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送别“糖丸爷爷”顾方舟。2019年1月2日,“糖丸爷爷”顾方舟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昨天(6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了顾方舟追思会。顾方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校长、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这一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
他是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一颗小小糖丸成为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为我国消灭“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小儿麻痹症在国内流行很厉害,它可能引起轻重不等的瘫痪,最严重的是没办法自主呼吸,一旦得病就将无法治愈。
顾方舟受命于危难之时,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后,疫苗研制出来,顾方舟和同事们首先拿自己的身体进行试验。但是,脊髓灰质炎多发病于七岁以下的儿童,必须要在儿童身上进行试验。顾方舟先生的大儿子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喝下疫苗的孩子。
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后,疫苗研制成功了。可是,中国每年出生1000多万新生儿,再加上7岁以下的,就是上亿的孩子,要生产这么多疫苗,而且要保证疫苗的安全,重任再一次交给了顾方舟。顾方舟带着母亲、妻子和儿子前往昆明,在距离昆明几十公里的玉案山花红洞,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当时的玉案山上一片荒芜、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科研人员就自己扛着大石头压地基,建房子,只用了9个月,生生地在一片荒山上为全中国的孩子们建起了生产疫苗的基地。
之后,顾方舟又带着母亲、妻子还有三个孩子,在云南的山沟里一呆就是7年。这期间,他和其他同事一起,成功研制了糖丸减毒活疫苗。自1964年“脊灰”糖丸疫苗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
在此期间,顾方舟还敏锐地意识到,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给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疫苗覆盖增加了很大难度。另一方面,疫苗是液体的,装在试剂瓶中运输起来很不方便。此外,服用时也有问题,家长们需要将疫苗滴在馒头上,稍有不慎,就会浪费,小孩还不愿意吃。
怎样才能制造出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顾方舟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人们熟悉的糖丸退出历史舞台。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替代,并且把脊灰灭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疫苗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疫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疫苗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