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0种病毒变体基因测序 冰岛发现全球首例新冠“双重感染者”
冰岛德科德基因公司的主管卡里·斯特凡松近日在接受新闻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对冰岛新冠肺炎检测中发现的大约40种新冠病毒变体进行了基因测序,并发现有一人同时感染了两种新冠病毒变体。他在采访中说,这些变体似乎仅在冰岛出现。这种病毒极强的变异性也表明,病毒可能从许多不同的国家进入冰岛,其来源地区的数量比此前所认为的更多。
针对一人同时感染两种新冠病毒变体的情况,斯特凡松介绍称,“我们发现一个人感染了两种病毒变体:其中一种是带有特定变异的病毒,另一种是没有这种变异的病毒。而后来感染的人都只感染了带有特定变异的病毒。”
对此,他续称指出,“这可能只是巧合,但也可能意味着带有特定变异的病毒比没有变异的病毒更致命。我们现在不能确定是哪种情况。”
Nature重磅!浙大郭国骥团队绘制世界首个人类细胞图谱
近日,世界首个人类细胞图谱在浙大绘制成功。北京时间2020年3月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郭国骥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该论文建立了人类细胞图谱的基本框架;发现成人非免疫细胞的广泛免疫激活;提出体内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分化过程是一个细胞基因表达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并认为基因组中的调节子预先决定了分化终端的稳定状态。
管轶团队Nature发新冠论文,穿山甲携带新冠相关病毒
近日,管轶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团队共同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表新冠相关研究论文,指出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3 月 26 日,Nature 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从走私到中国的少数穿山甲中检测到的冠状病毒,与 SARS-CoV-2 冠状病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华南海鲜测序分析:早期案例不都出于此,病毒源头或更复杂
3月27日,中外科学家联合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一篇评论通过系统梳理目前所知的各项研究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基因组数据后,就现有成果总结认为:“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上采集的‘环境样本’的基因组序列现已被获取,据进化分析显示,它们与从武汉最早的病人身上采集的病毒非常接近”。但由于“并非所有的早期COVID19案例都与该市场有关,因此病毒源头可能比最初猜测的更复杂”。
去年12月前病毒或已在人群中“隐秘传播” 期间发生一些关键突变
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显示:早在2019年12月之前,新冠病毒可能已经在在人群“隐秘传播”(cryptic spread)阶段发生了一些关键突变。也就是说,这种新型病毒在人群中出现的时间可能比设想的更早,甚至不一定最早出现在武汉。
科学家发现增加水稻分蘖数和产量的重要基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等科学家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个水稻绿色革命基因的伴侣基因HTD1HZ,它能够有效增加水稻分蘖数和产量。这也是首次报道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的有利等位变异如何在水稻绿色革命中被选择和广泛应用,为稳产、广适性水稻品种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我国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进入推广应用
新城疫俗称鸡瘟,是危害全球养禽业最严重的两大烈性传染病之一。近日从扬州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科研团队研制出的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已在国内进入应用推广阶段。到目前,该成果已转让7家兽医生物制品龙头企业,累计生产销售75.1亿羽份,为养殖企业直接增效50多亿元 。
华大基因:新冠试剂盒获FDA紧急使用授权,正式入美国市场
3月27日,国内基因测序龙头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EUA),系国内率先获得该授权的企业。公告称,这是继该检测产品根据美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公共危机下的诊断检测政策指南》规定可面向美国临床市场进行商业销售之后,获得的正式进入美国临床市场销售的资质。
华大基因澄清:错误率高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非公司研制
华大基因3月27日发布关于海外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相关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公司于近期关注到海外媒体报道欧洲某国家向中国采购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错误率高的问题,国内某媒体在未对内容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在报道中影射该销往海外的试剂盒由公司研制。经核实,前述媒体的报道及配图中提及的欧洲某国家使用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并非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精准删除记忆!北大利用基因编辑做到了
基于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北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CRISPR-SaCas9系统,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了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具体来讲,研究团队首先诱发了大鼠对2个不同实验箱的恐惧记忆,然后通过 CRISPR-SaCas9 系统,精确删除掉了大鼠对其中一个箱子的记忆,而大鼠对另外一个箱子的记忆则完好保留。
中科院高彩霞团队成功开发植物基因组引导编辑技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高彩霞(Gao Caixia)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对一种引导编辑系统(prime editing system, PPE)进行优化,从而在两种主要的谷类作物中产生所需的点突变、 插入和缺失。PPE系统的主要成分是Cas9切口酶-RT融合蛋白和pegRNA。相关研究 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ime genome editing in rice and wheat”。
英国开展新冠病毒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剑桥大学等机构参加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23日消息,该大学和“英国新冠肺炎基因组学联盟”将耗资2000万英镑,开展新冠病毒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旨在帮助政府和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应对和控制新冠肺炎传播。新冠肺炎确诊病患的病毒样本将被送往一个测序中心网络,该网络目前囊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内的13所大学。
美病毒学家:新冠病毒相对稳定突变少,疫苗或能提供长久保护
全球对于新冠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制正处于关键阶段。美国多位专家称,病毒的微小突变可能会对临床试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已知其他病毒存在这种情况,但尚未有迹象表明新冠病毒存在明显突变。新冠病毒较低的突变率表明,疫苗可能会长期为人体提供免疫作用,而不像流感那样每年都需要新疫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柯林斯:新冠肺炎病毒源于自然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发表名为《基因研究显示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于自然》博客文章,援引并力挺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的国际研究小组在对比几种冠状病毒(包括引起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公开基因组数据后得出的结论:该病毒是自然产生的。
鱿鱼带来基因编辑新思路:何必非要在细胞核内操作?
科学家们发现,鱿鱼不仅能在神经元核内,还会在轴突内大量编辑自己的基因指令。这是首次在动物细胞核外观察到的对遗传信息的编辑。这项研究以Spatially regulated editing of genetic information within a neuron(神经元内的遗传信息空间调控编辑)发表在本周的《核酸研究》杂志上。
神奇“剪刀”!科学家利用CRISPR剪切冠状病毒基因组 有效减少病毒复制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当下,CRISPR-Cas13d或将成为对抗感染的一大潜在治疗工具。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3的策略——PAC-MAN(Prophylactic Antiviral CRISPR in huMAN cells,人类细胞中的预防性抗病毒CRISPR),可有效抑制人肺上皮细胞中的SARS-CoV-2序列,以及活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组,从而实现有效的病毒抑制。
《自然》发布亚洲人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与西方人明显不同
近日,有研究人员制作并分析了208对肿瘤组织样本的全基因组、全转录组和DNA甲基化数据,与来自中国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健康对照组织相匹配。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2554例前列腺肿瘤的系统比较发现,中国患者的基因组改变特征与西方患者明显不同:其中41%的肿瘤含有FOXA1突变,18%的肿瘤含有ZNF292和CHD1缺失。研究成果于3月25日发表在《Nature》上。
中外学者揭示环境对人肠道菌群和耐药基因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雅红教授团队与中外合作者,发现人体和环境间存在广泛的菌株和基因交换,而且环境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会持续4~6个月。相关研究3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全球首个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基因疗法!诺华Zolgensma获欧盟CHMP批准
诺华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一份积极审查意见,建议批准基因疗法Zolgensma,用于治疗5q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Zolgensma于2019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治疗SMA的基因疗法。该药是一种一次性基因疗法,旨在通过替代缺失或不起作用的SMN1基因的功能,来解决SMA疾病的基因根源。
科学家用CRISPR剪切新冠病毒基因组以治疗COVID-19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CRISPR- cas13的策略,PAC-MAN (Prophylactic Antiviral CRISPR in huMAN cells,人类细胞中的预防性抗病毒CRISPR),用于有效降解人肺上皮细胞中的SARS-CoV-2序列和活的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组,从而实现有效的病毒抑制。
重磅!两种基因疗法可以治愈罕见的遗传疾病
精氨酸酶缺陷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会导致血液中氨基酸精氨酸的积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两种新的方法,将具有功能的精氨酸酶基因拷贝传递给缺乏精氨酸酶的小鼠。一种方法是每3天给小鼠治疗一次,使用微小的纳米颗粒携带精氨酸酶RNA进入肝脏。另一种使用病毒将精氨酸酶DNA带到肝脏;如果在2- 4天大的老鼠身上进行正确的用药,一次剂量就可以防止动物身上出现精氨酸酶缺乏的症状。
最后的猛犸:基因缺陷、精子数量低、甚至闻不到花香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上最后一批猛犸生存状况并不好,最新研究表明,大约4000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亚弗兰格尔岛上的侏儒猛犸受到基因问题的困扰,其体内DNA增大了它们患糖尿病、发育缺陷和精子数量低的风险,它们甚至闻不到花朵的气味。
专注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发 达健生物获1亿元A轮融资
生物科技公司达健生物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领投方为华大共赢。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肿瘤早期诊断试剂的研发、临床、生产销售及检测服务。达健生物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发商,主要从事以液体活检技术、基因甲基化等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服务。
提供创新基因疗法 Castle Creek Biosciences获 7500 万美元融资
近日,基因治疗公司Castle Creek Biosciences获得了 7500 万美元的股权加债务融资,Paragon Biosciences 领投了5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Castle Creek Biosciences是一家致力于为患有罕见且严重遗传病的患者开发基因疗法,并将其商业化的公司。据悉,这家公司正在利用其专有的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来开发个性化的基因疗法,以应对尚未解决的罕见疾病。
聚焦即时分子诊断 奥然生物获6000万元B轮融资
奥然生物已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深创投旗下首只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领投。奥然生物于2015年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分子诊断技术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它已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微生物检测、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癌症检测、法医物证、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全自动化生物检测仪、试剂及试剂智能盒。
基层医学检验创新方案提供商启迪医学完成战略投资融资
层医学检验创新方案提供商启迪医学完成战略投资融资,投资方为雅康博生物、武岳峰资本、人保启迪基金、行远致同(财务顾问)。据了解,启迪医学是一家以区域诊断中心建设为核心,涵盖了独立医学实验室运营、生物医学技术研发推广、健康大数据管理、精准医疗服务等领域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投资管理平台企业。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商“卓诚惠生”完成5000万元B轮融资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商“卓诚惠生”宣布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清科创投及公司现有股东万乘资本联合参与投资。卓诚惠生以多重PCR技术为研发技术平台,研发生产了300多种PCR检测试剂,包括食源性及消化道感染、发热呼吸道、发热伴出疹、新发及再发传染病、耐药基因检测、人畜共患病原体检测等多个系列,多个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
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制造商Illumina市场占有率达83.9%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基因测序仪的核心是基因测序技术,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是现今最稳定,应用最广的基因测序技术,NGS仪器市场被国外几个龙头所垄断,Illumina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制造商,占到全球83.9%的市场。Illumina一共发布了两款新产品,分别是下一代(NGS)靶向测序系统MiniSeq,和新一代肿瘤测序解决方案TruSightTumor170。
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测序成本的下降、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的创新将推动基因测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根据BBC Research预测,2018-2023年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增速在20%左右,预计到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
2020-2025年全球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基因修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