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内进行的编程比赛,竟成了涉及到国家安全部门的泄密事故?这是近日发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银川站的事。在此之前,关于这场竞赛就闹出过种种事端。
今年5月比赛刚刚结束时,围绕比赛承办方宁夏理工学院就已经产生了种种质疑。
在这一号称“编程界的奥林匹克”的ICPC赛事中,宁夏理工学院参赛队伍豪取一金一银,直接比肩北大、清华、上交。但比赛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疑点:
首先,在5月16日比赛当天,在其他参赛者均在宁夏理工学院体育馆赛场中比赛的情况下,宁夏理工学院自家的参赛队伍却被发现在看台上参赛,不在赛场内部;
其次,除宁夏理工学院队伍外,每支队伍3个人只有1台电脑,而宁夏理工学院每支队伍有3台电脑。
第三,300分钟的比赛,据称最后35分钟出现意外,裁判只能导出265分钟代码。
第四,5月20日传出一条重磅消息。裁判向银川站组委会告知,宁夏理工队伍部分题目的代码和其他队伍一致,且强调“逐字符一致”,这在比赛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问题——宁夏理工学院借主办方便利,在竞赛中舞弊。获知消息后,宁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ICPC亚洲第一训练委员会主任吴永辉痛心疾首地表示“震惊”、“很伤心”,“应该彻查”。
然而,在对上述事件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银川站组委会当晚对外公告称,“本校所有队伍未有舞弊行为”,还表示比赛结束后有人试图重启服务器拷贝数据,保留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权利。
和比赛时隔数月,组委会确实报案了,也就是开头的一幕。宁夏理工大学组委会称比赛数据出现在境外,等待国家安全部门介入侦查。
事实上,ICPC从来就是国际比赛,考题和答案等数据本身就不在境内,根本没有泄密一说。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组委会为了搅浑水,将作弊事件炒作成国家安全问题,掩盖自己当初在闹剧中的拙劣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理工学院的队伍在后来的ICPC沈阳站比赛中,再次发生争议事件。有人曝出宁夏理工TS1队在沈阳赛区比赛中,上厕所后答出了H题。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