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爱尔兰研究:较年轻的新冠患者比起老年患者更有可能丧失嗅觉和味觉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0-08-05 16:09:13 来源:前瞻网 E5570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嗅觉丧失是新冠病毒的几大症状之一,已在许多患者身上出现,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可能与年龄有关,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的COVID-19患者更有可能丧失嗅觉和味觉。

来自爱尔兰的研究人员检查了46名被感染的病人,他们被要求评估嗅觉变化(嗅觉丧失)和味觉变化(味觉异常)。大约一半的参与者经历了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这是新冠的已知症状。

但他们发现,虽然老年人一般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其它影响,但年轻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嗅觉缺失和味觉丧失。

年轻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和味觉的丧失,而不是更明显的症状,如咳嗽和发烧。尽管如此,如果人们失去了嗅觉或味觉,他们应该自我隔离,因为这是官方确认的疾病症状。

都柏林圣詹姆斯医院的Colm Kerr)说,这些发现为COVID-19患者失去嗅觉和味觉提供了更多证据,并表明年轻患者出现这种感觉障碍的频率更高。据信,嗅觉丧失是由病毒侵入细胞引起的,这些细胞为感觉神经元提供了关键的结构支持。

在今年3月底,一个研究小组评估了46名COVID-19患者的嗅觉和味觉功能,以五分制来衡量,从1分(“没有变化”)到5分(“变化非常剧烈”)不等。

结果发现,近一半的患者(48%,46人中的22人)报告说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嗅觉丧失,而超过一半(54%,46人中的25人)的患者有味觉丧失。

13名患者(28%)报告完全丧失嗅觉,8名患者(17%)报告完全丧失味觉,7名患者(15%)报告完全丧失味觉和嗅觉。

嗅觉和味觉得分与性别、吸烟状况或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没有显著相关性。

然而,任何程度的嗅觉障碍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无症状的患者。嗅觉障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0.5岁,而那些没有嗅觉障碍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岁。

同时,任何程度的味觉障碍患者的平均年龄也低于无味觉障碍患者的平均年龄——34岁,低于无味觉障碍患者的平均年龄——40岁。

研究人员发现,较年轻的病人更容易受到嗅觉丧失的影响,但味觉却没有。

该研究是对一小批轻度COVID-19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因此结果可能不能代表较严重病例患者中这些特征的存在。

这一论文发表在《实践中的感染预防》上,研究人员写道:“因此,嗅觉和味觉障碍的流行程度应该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进行进一步研究,并考虑COVID-19严重程度。” 

“进一步的工作还应该调查所有接受COVID-19检测的患者的嗅觉和味觉障碍的患病率,以便评估这些特征在预测疾病存在方面的诊断价值。”

不过,这并不是第一个将味觉和嗅觉丧失与年轻患者联系起来的研究。发表在《临床传染病》上的一项意大利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的嗅觉和味觉紊乱更为频繁。

Menni等人在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基于英国的研究中也报告说,嗅觉和味觉障碍是COVID-19存在的预测因素,尽管他们将味觉和嗅觉结合为单一变量。

嗅觉和味觉的丧失可能是COVID-19的最初症状,可在感染后数小时内开始。于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将“嗅觉或味觉的丧失或改变”列为COVID-19的三大症状之一,另外还有发烧和持续咳嗽。

NHS表示:“这意味着你注意到自己闻不到或尝不到任何东西,或者东西闻起来或尝起来与正常情况不同。”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因新冠病毒而失去味觉和嗅觉的人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可能不会在一个月内恢复。例如,查尔斯王子在感染新冠后三个月仍然没有恢复嗅觉和味觉。

研究人员对一小群意大利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些人在患病一个月后仍然难以闻出或尝到这种疾病的味道。

这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杂志上的研究发现,60%的研究对象在诊断出COVID-19一个月后报告说他们的嗅觉和味觉发生了变化。

尽管这一特征是如此明显,直到今年5月,嗅觉或味觉丧失才被列入需要自我隔离的新冠病毒症状清单。

英国首席医务官当时表示,嗅觉丧失(丧失感官的学名)显然与病毒有关,应该像对待发烧或咳嗽一样谨慎对待。

那么是什么导致新冠感染者出现嗅觉丧失的呢?7月底,来自哈佛医学院神经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最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嗅细胞类型,发现非神经元细胞类型的感染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嗅觉缺失的原因。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原文来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591273/Younger-Covid-19-patients-likely-lose-sense-smell-taste-older-patients.html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088920300408?via%3Dihub#!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7 q1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