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讲一个老实人小张的故事。
有一天,小张被通知,要跟同事阿强去出差,他们打开同一个APP订机票,相同日期、相同航班,看到的价格却不一样;
而刚等他们买完,机票价格又突然秒降;
过了两天,他们用软件叫了个车去机场,相同的起始点,小张是会员,阿强是新用户,小张的价格居然比阿强还高出几块钱……
网络时代,依托着“神秘”的大数据,以及算法分析,每个软件都强调自己是在针对不同用户画像,个性推送定制化内容,想必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听起来,这种智能的行为,简直是辅助消费者精准决策的利器。而事实上,却被不少软件恶意进行“消费欺诈”,靠的就是消费者在网购时,不知道其他人购买的价格,所以可以混乱定价。消费者还以为是在薅羊毛,其实正是被收割的韭菜。
前瞻经济学人APP曾经就核心用户群做过调查,高达45.67%的用户肯定自己曾遭遇过大数据杀熟;这些用户中超过六成表示,遇到此问题后,不会坐以待毙,而是通过投诉、卸载APP或者减少使用频率的方式来处理。
早前,法律领域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现有监管手段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
但《价格法》只要求商家“明码标价”,没说不能标不同的价;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但只限于消费者对商品性质和服务内容的知情权,不包括商家与其他消费者已完成的交易;
《反垄断法》则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对消费者差别对待,但“市场支配地位”难以判断;
新《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但在平台不公布算法的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商家是否是“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进行了差异化定价。
最终,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暂时没法管。
在这方面,深圳在全国开了个好头。7月6日,深圳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针对“大数据杀熟”等竞争乱象,最高可处5000万罚款。
而国家也在积极采取行动,8月17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对禁止“大数据杀熟”等内容作出规定。我们也期待着侵犯个人信息权等问题,能通过立法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近年来,大数据发展浪潮席卷全球,2025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或将突破900亿美元。
大数据、云计算也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核心技术,金融、医疗健康、政务、互联网、教育是大数据行业应用的主要类型,互联网龙头BAT也在积极布局。
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工具,但技术的应用则承载了价值。“大数据杀熟”,是通过技术手段在不断发酵不信任的危机,而通过立法来规范这一行为,目的也不是遏制行业发展,而是让野蛮生长的回归规范,让商业与道德回归平衡。
本期话题:
你在哪个平台经历过“大数据杀熟”?
你有什么“反杀熟”的经验吗?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吊打DeepSeek?Grok 3大模型即将发布!马斯克放话:它是地球上最聪明的AI,能自主删除错误数据,剔除大模型幻觉【附生成式
每卖一台问界收费3.67万元,华为车BU财务数据曝光:前5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成!预测今年市盈率为34.39倍【附智能网联汽车
中国人一年消费黄金超1000吨!中国黄金协会:预计2024年黄金年平均价格将上涨16%,达到2250美元/盎司【附黄金行业企业大数据
赚35亿却烧掉85亿?报道称OpenAI今年亏损或高达50亿美元,或将在12个月内耗尽现金【附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企业资本大数据分析】
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重回18元/公斤关口!券商称二季度以来猪价已经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企业大数据】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