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视野号宇宙飞船掠过一块遥远而寒冷的太空岩石不到三个月后,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个绰号为Ultima Thule的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昨天举行的第50届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的一系列科学报告中,任务科学家们分享了有关这块太空岩石的地形和组成的新数据,这有助于他们完善关于该岩石如何形成的设想。
“我们计划的每一次观测都按计划进行,”美国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行星科学家、新视野号任务的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在团队的首次展示会上说,“我们有一次成功率达100%的飞越。”
宇宙飞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为这个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带来了神秘和提出了假设(科学家们甚至在“新视野号”发射时还没有发现这个天体)。研究小组一直急于知道这颗正式名称为2014 MU69的岩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在飞越后不久,研究小组证实MU69太空岩石实际上是两个粘在一起的天体,科学家称之为“密接小行星”。对新视野号拍摄的高分辨率黑白照片持续分析表明,该天体的两半是单独形成的,而更大的那一部分,绰号Ultima,似乎是许多小得多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结果,就像一个冰淇淋。
“从某种意义上说,Ultima的地质条件相当简单,有点像科学怪人,”位于加州的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的新视野号(New Horizons)科学家杰夫·摩尔(Jeff Moore)在一次演示中说。“而Thule(小行星的另一半)则复杂很多 。”特别是这个较小的行星部分有着这个天体的最大特征——一个洼地,研究小组给这个洼地起了个绰号叫马里兰(Maryland)。新视野号由该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运营。
新视野号研究小组绘制的新地图显示,许多不同的岩石块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这个绰号为Ultima Thule的天体。来源:NAS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西南研究所/ESA
但是当研究小组转向彩色图像时,他们却很难看到这种聚集结构的证据。MU69小行星的绝大多数红色表面显示出一些与表面特征相匹配的颜色变化,但并没有显示出假设的小地质亚单位。
弗拉格斯塔夫洛厄尔天文台(Lowell Observatory)的天文学家威尔·格伦迪(Will Grundy)在演讲中表示:“你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与地质特征的关联,这些块体可能是早前吸积阶段的产物,但你没有看到这些块体之间存在任何逻辑关联,它们看起来没有明显的不同。”
新发现还有涉及到MU69小行星两个部分的融合方式。随着研究小组对该天体的连接处进行了更近距离的观察,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剧烈碰撞导致岩石扭曲的迹象。相反,科学家们认为,该天体的两半是独立形成的,后来它们长时间在共轨轨道上运行,时间长得足以同步它们最长和最短的维度——就像相邻的两个煎饼——然后非常缓慢地接触,速度约为每秒9.8英尺(3米)。
“你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你可以这样走进一堵墙里,”新视野号任务合作方、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行星科学家威廉·麦金农(William McKinnon)在演讲中说。“这种情况非常温和。”
尽管这艘宇宙飞船在MU69小行星的停留时间非常短,但执行任务的科学家们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持续接收到来自“新视野号”的新数据。这要感谢新视野号所能进行的大量观测,以及在离地球如此遥远的地方所导致的缓慢数据传输速度,这两个因素意味着科学家们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面临着有关该物体的一系列谜题。
斯特恩说:“Ultima Thule是非凡的。它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谜团,坦率地说,我认为,论克而言,它甚至可能超过了冥王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