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碳中和会干崩油价吗?

分享到:
 Winnie Lee • 2021-12-11 09:58:02 来源:前瞻网 E14056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石油意味着什么?

美国的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此言并不虚,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如果没有了石油支撑,现代社会将立即停滞,经济开始崩塌,然后人类就会有一种重新回到了亚当夏娃式的原始社会错觉。

也因此,石油的一举一动始终牵动着全球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敏感神经。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带来的石油消耗,全球变暖正在深刻改变着地球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反思。

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消耗大量石油,从而又加剧全球气候上升,这一矛盾版的两难现实存在,使得石油的未来命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因此站在当下,我们不能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在全球碳中和成为政治正确大背景下,未来油价又将经历怎样的颠沛流离?或者直白点说,碳中和会干崩油价吗?

1.石油,成了碳排放大户

1913-1959年,美国基于自身大量的石油资源储备,完成了向以石油为基础的能源供给体系的转变。由于石油本身物理性能的优越,直接推动了汽车的普及、飞机的商用、化工工业的大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变迁。

在石油的助力下,很快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崛起,取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日不落帝国,美国成为了世界新的灯塔,英国自此沦落为跟班小弟。

这次石油推动的能源效率提升,直接加快了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

正当石油载着全球经济这艘巨轮快速前进时,从1997年开始,“碳中和”概念逐渐在西方走红,事情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所谓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

唯物辩证主义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两面性的,就像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石油当然也有反面。尽管石油在过去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仍会为经济运转提供不可替代的能量源,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石油对世界的负外部性影响也日益严重。

研究表明,自190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了近40%,全球平均温度也同步上升了约0.8摄氏度,而与工业革命前相比更是上升了1摄氏度。2002年,南极洲一块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脱落,并且在35天内融化消失。美国宇航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格陵兰岛平均每年要融化掉221立方公里的冰原,是1996年融冰量的两倍。

1

数据来源:中信期货

除去几次全球或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危机,源自能源的碳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石油制品的使用更是产生了多达3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与冰融消失,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前面所述的两难境地。石油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

分开来看,欧洲于1989年率先碳达峰,并且能源碳排放量持续走低,不过石油相关碳排放量近些年有所回升,当前贡献约36%二氧化碳;美国于2005年左右碳达峰,能源碳排放量也步入了下行通道,石油相关碳排放占比仍旧居高不下,当前石油贡献能源有关碳排放总量的44%。

我国虽然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源自原油的碳排放仅占能源板块碳排放总量的15%,但我国仍未在能源实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时间紧任务重。

可见,石油是达成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之一在政治正确成为共识背景下,碳中和势必会对石油的供需产生长期且不可逆的影响。

2.碳中和会干崩油价吗

作为碳排放大户,原油加工品在交通出行、工业生产等领域需求中可谓是举足轻重。

根据Barclays Research的油品消耗数据,仅交通出行和石化产品两个环节就拉动了约70%的总需求。此外,由于中、美、欧三方的原油消耗占比近50%,那么接下来聚焦讨论的重点也是对美国、欧洲、中国在交通出行和工业生产两个维度的原油需求做出分析。

其中,仅交通出行一项就拉动了60%左右的原油需求,因而交通出行成为了削减石油消耗量实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受益于新能源经济环保的特点、以及全球主要政府的补贴与支持,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的首要选择,因而传统燃油车保有总量大趋势将下行,那么未来最大的看点就在于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先看美国。

截至2020年,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逾800辆,各类汽车保有量约在2.8亿辆左右,但这其中新能源汽车不足200万辆,市场渗透率不足1%,当前汽车市场仍由燃油车主导。

根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测算了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境下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这三种情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了2.5%、25.4%、51.9%。因此,除悲观情境以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1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部、中信期货

经中信期货测算,到2050年,在悲观情境下,美国燃油车保有量增加了近3500万辆;而在中性和乐观情境下分别减少了近4000万辆和1.26亿辆。

因此,在中性和乐观情境下,美国燃油车保有量均步入下行通道,燃油需求走弱或是大概率事件

再看欧洲。

欧盟平均千人汽车拥有量略低于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650辆上下。截至2020年,欧盟汽车保有量约为3.5亿辆,而电动车保有量仅为140万辆左右,占比不足0.5%。依据欧盟委员会设立的2030年电动车保有量达到3000万辆的目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大幅上涨,市场渗透率将在2030年达到8.1%。

1

数据来源:同花顺、中信期货

经中信期货测算,到2050年在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境下,燃油车保有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了10.8%、27.2%、43.6%。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冲击,欧盟市场燃油车的保有量呈现下行姿态,来自交通出行石油需求持续走低也是可预见的

与欧美不同的是,我国虽也有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燃油车的保有量或许在2035-2040年才开始下行。

根据工信部规划,截至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6420万辆,而测算同年我国各类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75亿辆,平均年增长率2.93%。据此,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占比将从2020年的1.75%跃升至2030年的17.1%。

1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信期货

同样经中信期货测算,在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境下,2050年我国燃油车保有量分别将达到3.75亿辆、2.82亿辆、1.89亿辆,较2020年分别增加35.8%、2.2%、减少31.5%。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决定我国能否从交通出行压缩原油需求只不过由于燃油车暂未见顶,时间跨度略长而已。

拉动原油需求的另一架马车即为工业端。不过总体上看,工业端的石油需求占比较小,而且欧盟的炼化需求会走弱,美国以及我国或将走强,但此消彼长的态势,不具备决定性意义

说完需求,继续看石油的供给。

按照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石油的需要未来减弱情况下,那供给也减产不就行了,这样油价会进入新的均衡。显然,教材上的理论不适合各怀鬼胎的石油生产国,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摆在那。

具体来看,美国、OPEC、俄罗斯三方的态度决定了全球原油大部分供给。2019年,美国、俄罗斯、欧佩克总共贡献了全球原油产量的66%。

美国政府虽然从国内控制通胀的角度说,不希望油价再继续上涨,但美国国内的主要原油生产商似乎不太给面子。

对于石油巨头而言,首要的任务是要通过生产增加股东收益,还要度过债务危机。这一点,与我国紧密团结上下齐心的体制优势大不一样。说句不好听的,哪管什么碳中和什么全球变暖,巨头们就是要赚钱。因此,美国的石油公司压缩产能意愿不足

更别说OPEC与俄罗斯了,作为典型的能源依赖型经济会直接倒逼OPEC+国家维持产量他们甚至希望油价涨到天上去,这样就可以实现躺赚了。

以沙特和俄罗斯为例,其GDP同比几乎与原油价格同比走势一致。在客观现实下,碳中和不会是俄罗斯或OPEC成员国家关注的第一目标,稳产、甚至增产才是稳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的。

因此,作为石油供给的三方大头,即使有碳中和约束,美国、OPEC、俄罗斯有较强意愿维持高产量。

最后再回到本文要讨论的主旨,碳中和会干崩油价吗?

根据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对未来全球原油需求的研究中表示:如果世界成功实现能源市场的电气化并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那么原油价格很大概率会在2050年跌至10美元/桶,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在2023年开始下降。

笔者当然做不到那么精确,但在全球碳中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大方向上全球原油需求将逐渐步入下行通道。叠加供给端的相对低弹性,未来油价承压。

如果想了解更多碳中和下,全球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结构转型,欢迎关注2021前瞻碳中和低碳科技产业发展峰会,此次峰会将邀请多位国际院士、技术专家、相关政府单位及行业龙头企业等出席,聚焦低碳科技发展,共同探讨双碳愿景下科技创新、能源结构转化、经济业态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开高质量思维赋能。

1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型智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现应对 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对接新发展理念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此专项成立了「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将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碳中和”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科研攻关,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帮助各大单位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6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碳中和 石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