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启动,陈薇/周强/李建民发现新的新冠中和抗体,失眠可通过肠道中活性氧积累造成死亡

分享到:
 Connor Feng • 2020-06-24 17:25:12 来源:前瞻网 E23873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2

美国早期新冠肺炎病例数,可能是官方报告的80倍

许多流行病学家认为,由于检测问题、无症状或有替代症状的个体以及未能发现的早期病例,使美国最初的新冠肺炎感染率被低估。北京时间6月23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估计,美国早期新冠肺炎病例数可能是原来估计的80多倍,增长了近一倍。

NEJM: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重症COVID-19遗传易感基因,且A型血感染者更易呼吸衰竭

近日,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The New England JournalOf Medicine 上发表了其对重症Covid-19与呼吸衰竭的全基因组相关性的最新研究结果。其检测到Covid-19呼吸衰竭与基因座3p21.31的rs11385942和基因座9q34.2的rs657152的交叉复制关联,3p21.31基因簇是Covid-19呼吸衰竭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基因座,而9q34.2位点的关联信号与ABO血型位点一致,与其他血型相比,A型血的重症风险更高,O型血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启动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宣布,其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即将在阿联酋开始国际临床Ⅲ期研究。这标志着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Ⅲ期)正式启动。此前,这一灭活疫苗已通过Ⅰ/Ⅱ临床实验,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并能使所有的受试者产生抗体。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段凯表示,新冠灭活疫苗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向市场。

我国科学家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时间6月22日22:00,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重要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这也是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在全球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后,取得的又一项世界级科研成果。

钟南山: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再次大规模暴发

目前,中国已进入盛夏时节,针对有人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将在今冬明春卷土重来,昨天(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冬季到明年春季,新冠疫情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那样出现大规模暴发。

西湖大学等多机构合作,陈薇/周强/李建民发现新的新冠中和抗体

2020年6月22日,军事医学科学院,西湖大学及清华大学联手合作,陈薇,周强及李建民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A neutralizing human antibody binds to the N-terminal domain of the Spike protein of SARS-CoV-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十名恢复期的COVID-19患者中分离并鉴定了单克隆抗体(mAb)。 三个单克隆抗体显示出对SARS-CoV-2的中和活性。 名为4A8的mAb对真实和假型SARS-CoV-2均显示出高中和效力,但不结合RBD。 通过确定其与S蛋白复合的冷冻EM结构,发现4A8的表位定义为S蛋白的N末端结构域(NTD) 。 这表明NTD是针对COVID-19的治疗性mAb的有希望的靶标。

2

Mitragotri院士/郭俊凌/何伟AFM重要综述:大分子药物细胞内递送

四川大学“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郭俊凌教授,哈佛大学工程院及医学院双院院士Samir Mitragotri教授,以及中国药科大学何伟副教授团队系统讨论和总结了近些年新型纳米载体用于大分子药物细胞内递送的最新进展;系统地阐述生物药纳米制剂主要的入胞机制,为新型制剂开发设计以及其在生物药胞内高效递送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老材料新应用:碲化钼纳米片电还原氧气,生产过氧化氢

最近,苏州大学李彦光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亚飞教授合作,发现液相剥离的碲化钼(MoTe2)纳米片可以作为酸性电解液中的高效2e-ORR催化剂,并揭示了其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关键:MoTe2纳米片的锯齿形(zigzag)边缘对反应中间体HOO*的吸附较强,对O*的吸附较弱。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

Cell | 失眠可通过肠道中活性氧积累造成死亡

2020年6月4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的教授Dragana Rogulja的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Sleep Loss Can Cause Death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Gut,通过对果蝇和小鼠进行睡眠剥夺实验发现,睡眠不足会造成肠道中过高水平的活性氧(ROS)的积累,造成肠道中的氧化应激环境(oxidative stress)而导致果蝇死亡。通过抗氧化物中和ROS后,可以缓解氧化应激的环境,从而使果蝇寿命回归正常水平。

癌症生存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据一项发表在《癌症》的研究显示,相比于非癌症患者,癌症生存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精神疾病甚至自杀等。对比分析发现,在每个年龄组内,相比于非癌症患者,癌症生存者在过去1年内,7种心理健康问题中有5种发病率升高:重度抑郁、严重心理困扰、自杀念头、任何精神疾病和严重精神疾病;尤其是在18-34岁的年轻人中,这几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在50-64岁组,发病率虽有所升高,但幅度较小。

Cancer:维生素D可为最火癌症疗法撑开“防护伞”

6月22日,美国癌症协会(ACS)的同行评议期刊《Cancer》(影响因子:5.238)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为癌症免疫疗法上了一把“安全锁”。哈佛医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发现,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可能有助于预防癌症免疫疗法潜在的严重副作用。这也是首次有研究将维生素D确定为防止由免疫疗法引发结肠炎的保护因子的研究。

提高了自适应边际损失的少镜头学习

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边际损失方法,对于少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问题的度量元学习方法来说,这种自适应边际损失方法可以提升它们的泛化能力。具体来说,研究者首先开发了一个类相关额外边际损失(additive margin loss),其中每对类之间的语义相似性用来将特征嵌入空间中的样本与相似类分离开来。

变形暹罗注意网络的视觉目标跟踪

码隆科技提出了可变形孪生注意力网络(Deformable Siamese Attention Networks, SiamAttn),以此来提升孪生网络跟踪器的特征学习能力。这种注意力机制为跟踪器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地隐式更新模板特征的方法。

LightGCN:供推荐简化和增强图形的卷积网络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简化了 GCN 设计,使它更加简洁且更适合推荐任务。他们提出了一个新模型 LightGCN,其中仅使用 GCN 中的最基本组件邻域聚合(neighborhood aggregation)来进行协同过滤。具体来说,LightGCN 通过在用户 - 物品(user-item)交互图上线性地传播用户和物品嵌入,进而学习它们,并将所有层上学得的嵌入加权和用作最终嵌入(final embedding)。

PyChain:端到端ASR的LF-MMI的完全并行PyTorch实现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小米的研究者(Daniel Povey)提出了 PyChain,对于 Kaldi 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工具包中链式模型的端到端无网格最大交互信息(lattice-free 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 LF-MMI)训练,PyChain 可以实现完全并行化 PyTorch 实现。

超导量子计算实验进展:动力学相变的超导量子模拟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在超导量子计算研究方面合作紧密。近期,物理所许凯副研究员、博士生孙政杭、郑东宁研究员、范桁研究员与浙江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刘武新、李贺康博士、王浩华教授等,以及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张煜然博士、野理(F. Nori)教授合作团队,利用16个超导量子比特实现了动力学相变的量子模拟,成果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

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高负载单Pt原子中心[Pt-O(OH)x]在温和条件下催化CO PROX反应

富氢燃料气中的CO(PROX)优先氧化是去除CO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省能量和氢气。然而,实现高CO转化率伴随着对CO2的高选择性而不是对H2O的高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鉴于此,美国塔夫茨大学E. Charles H. Sykes报道了成功合成了具有稳定阳离子Pt的氧键合碱性离子的高负载Pt单原子(2.0 wt%)催化剂。

两个月注射一次,就能长期缓解慢性腰背疼痛

慢性腰背疼痛是全球致残的一大原因,一款创新疗法有望缓解这些患者的困扰。在一项国际大型试验中,每两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单克隆抗体tanezumab显著缓解了慢性腰背痛患者的病情。试验结果近日发表在疼痛领域权威期刊Pain。

自身免疫实验:训练T细胞,让它们从攻击身体转变为保护身体

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可以通过“训练”免疫细胞防止它们错误地识别自身蛋白质。当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开始攻击体内其他健康细胞时,就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年肥胖使痴呆症患病概率增加31%

最新一项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论文显示,肥胖的人在15年后患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研究人员分析了年龄达到或超过50岁的6582人的衰老情况,并根据医疗诊断、医院统计数据等确认他们患痴呆症的情况。结果显示,在中年时期,体型肥胖(BMI值超过30)的人相比于体型正常(BMI值18.5~24.9)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会增加31%,且患病概率在女性中增幅更高,为39%。他们将进一步研究肥胖与患痴呆症的关联,是否与其他中年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

怀孕能改变母亲的免疫系统

在一项发表于《细胞报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动物妊娠模型,研究了怀孕过程中的相关分子机制。他们发现,在母亲第一次怀孕时,胎儿的异体抗原会诱发母体的同种免疫反应,但随着母体内一种胎儿特异性母体CD8+T细胞的积累,能对胎儿产生免疫耐受。分娩结束后,由CD8+T细胞会继续存在,其产生的记忆T细胞能表达PD-1和LAG-3两种蛋白,使母体“记住”胎儿,并在后续顺利怀孕。但当蛋白的表达被中断时,CD8+T细胞就可能被激活攻击胎儿,导致流产。

45万人16年超大规模研究:每天两杯可乐/果汁,死亡风险更高

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Soft Drink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in 10 European Countri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对欧洲10个国家45万人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最全面的调查分析,平均随访年限为16年,揭示了软饮料消费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每天饮用两杯或更多杯软饮料的参与者全因死亡风险更高。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每天饮用两杯或更多杯人工甜味剂的软饮料与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呈正相关,并且发现每天饮用一杯或多杯含糖软饮料与消化疾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

最新研究表明: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近期,英国拉夫堡大学Mark Hamer等人在Neurology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brain structu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了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样本量为9652人,年龄55.4±7.5岁,47.9%为男性),研究者对样本人群的体重指数、腰臀比、总脂肪量与结构磁共振生成的大脑图像作了比较分析。发现肥胖,尤其是腰臀比高的肥胖,可能与大脑萎缩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从平均水平上来看,相对于正常体重的人来说,肥胖且腰臀比例高的人,大脑体积略低。具体来讲,腹部脂肪与大脑灰质减少有关,而灰质是包含神经细胞的大脑组织。

突破!寿命翻了几番!表达这个基因,小鼠及果蝇都长寿

2020年6月22日,美国西北大学Navdeep S. Chandel团队在Cell Metabolism 在线发表题为“NAD+ Regeneration Rescues Lifespan, but Not Ataxia, in a Mouse Model of Brain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Dysfun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生成了一种小鼠,它有条件地表达酵母NADH脱氢酶(NDI1),这是一种无需质子泵就能代替45个亚基哺乳动物线粒体复合体I的NAD +再生能力的单一酶。在由NDUFS4(线粒体复合体I的亚基)缺失驱动的Leigh综合征小鼠模型中,NDI1表达足以显著延长寿命(寿命从45天延长到365天以上),而不会显著改善运动功能。因此,脑中线粒体I的活性通过其NAD +再生支持机体存活能力,而最佳的运动控制则需要线粒体复合体I的生物能功能。

山东大学王曙光等团队发现纳米塑料可被陆生植物吸收并积累

2020年6月20日,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7 IF :37.4 )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山东大学王曙光课题组及袁宪正课题组和美国麻省大学Baoshan Xing课题组等合作题为“Differentially charged nanoplastics demonstrate distinct accumulation in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报道了发现了不同电荷纳米塑料对拟南芥的植物毒性效应,阐明了植物对纳米塑料的吸收与转运机制,解析了纳米塑料在植物根系的分布规律,建立了纳米塑料表面电荷与其对陆生植物毒性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该研究为纳米塑料可以被陆生植物吸收并积累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今后分析纳米塑料在陆地环境中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

蛋白降解新突破:清华陈晔光团队等首次开发出靶向β-catenin的PROTAC多肽,有效抑制结肠癌

近日,清华大学陈晔光教授团队和上海大学胡宏岗教授团队合作,首次报道了靶向降解β-catenin的PROTAC多肽xStAx-VHL,能够直接识别β-catenin蛋白并经由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促进其降解,不仅能在细胞层面抑制Wnt信号,而且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也能发挥很好的抑癌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结肠癌病人的肿瘤类器官也能发挥明显的抑癌效果。

攻克癌症之王:同时阻断PD-1和CD40,成功治愈60%胰腺癌小鼠模型

日前,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上,几个研究团队提出了旨在中断胰腺癌生存途径的新治疗策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同时阻断PD-L1和CD40的组合疗法。在胰腺癌小鼠模型中,阻断PD-L1或CD40都可以产生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延长生存期,但最终小鼠模型100%会胰腺癌复发。检测结果表明,小鼠模型出现了MHC I类蛋白和Tap1基因表达缺陷的肿瘤逃逸变体。研究人员尝试同时阻断CD40和PD-L1后,60%的胰腺癌小鼠模型被治愈了。研究团队继续研究了接受联合治疗的小鼠模型肿瘤中的基因表达,发现组合疗法能够促进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积累,从而清除胰腺癌细胞,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积累对于防止癌症复发至关重要。

时间分辨结构分析揭示低温下冰的多步相变路径

近日,由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林传龙、杨文革研究员和加拿大萨省大学John S. Tse教授主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利用先进的时间分辨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冰的多步相变机制。他们在低压条件下通过观测冰从亚稳态晶体结构(ice VII或ice VIII)到热力学稳定态(ice I)的结构演化过程,发现了依赖于温度和时间且存在三种独特中间过程的动力学相变路径。这些中间过程相互作用、相互竞争,最终导致了并列共存。该成果以自由投稿形式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2

施普林格•自然继续推进开放获取,推出全新OA系列期刊

2020年6月24日——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新推出一个纯开放获取(OA)系列期刊——Discover(《发现》),以继续推动向OA的过渡。该系列期刊将带来一种流畅的OA出版新体验,强化施普林格•自然支持快速和广泛获取高质量科研的承诺,促进科学发现。

日本超越美国摘取超算第一,中国“神威”、“天河”分列第四第五

当地时间 6 月 22 日,由德国主办的线上国际超算大会(ISC2020)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 TOP 500 榜单,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Fugaku)摘得榜首。这是继 2011 年的“京”之后,日本计算机首次回归顶峰。本次榜单第二名到第五名依次为美国“顶点”(Summit)、美国“山脊”(Sierra)、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和中国“天河二号”。

天文学家可能发现迄今最小的黑洞(或最大的中子星)

去年8月,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通过LIGO和VIRGO探测到8亿光年外两个天体并合形成的引力波信号。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其中一个天体是23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另一个天体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2.6倍。目前已知最小的黑洞质量是5倍太阳质量,而最大的中子星是2.5倍太阳质量,因此此次发现的天体质量落在中间的未知区域。此外,虽然接近中子星质量上限,但研究人员没有观测到中子星应该发出的光线。该天体的身份,以及质量相差甚大的双星系统的形成方式,有待进一步的引力波观测破解。该研究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

“模拟禁食”饮食或有助于化疗

根据《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II期临床试验,“模拟禁食”或能增强初期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模拟禁食饮食是一种低卡路里、低蛋白的饮食,设计目的是为了产生与只喝水禁食法所类似的代谢反应。在临床试验中,129名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三天和化疗期间分别采取模拟禁食饮食或常规饮食。结果发现,在模拟禁食饮食组中,新辅助化疗对患者肿瘤反应的作用增强了。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来说,周期性模拟禁食饮食可作为化疗过程中安全且有效的补充。

北极气温创新高

上周六,根据多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西伯利亚小镇Verkhoyansk的温度达到100.4华氏度(相当于38.0℃),这是北极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此前,Verkhoyansk夏季的最高温度曾达到37.2℃。今年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这也是该地区野火频发的重要原因。

“科创中国”举办北欧医疗科技专场路演

近日,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举办了ITEC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平台全球高新技术线上路演(深圳站)北欧医疗科技专场,这也是第32场“科创中国”技术路演活动。路演发布了北欧国家医疗技术领域的7个项目和1个德国项目,邀请了北欧各驻华使馆、学会、企业园区、投融资机构的专家为项目对接出谋划策。

刘经南院士: “5G+北斗”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智能时代,‘5G+北斗’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收看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的网络直播。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北斗导航从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他认为,实现“5G+北斗”融合和相互赋能,将有大量的机遇,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能创造跨世纪的辉煌。

FDA批准第一款电子游戏处方,治疗儿童多动症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第一款基于游戏的数字治疗设备,以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注意力。这种以处方为基础的游戏设备,名为 ENDEAVORRX(即 AKL-T01),适用于 8 至 12 岁的以注意力不集中或混合型多动症为主要表现,有明显注意力问题的儿童患者。

影响因子的公布时间正式敲定,安排在了6月的这一天

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JCR最后敲定了公布的时间,定在了6月29日。

2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年立项的1个项目、2015年立项的151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北京智源发布人工智能智库和公益研究计划

6月22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2020北京智源大会上宣布,成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智库,并发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公益研究计划。北京智源研究院将集结来自全国、全球科研、产业力量,通过智库和公益研究计划,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教育部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工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保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超常规推进落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山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92万多岗位

山西省人社厅表示,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岗位供给,疫情发生以来,山西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和“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25万个(次)。

北航: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6月1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十七次会议,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徐惠彬、副校长黄海军、党委副书记赵罡等共28名委员出席了会议。其中,会议明确了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相关学术成果是学位论文评价的重要支撑和参考,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2

苏大精准催化团队获江苏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黄小青团队开展的“面向燃料电池应用的多组分铂基纳米材料研究”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铂基纳米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但铂资源稀少且价格昂贵,铂基催化剂的成本很高。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非常高、环境友好,但其高昂造价导致大规模应用受限。因而,如何降低铂基催化剂的成本,推动铂基纳米材料的实际燃料电池应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