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海探测已经成为了我国科考科研的关键任务之一。在缺氧却资源丰饶的千米深海之下,稳定的电力供应非常关键,科考开展需要更好的能源保障。
近日,来自天津大学的杨全红、凌国维、张辰联合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全新能源转化材料。这种新材料能够“捕捉”深海中稀薄的氧分子并转化成为电能,实现长周期运行,成为一种节能、稳定的“海水电池”。
据悉,该校海洋学院、化工学院联合团队提出了“面向深海贫氧环境海水电池高效亲氧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他们通过微波合成法制备出一种新型单原子催化剂。
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材料能够在贫氧环境下进行高效氧还原催化,从而产生电能。用这种新材料制造的“海水电池”,能够在水下超千米的深海环境中稳定供电。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能源领域权威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并选为封面文章。据介绍,该成果现已同时申请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