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美国影响有多大?将导致美国人均寿命减少1~3年
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 杂志发表了题为:Demographic perspectives on the mortality of COVID-19 and other epidemics 的论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口统计学家Ronald Lee和Joshua Goldstein使用两种情况计算了2020年COVID-19造成的美国寿命损失。一个情况是基于死亡人数达100万人的预测,另一种是基于更可能死亡人数为25万人的预测。得出的结论是,2020年100万例新冠导致的死亡将使美国平均预期寿命减少3年,而25万例死亡将使平均寿命缩减少约1年。此外,论文作者还预测,2020年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的话将带来10.2至17.5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25万人死于新冠肺炎的话将带来1.5至2.5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切断后21秒自愈:受细胞壁启发的电子弹性体
受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网络的启发,东华大学游正伟团队研制了具有超快愈合能力,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PSeHCD电子弹性体,可用于各种生物医学柔性电子器件的制造。
清华魏飞、张如范:超长碳纳米管,具有超耐疲劳性能
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和张如范副教授团队首次以实验形式测试了厘米级长度单根超长碳纳米管的耐疲劳性。相关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长碳纳米管》Super-durable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为题,于北京时间8月2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上。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和张如范副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工系2016级博士生白云祥,其他参与研究的作者包括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生岳鸿杰、博士生申博渊、孙斯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喜德教授、徐志平教授、王海东副教授以及博士生王进、王识君。
在范德瓦尔斯材料中,构建零磁场下的磁性斯格明子
最近,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组在Fe3GeTe2范德瓦尔斯磁性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通过建立Fe3GeTe2与(Co/Pd)n多层膜之间的磁性耦合,他们在Fe3GeTe2中成功地构造了零磁场下的磁性斯格明子。这一研究结果将斯格明子体系扩展到新型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范畴,为未来构建纳米尺度的拓扑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新的材料体系。该研究结果以“Creation of skyrmions in van der Waals ferromagnet Fe3GeTe2 on (Co/Pd)n superlattice”为题发表在今日的Science Advances上。
听觉损伤可能导致痴呆
一项发表于《神经元》杂志的研究提出,听力损失引起的大脑活动变化可能直接促发了能引起痴呆的异常蛋白质表达,从而导致疾病发生。研究认为疾病产生可能来自以下方面:缺乏声音有关的输入会导致大脑萎缩;认知障碍会使人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大脑资源来弥补听力损失。研究者提出,颞叶深处通常不但与对位置和事件的长期记忆有关,也与听觉信息的短期存储和操纵有关,而在现实环境中出现听力困难时,人们通常会利用记忆系统来进行弥补。研究者认为,尽早解决听觉损伤的问题可能有助于预防痴呆。
新模型预测高温下的死亡风险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威胁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极端高温日渐普遍。此前的实验室研究通过临界温度来估计一些小型变温动物在高温下的死亡风险,但在自然环境中情况更为复杂,上述研究往往忽略了热应激的积累效应,以及温度随时间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一项发表于《科学》的最新研究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动态模型。在实验中,该模型成功预测了果蝇在不同高温环境中的死亡时间。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变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沥青也会污染空气
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发现,沥青是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炎热的晴天。研究者观察到,普通道路和屋面沥青会在各种典型温度和太阳条件下产生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比如PM2.5的主要来源二次气溶胶。并且在更强的太阳辐射下,排放会进一步增加。这项研究提示,建造更加环保的道路可能与生产环保汽车同样重要。
通过植物寻找人类尸体
在密林中搜寻遗体总是一项缓慢艰难的工作。最新发表在《植物科学发展趋势》上的一篇研究,提出了可以通过探测尸体附近植物的特殊变化,从而找寻被密林覆盖的遗体。来自田纳西大学的学者发现,人类遗体会向附近土壤释放大量的氮,尤其是温度高的夏季,植物会吸收更多的氮从而影响植物叶片的颜色及对光的反射率。而一些人可能抽烟或者吸食毒品,也能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因此,研究者推测一些人体特有的分解产物,能让搜寻着区分动物尸体和人类尸体,从而更精准地搜寻密林中的遗体。
多价态钴氧化物薄膜体系B位阳离子迁移驱动的多态拓扑学相变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03组博士研究生李佳在王晶副研究员、胡凤霞研究员和沈保根院士的共同指导下,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表面实验室SF10组孟胜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关梦雪,安徽大学葛炳辉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朱涛研究员等合作者,在多价共存钴氧化物La0.7Sr0.3CoO3薄膜中首次成功地实现了B位钴离子和氧离子协同转移驱动的三态拓扑学相变(钙钛矿-钙铁石-单层钙钛矿)。
石英玻璃中的通用低频振动模式
最近发现,具有二元相互作用玻璃形成器的不同简单模型,可根据其准局部低频模式的态密度来定义通用性类别。明确地说,一旦避免了与标准Debye(扩展)模型的杂交,许多这样的模型就会显示出普遍的态密度,这取决于模式频率D(ω)~ω4。但是这种通用性类别的范围有多广,以及它是否还与更现实的玻璃模型有关尚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对二氧化硅的准局部化模式的分析,构建了一种具有二元和三元相互作用的网络玻璃。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二氧化硅在三个维度上表现出非常相同的低频下的频率依赖性,表明这种通用形式是非晶态玻璃质的一般结果。
温稠密物质中的非线性电子密度响应
温稠密物质(WDM)是等离子体物理和材料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可在例如天体物理物体中出现,是一种高温和高密度的极端物态。这些条件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冲击压缩或激光激发来实现,其最精确的实验诊断是通过激光和自由电子激光器实现的,同时利用线性响应理论对实验结果从理论上进行了模拟。Tobias Dornheim等人给出了WDM中相关电子的非线性密度响应的从头算路径积分蒙特卡罗结果,研究表明,在许多实验相关的情况下,非线性效应都是不可忽略的。
月球表面发现大量赤铁矿,其氧化剂或来源于地球大气层
根据《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 9 月 2 日刊登的一篇论文,月球高纬度有较丰富的赤铁矿(三氧化二铁,Fe2O3),而导致其氧化的条件可能来源于数十亿年来的地球大气层。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来自夏威夷大学马阿诺地球物理与行星研究所(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s Hawaii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ology)的 Shuai Li,其所分析的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和成年人不同,儿童能同时使用两个大脑半球来理解语言
9 月 7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在理解语言时,同时使用了两个脑半球。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儿童似乎比成年人更容易修复神经损伤的原因。他们发现,所有人都表现出了左侧大脑语言区的激活。但是,大部分 4 - 6 岁孩子在相应的右半球区域也显示出明显的激活,而成年人的右半脑的相应区域在完全不同的任务中被激活。
北冰洋中发现牛仔裤纤维
一项 9 月 2 日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的研究显示,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加拿大北部北冰洋中对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发现样品中有大量长度小于5毫米的蓝色牛仔裤纤维,这意味着微纤维可经过长距离运输被带到北冰洋,并在环境中停留。
胰岛细胞皮下移植动物试验成功
据英国《自然·代谢》杂志7日发表的一项医学最新研究,美国科学家报告了一种胰岛细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让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并已在部分灵长类动物中测试成功。该研究成果对改善这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脑肿瘤有了“终结者”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医药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副研究员张鹏飞、研究员龚萍、博士邓冠军等与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及湘潭大学教授陈华杰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聚集发光元件的AIE纳米仿生机器人系统,用于血脑屏障穿越及脑胶质瘤靶向诊疗,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医学顶级期刊ACS NANO,并已申请1项中国发明专利。
生物防治技术为亚太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研究,通过分析亚太经济体的生物防治记录及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系统阐明过去百年以来农作物害虫生物防治在亚太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上。
首个即插即用、机器学习+脑机接口,使四肢瘫痪患者轻松控制电脑光标
9 月 7 日,影响因子比主刊 Nature 还高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加州大学旧金山威尔研究所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通过一个人脑控制假肢的研究证明,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瘫痪患者通过大脑活动学习控制电脑光标,而不需要大量的日常再训练。这项可以让大脑和机器学习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建立稳定“伙伴关系”的“即插即用”技术的成功,正是过去所有脑机接口(BCI)研究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
《科学》子刊封面:溶瘤病毒和CAR-T细胞联手根除实体瘤
近日,《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科学家们将两种强有力的免疫疗法——溶瘤病毒和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结合在一起,靶向原本难以单独用CAR-T疗法治疗的实体瘤,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项新研究有望让CAR-T细胞的治疗范围扩大到各种实体瘤患者。
研究揭示母乳“黄金成分”促进肠道菌群健康
近日,来自德国的一支研究团队发现,母乳中的警报素(alarmins)蛋白可能是影响免疫力的关键成分。研究结果以“预先发表”(Pre-proof)的形式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会(AGA)期刊Gastroenterology。新生儿出生后,肠道菌群会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所发展出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可能会持续一生,有助于抵抗多种疾病。研究表明,“警报素控制着这种适应过程,是母乳中的‘黄金’成分。”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Hannover Medical School)临床小儿呼吸科、过敏科和新生儿科教授Dorothee Viemann博士指出,“这些蛋白质可以预防肠道细菌定植紊乱。”
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团队发现中国糖尿病患病率11.2%,老年男性患病更高
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单位合作,滕卫平作为通讯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 在线发表题为“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2015年至2017年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数据,共有75880名参与者年龄在18岁以上,这是中国大陆人口的全国代表性样本。主要结果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估算中国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病率以及按性别,地区和民族划分的患病率。该研究发现,通过ADA标准诊断出的总糖尿病(n = 9772),自我报告的糖尿病(n = 4464),新诊断的糖尿病(n = 5308)和糖尿病前期(n = 27 230),患病比率分别为12.8%,6.0%,6.8%和35.2%。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男性中,总糖尿病的加权患病率较高。31个省的总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的19.9%不等。在五个调查民族中,汉族人群患糖尿病的比例最高(12.8%),而回族人群则最低(6.3%)。使用WHO标准,总糖尿病的加权患病率(n = 8385)为11.2%(全国估算糖尿病患者达到1.56亿)。
注射一次长久有效!南昌大学王小磊团队研发出男性避孕药
近日,南昌大学在光健康材料领域再次实现技术突破。光健康新材料技术方向负责人王小磊教授以鸡尾酒为灵感,率先开发出光控男性避孕技术。相关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CS nano(影响因子13.709)中发表,南昌大学为论文的唯一通讯单位,同时也是唯一的专利持有单位。
厦门大学等多单位联合攻关,首次获得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衣壳的结构细节
2020年9月7日,厦门大学夏宁邵,李少伟,程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周正洪及罗格斯大学朱桦共同通讯在Nature Micro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Near-atomic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s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caps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纯化的VZV A衣壳和C衣壳,以及在病毒体内部的含DNA衣壳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
中年发福的原因找到了,脂质周转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如不节食,平均长胖20%
2019年9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Adipose lipid turnover and long-term changes in body weight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脂质周转下降明显,对于男性来说,在脂质周转下降时,若不节食,体重将平均上涨20%。此外,该研究首次发现人体存在一种独立的调节衰老过程中体重变化的方式。这也提示了可以针对这一方式开辟一种新的肥胖治疗方法。
刘思金/郑南峰开发新的方法,对于乳腺癌的转移有重要的治疗前景
2020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思金及厦门大学郑南峰共同通讯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在线发表题为“Palladium nanoplates scotch breast cancer lung metastasis by constrain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Pd纳米板(PdPL)优先地生物分布到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重要的是,PdPL在有和没有近红外(NIR)照射下均表现出对肺转移的显著抑制作用。
NEJM:超七成口咽癌竟然是因HPV导致,原因是口腔性接触
2020年1月,四大医学期刊之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系 Laura Q.M. Chow 的头颈癌综述论文。论文中提到了一组非常重要的数据:由HPV16引起或与HPV相关的口咽癌病例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北美和北欧的年轻人中,在美国,被诊断为HPV阳性口咽癌的头颈癌比例从1980年代的16.3%上升到2000年代的72.7%以上,这些HPV阳性口咽癌是因口腔性接触(oral-sex)导致,这也说明了口腔性接触感染HPV病毒后,通常有10-30年的潜伏期。
监测基因拷贝数变化,提前十年预测食管癌进展
日前,最新一期的 Nature Medicine 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题为:Genomic copy number predicts esophageal cancer years before transform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曾于2020年2月28日,提前在预印本bioRxiv上线。该研究对88位巴雷特食管患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抽样研究,对777个活检进行了浅层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出现组织病理学转化之前10年,基因拷贝数的改变也可以将疾病进展与疾病稳定区分开来。
利用人工智能鉴定生物年龄、衰老速率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2020年9月7日,韩敬东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周永研究组合作,在 Nature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Three-dimensional facial-image analysis to predict heterogeneity of the human ageing rate and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的研究论文。在此前的三维面部图像预测年龄的方法基础上,这项新发表研究在近五千人的三维面部图像上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这一非线性年龄预测模型可以达到与实际年龄或目测年龄误差仅为2.79/2.90岁。
美诺奖得主挽留华人学者:没有他们,美国可能会跌至二流
近日,诺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朱棣文(Steven Chu)在接受《自然》新闻(Nature News)的采访时表示:“(华人)科学家确实正在离开美国……我正在试图说服这些科学家不要走。如果没有这些移民科学家的帮助,我们(美国)可能会成为一个二流科技水平的国家。”
新研究发现结构奇特的三恒星系统
最近,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望远镜(ALMA)观测到GW猎户座的奇特现象,该星系是由三颗恒星组成的系统,而系统中存在着位置没有完全对准的原行星盘。三颗恒星中的两颗位于 GW 猎户座内部,它们相互围绕彼此旋转,而外部另一颗恒星绕着中心的两颗恒星旋转。形成的三个环状原行星盘分别距离中心 46,185 和 340 个天文单位,最外部的环是迄今观测最大的原行星盘。
中美科学家发现5.5亿年前海底“树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美国学者合作,在我国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与真正长在树枝上的叶子不同,这些“树叶”实际上是形态奇特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庞科介绍,此次新发现的这4种古生物,生活在约5.5亿年前的海底,现在已经完全灭绝。形态上看,这4种古生物大体相似,体长都在10厘米左右,长得很像树叶叶片。
科技部:让海内外人才享受“中国机遇”
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7日表示,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切实保障人才合法权益,让海内外人才在享受“中国机遇”的同时,各得其所、大展其长,以科技的力量、创新的智慧,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伟仁星”,你好!
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玉兔二号再立新功!打开月球背面“隐秘角落”
中国科学家基于玉兔二号前3个月昼雷达探测数据,获得月球背面着陆区月壤和浅层结构的重要发现和认识,翻开月球演化“日记”的全新一页。北京时间9月8日,这项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发表。
2020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9月4日-9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9月6日,作为服贸会期间的重要论坛之一,2020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召开。本次论坛以“共建科技共同体·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
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峰会在京召开
9月6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联合举办主题为“智联全球·慧创未来”的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峰会,邀请来自中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挪威等国家的业内专家围绕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展开线上、线下交流。
八节点新型量子通信网试验成功
近日,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成功建立一个新型量子通信试验网络,实现了8个节点的密钥集中生成和分发。这一新的网络架构价格便宜,具有可扩展性,有望促进量子互联网的发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港科大杨强教授:数据孤岛下的 AI 向善与联邦迁移学习
9 月 4 日 - 6 日,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社会媒体处理大会(SMP 2020)在线上召开。会议集结了包括潘云鹤院士、杨强教授在内的多名顶尖科学家、企业家与研究者,畅谈从自然语言到大数据智能,从社交机器人到计算传播学,研究金融科技、教育以及技术投资等最前沿的科技话题。作为特邀重磅嘉宾,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同时也是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执行官的杨强教授,发表了题为 “数据孤岛:AI 向善与联邦迁移学习” 的演讲。
清华大学迎来3800余名本科新生 国际学生来自49个国家
清华大学8日正式迎来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其中港澳台学生6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来自全球49个国家。今年录取的3500余名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约62.2%,文史类考生占比约7.2%,艺术类考生占比约6.9%,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约23.6%。内地新生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少数民族考生占9.7%,男女生比例约2:1。
电子科大研究生开学典礼 6700余新生集体宣誓学术诚信
“请全体研究生起立,让我们共同进行学术诚信宣誓。”这是电子科技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设置的一个特别环节。9月6日,在该校清水河校区体育场,6700余名新入学的研究生共同举起右手,集体宣读学术诚信誓词。这也是该校首次举办研究生新生学术诚信集体宣誓活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促进师范生就业,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
清华新学期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
9月7日~8日,清华大学正式迎来3800余名2020级本科新生。清华大学对外表示,今年秋季学期,该校将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
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
栗战书宣读习近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主席令指出,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首场总决赛收官
9月5日,2020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主题总决赛完美收官。当天上午,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主题决赛战鼓响起,各路队伍摩拳擦掌, 经过前一天激烈精彩的小组赛,8位选手,迈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省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等医院获金银奖。
西交大硕士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3年曾发表16篇SCI
孙光宇,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目前,他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