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曾经,计算机专业应届生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在过去,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应届生们凭借扎实的编程技能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轻松获得高薪工作机会,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然而,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美国计算机专业应届生的失业率竟然是生物学和艺术史专业毕业生失业率的两倍多。具体来看,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失业率为6.1%,而艺术史专业的失业率为3.0%,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失业率更高,达到7.5%。
过去二十年,计算机专业经历了从“稀缺”到“过剩”的剧烈转变。从2005年到2023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增长了四倍。而市场需求增速远未跟上。然而,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没有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导致供大于求,失业率上升。当前,科技行业整体下行周期中,企业招聘需求收缩,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更严峻的是,AI技术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技术岗位的生存逻辑:基础编程、数据输入、客服等重复性工作被自动化系统取代,连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也面临“被AI优化”的风险。
从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生Zach Taylor的遭遇可见,当前计算机专业应届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自2023年毕业以来,他投递近6000份技术岗位简历,仅获得13次面试机会,甚至因“缺乏经验”被麦当劳拒之门外。
相比之下,生物和艺术史等专业虽然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冷门专业”,但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却展现出了较强的就业稳定性。这些领域虽市场规模有限,但培养的技能具有高度专业性:生物专业毕业生在医药研发、生态保护等领域不可替代;艺术史专业则因具备视觉分析、文化解读等能力,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甚至科技行业(如用户体验设计)中占据独特生态位。这种稳定性源于市场需求的“低弹性”——无论技术如何变革,人类对健康、文化、审美的需求始终存在,且难以被AI完全满足。
受益于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广泛地渗透和应用于诸多垂直领域,产品形式也趋向多样化。根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在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渗透度排名中,Top5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和制造。此外,交通、服务、教育等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也可圈可点。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正在深刻地改变就业市场格局。随着其在数据分析、自动化流程、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工作岗位受到冲击。例如,一些重复性高、规律性强的工作,如数据输入员、客服代表、基础编程等,逐渐被人工智能系统所取代。AI不仅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任务,还能减少人为错误。
一方面,它冲击了重复性高、规律性强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新职业需求。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AI是“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均衡器”。他表示,AI正在彻底改变技术门槛和生产力结构。传统的编程语言如C++和Python的学习曲线所构筑的壁垒正在逐渐消失。未来人人可通过与AI交互实现创作,程序员、艺术家、作家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他强调:“人人都是程序员,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作家。”
谈到AI对就业的影响时,黄仁勋指出,AI并非单纯地取代工作,而是创造新的工作机会。AI技术推动了创新,使得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消费者想要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他强调:“真正让你失业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人。”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AI已经“比大多数人聪明得多”了,他预测,可能在不到2年内,在任何方面都比任何单个人类更聪明,并在大约5年内比所有人类加起来都聪明。
在AI竞赛中,美国和中国处于全球第一、二的位置。从创新能力、人才储备到产业规模,两国占据全球80%以上的AI专利、90%的独角兽企业。美国凭借Google、OpenAI等巨头在基础研究(如Transformer架构)、硬件生态(TPU芯片)和开源社区(PyTorch框架)的领先优势,持续定义技术标准;中国则以“应用驱动创新”模式实现弯道超车,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
中美AI竞赛的格局,深刻影响着全球就业市场的走向。两国占据全球80%以上的AI专利和90%的独角兽企业,意味着技术红利与就业机会将高度集中于这两个市场。对于企业而言,AI的应用将推动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历史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淘汰旧岗位,但最终会创造更多新机会。AI时代的就业市场,终将属于那些能驾驭技术而非被技术驾驭的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