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冠肺炎疫情喜讯频传,看着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数一天天降下来,出院病人逐渐增多,着实振奋人心。此刻,确诊零增长相必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来源:腾讯新闻)
目前疫情之所以能得到较为乐观的控制,不仅归因于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管控能力、人民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前线全力奋战的无私奉献,当然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捐助。
本文中,前瞻经济学人通过采集全网公开发布的疫情捐赠相关信息,借助大数据呈现疫情爆发至今那些冲在前方的抗疫爱心企业英雄。
从当前捐赠的统计结果看,占比较高的第一梯队多为世界级500强企业,其次国内央企金额较多。
央企最大捐赠企业:中粮集团-捐赠现金4400万元、物资7.28亿元
中国社科院钟宏武教授、责任云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思琪、研究员聂霄萌、李颖丹通过全网统计发现:截至2020年2月16日,88家中央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达36.13亿元,其中现金25.89亿元、物资折价10.24亿元。
中粮集团以捐赠4400万元现金、7.28亿元物资,总计7.72万元的金额排名央企捐款前列。
捐赠前10名中,中粮集团、招商局集团、三峡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移动5家企业捐赠均过亿,中国一汽、中国电子、中国石油、东风公司、国家能源集团5家企业捐赠6000万到1亿元。
(来源:责任云研究院)
据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企查猫”信息显示,中粮集团1983年成立于北京,是一家集粮油食研发、加工、贸易等于一体的投资控股公司,旗下产业涉及食品、金融、地产等行业。在过去一年中,中粮集团利润总额预计达到126亿,经营业绩逆势增长,经常性盈利创历史新高。
(来源:企查猫)
国企最大捐赠企业:蒙牛-捐赠8000万款物后追加捐赠6.6亿牛奶
中粮集团属央企捐款前列,旗下蒙牛捐款捐物也丝毫不怠慢。
1月31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时刻,蒙牛集团便宣布,在已经捐赠8000万款物基础上再追加捐赠6.6亿元产品,产品将日均送达上千医院和抗击疫情一线。截至目前,蒙牛抗疫捐赠金额已经落地近半数。同期,作为同行竞争对手伊利捐款1.1亿。
企查猫资料显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法国Danone(达能)、丹麦Arla Foods(阿拉福兹)分别是蒙牛的第一、二、三大战略股东。
(来源:企查猫)
从行业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及地产在捐赠数量及金额上占比居前列。其中,互联网行业高居首位,堪称主力军。此外,制造业、汽车、酒水等行业也涌现出诸多热心企业。
截至2月14日,在抗疫捐赠总额前20名的企业中,有6家是互联网企业,共捐赠34亿元,超过20家总额的一半。
(来源:责任云研究院)
互联网行业最大捐赠企业:腾讯-设立15亿元“战疫基金”
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2月17日,3413家企业已累计捐赠276.9亿元。其中,腾讯、阿里巴巴、蒙牛、鸿运集团、百度、波司登、恒大、碧桂园、方大集团、吉利控股等41家企业捐赠上亿元,682家企业捐赠1千万到1亿元,2690家企业捐赠1百万到1千万元。
(来源:腾讯新闻)
其中,腾讯以捐赠15亿元“战疫基金”位列榜首,阿里巴巴捐赠10亿位居第二。
企查猫资料显示,腾讯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由马化腾于1998年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来源:企查猫)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QQ、微信、QQ空间、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新闻客户端和腾讯视频等。
(来源:企查猫)
此外,腾讯也是中国民企中最大金额捐赠企业。
(来源:责任云研究院)
还有其他主要互联网/科技企业公示的捐赠金额如下:
百度:3亿
字节跳动:2.5亿
美团:2亿
京东:2亿
网易:1.1亿
新浪:1亿
拼多多:1亿
美的:1亿
快手:1亿
好未来:1亿
华为:3000万
OPPO:3000万
小米:1030万
这场“战疫”中,各家互联网企业不仅捐的多,而且加班加点,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迅速推出疫情资讯、在线问诊、社区防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生活服务等“战时”服务,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然,除了明面上公示的捐赠金额,还有很多实干者在背后默默出力付出。如武汉的网络建设,火神山医院的网络建设,都是由华为和三大通信运营商搭建的,并且华为也为武汉捐赠了很多5G终端、显示屏、PC等办公设备、医疗、生活等物资。
房地产行业最大捐赠企业:恒大-捐了3亿又投8亿
日前,作为这场疫情“大考”中最先反应的企业之一,恒大在先后捐赠了3亿现金和5000吨新鲜蔬菜助力武汉抗击疫情之后,再伸援手,5年投8亿牵线钟南山和哈佛大学携手科研攻关。
据企查猫资料显示,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法人代表甄立涛,总部位于中国广州。2009年11月5日恒大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015年7月15日恒大地产以65亿港元收购华人置业名下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爱美高集团。2019年5月30日,恒大健康附属公司NEVS已收购Protean。集团旗下业务有民生住宅、文化旅游、畜牧业、体育产业等。
(来源:企查猫)
此外,截止2月20日,捐赠额超1亿的房企还有:
碧桂园:捐赠设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规模累计达2亿元;
融创中国:向武汉捐款总计1.1亿元;
万科:向武汉红十字会捐赠1亿元用于疫区防治工作。
金融业最大捐赠企业:招商银行-捐款2亿
相比于其他金融科技企业,银行是捐款的主力军。而“零售之王”招商银行捐款更是冠绝行业内众多参与者,达到2亿元之多,其他银行捐款量级也均在千万元级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统计数据截至2月11日)
企查猫资料显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深圳市。
(来源:企查猫)
制造业最大捐赠企业:方大集团-总捐款2亿
制造业虽然是本次疫情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但也不乏慷慨的热心捐助企业。
1月28日,辽宁方大集团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向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捐赠2亿元人民币,居制造业捐赠名单首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统计数据截至2月11日)
企查猫信息显示,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法定代表人闫奎兴。方大集团是一家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以炭素、钢铁、化工、医疗为主业,兼营矿山、焦化、房地产等产业。
(来源:企查猫)
除了方大集团,制造业中还有一些表现亮眼的品牌车企和酒企,也为这次疫情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汽车行业最大捐赠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共捐出2亿元专项基金以及84辆支援车辆
行业寒冬尚未渡过,2020开端又突遇新冠病毒疫情,可以说“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在自身业绩预计将会受到重创的情况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众多汽车企业还是非常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慷慨解囊、贡献力量,展现了无限温情和热血。
据南方财富网数据,截至2月6日,汽车企业累计捐赠金额(款项加物资)便超过10亿元。
(来源:雪球综合)
参见上表,其中捐赠最多的是吉利控股集团,共捐出2亿元专项基金以及84辆支援车辆。
企查猫资料显示,吉利控股集团,全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由李书福于1986年在杭州创办。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曹操专车、荷马、盛宝银行、铭泰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来源:企查猫)
白酒行业最大捐赠企业:茅台集团-捐资1.1亿元
茅台集团为疫情防控共捐资1.1亿元,子公司华贵人寿向驰援武汉的贵州医疗救援队137名队员赠送每人50万元保额的保险。随后,茅台酒经销商也加入驰援武汉队伍中来,向疫区捐款、捐物。
企查猫资料显示,茅台集团(全称: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是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法定代表人李保芳。
(来源:企查猫)
其他白酒品牌中,劲牌公司共捐赠了5000万元的药品和5000万元现金,总计1亿用于武汉、黄石等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据企查猫资料显示,劲牌成立于1997年,法定代表吴少勋,公司总部位于湖北黄石。作为专业化的健康食品企业,最为国人熟知的产品就是保健酒“劲酒”,“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广告语耳熟能详。
(来源:企查猫)
此外,五粮液集团全系统累计捐款9200万元;而包括习酒公司、酱香酒公司、保健酒公司、白金酒公司等企业子公司陆续捐款,款项共计1.1亿元人民币。
捐赠最多的地区:北京—捐赠总额36.58亿元,占全国14%
从捐赠区域来看,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捐赠金额统计上,北京市双指标排名第一,粤浙企业紧随其后。这与A股中央企大多注册在北京有关,也与在这次疫情控制中首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分不开。
截至2月14日,北京企业捐赠TOP10企业中,百度捐赠3亿元居榜首,捐赠方式为成立基金。
(来源:责任云研究院)
结语: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疫情寒冬里,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坚忍、担当、大局观令人动容,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大企业之大,并不是高楼之大,规模之大,而在于担当之大。
除了上述企业,还有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尽一臂之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千里驰援,不舍昼夜,捐资有高低,情义皆无价。在此,我们向所有为此次疫情努力作出贡献的中国企业致以崇高的敬意!
(因捐赠数据异常繁杂非结构化,难以覆盖全面统计分析,如有遗漏敬请谅解。)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