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恐龙消失的那一年,灵长类的祖先被迫离开大树到陆地生存

分享到:
 胡慕子 • 2021-10-18 17:17:32 来源:前瞻网 E1532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四分之三的生命从此消失。这一灭绝事件,即所谓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

一项新研究表明:灵长类和有袋类的祖先,是那时候唯一幸存下来的树栖哺乳动物。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哺乳动物各自喜欢的栖息地,将每种生活在这些系统发育中的哺乳动物分为三类——树栖、半树栖和非树栖。他们还设计了重建哺乳动物进化史的计算机模型。

模型显示,通过K-Pg灭绝事件,幸存物种主要是非树栖物种,但有两个可能的例外:灵长类和有袋动物的祖先。

在每个模型中,灵长类动物的祖先和它们的近亲在K-Pg灭绝事件发生之前都是树栖动物。在一半的模型重建中,发现有袋动物的祖先栖息在树上。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灵长类动物是树栖动物,但它们如何跨越K-Pg灭绝事件存活下来的一个可能解释可能是由于某种行为灵活性,使得它们在被迫到陆地上生存时不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这可能是它们得以存活的关键因素。”

这项研究指出了白垩纪-古近纪(K-Pg)这一灭绝事件对哺乳动物早期进化和多样化的影响。

“我们能够看到,在K-Pg灭绝事件之前,大约在那个时间范围内,从树栖和半树栖到非树栖的转变出现了一个大的高峰,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大部分是非树栖物种,而是事物正在迅速从树栖向非树栖转变。”

这一结论与之前很多人认可的假说相悖。

之前的假说认为:人类的祖先跟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原本都是是树栖动物,但人类的祖先后来离开了树木,在陆地上不断适应各种严酷的环境条件,最终进化成人类。

而这项研究则表示:K-Pg事件摧毁了数目,使树栖动物不得不离开树木生存。千万年后地球环境重新稳定,树木重新生长,一些动物又回到树上,变回树栖动物,没有回到树上的灵长类中的某个分支则进化成了人类。

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10月11日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5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