取代。这一点从人们抛弃低价位低像素的照相机(手机拍照功能可以取代),而多选择中高端照相机的趋势就可以窥得一二。
如此,未来,相机应该朝着更高像素的方向发展,加强易用性、便携化和专业性,提升视频拍摄功能及其他功能,完善产品性能并及时创新,走大品牌、中高端路线,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争取在巨头格局中能够成功突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