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把男足的千万年薪给女足?那女足就完了

分享到:
 黄琨 • 2022-02-09 19:48:01 来源:前瞻网 E11344G1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月6日晚,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在先丢2球的情况下,绝地反击,顽强拼搏,在追平比分后,又在终场前再进1球,最终3比2逆转绝杀韩国,时隔16年再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1

女足夺冠的消息迅速霸占各大热搜榜单。对于中国球迷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在中国男足大年初一才1:3耻辱负于越南,失去世界杯资格的背景下,女足的这场胜利,极大提振了球迷的心气。

不可避免,男足和女足的对比又被球迷挂上嘴边。就在女足夺冠当晚,男足就被剥夺了“国足”称号,“女足才配称国足”登上了热搜。

1

与此同时,在劳动报酬越发成为核心话题的当下,此前屡屡被热议的男足千万年薪、奢靡生活,和大众印象中女足“国脚月薪3000”、“俱乐部月薪1500”,形成了十分扎眼的对比。

一时间,球迷纷纷喊出了“给女足加钱”的口号。著名评论员黄健翔在中国女足半决赛击败日本队后即提议重奖,在女足夺冠后他更是建议奖金翻倍,得到网友热烈支持,甚至还有人喊出把男足的钱给女足的提议。

不过,骂归骂,喷归喷,男足成绩差薪资却高,女足成绩好待遇却差,这种“倒挂”为什么会出现并持续存在,个中原因却并不简单,甚至你可以得出一个诡异的结论:

中国女足的好成绩,和中国男足的高薪不无关系。

总体而言,中国女足目前的境况远好于大多数人的印象,但与此同时,其未来发展能否得到保障,又是个未知之数。

中国女足渐入佳境

在2018年以前,中国女足的境况的确不佳。

2013年,中国女足在东亚杯0∶1不敌朝鲜后,时任主教练郝伟在采访中表示,待遇问题制约了女足发展,“最高的每月才2000多元,有的甚至只有800元,姑娘们只能拿来买防晒品”。

17岁就入选国家队、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娄佳惠,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透露,她刚进河南女足那年,1个月只能拿到800元,而到接受采访这一年,转正球员的工资也才升至2000元,没有转正的球员工资只有600元。

到了2017年全运会期间,同时身兼陕西队教练和球员的刘华娜表示,队员的收入1个月甚至2000元都不到,只够交自己的电话费。

当时最顶尖的女足运动员,收入如何?

根据京华时报2015年的报道《奖金能让女足待遇改善多少 四队主力收入不低白领》,北京、上海、广州、江苏这4支球队,基本工资稳定在2000元左右,加上训练津贴和比赛奖金,主力球员的薪资能达到7000元,这已经是国内最高水准。

如果球员还参加了全运会和世界大赛,获得比赛奖金和150-200元/天的国家队补贴,收入还会更高。不过,这个收入也仅仅是“不低白领”而已,更何况这只是极少数队伍的球员才能享受。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于女足待遇寒酸的印象,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

不过在那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这里要首先点名表扬支付宝。

2019年7月5日,支付宝宣布在未来10年每年拿出1个亿,和中国足协一起推动中国女足发展,同时放弃所有商业权益,球衣广告、场边广告、比赛冠名权等一并放弃。这个赞助是专款专用,只用于女足发展,尤其是国家队层面,补助大幅提升,而且按照季度发放。

根据《足球》报记者贾岩峰的说法,女足实际上从2018年起就拿到了这笔赞助。

这是中国女足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数额赞助,也是中国国家队历史上第1笔大额非商业赞助,对于改善女足运动员的境况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中国足协在2019年1月发布了一份新的《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其中第1条规定,所有中超俱乐部必须拥有一支女足队伍。

1

2019年,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突然“崩盘”前的最后辉煌,在地产资本的加持下,中国“金元足球”的余晖依旧闪耀,从广州恒大、北京国安,到深圳佳兆业、北京人和,16支队伍背后基本上都是资金雄厚的房地产企业支持。

虽然曾经昏招频出,但足协的这项新政,正好将资本的目光扭转向了最需要的女足。

这些挥舞着现金进军足球的大佬们加入,无论是认真的,亦或是玩票,都实实在在提升了中国女足俱乐部的运营水平,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准。

国际足联(FIFA)去年5月发布了《国际足联基准报告:女子足球》,对全球女足行业,以及近30个有女足职业联赛的国家的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报告显示,在全球女足俱乐部平均运营开支为70万美元、一半国家不到30万美元的情况下,中国女足俱乐部平均运营开支达到了185万美元(约合1178万人民币),高居世界第1。

1

而在这些投入中,占大头的就是给女足队员发薪水,占比达到56%。依此计算,中国女足俱乐部的平均薪资约为103.6万美元(约合660万人民币)。

1

用同样方法计算,榜单中世界排名在中国女足之前的国家,比如世界第2的德国,女足俱乐部的平均薪资为61.5万美元;世界第8的英国为100.8万美元。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和韩国,分别是14.5万美元和67.5万美元。

根据报告中的另一项数据,中国女足俱乐部一线队伍平均注册球员数量为35人,平均下来每人薪资约为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

这个水平可以说是相当不错,毕竟在以高薪著称的互联网行业,2020年平均薪资也才17.3万(数据来源于拉勾网)。

如果是女足中的顶尖球员,薪资还能更高。例如留洋球员王霜,加盟巴黎圣日耳曼之前,她已经在大连权健拿到100万年薪。前中国女足队长徐媛也透露,目前中国女足顶级球员的薪资能够达到100万元左右。

不过,这还是远远低于中国男足运动员。

差距为何巨大

权威数据机构Sporting intelligence发布了2019全球体坛年度薪资调查报告,在限薪令到来之前,中超有8家俱乐部的人均年薪超过110万美元,单个球员的薪水就超过了女足一整个俱乐部。

其中,上海上港和广州恒大的球员年薪更是超过200万美元,分别是229.0524万美元和227.8818万美元。

至于球员方面,虽然中超俱乐部并不公开球员年薪,但据坊间普遍流传的消息,广州恒大在2019年给老队长郑智开出了1900万元的年薪,上海上港给国门颜骏凌开的薪水是1000万元。

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为什么男足女足之间会发生成绩和薪水“倒挂”的现象。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女足没人看。

必须要纠正很多人想法的一个误区,那就是男足、女足仅仅是性别上的不同。实际上,这完全可以说是2个市场,甚至可以说是2种不同的运动。

根据FIFA的报道,2019年中国女足联赛平均出席观众为1840人,观众最多的是当年北京对武汉,出席观众也仅为11863人。 同年的中超,238场比赛有5584386名观众到场,场均观赛人数达到23464人,是女足的13倍!

1

归根结底,人类对群体性竞技运动的喜爱,来源于千百万年进化过程凝聚在基因中,对于围猎动物的深刻记忆。而其中的美感,基本上都体现在肌肉力量的展示中,无论是高速奔跑,还是灵巧过人,甚至是直接硬碰硬的身体对抗,都是如此。

在这方面,女性和男性差得有多远?

比如,2020赛季中超跑动距离数据上,所有球队场均跑动都在10万米以上,意思是即便算上门将,都有人均差不多10公里的跑动。

但女子比赛这个数字则低得多,在女足世界杯中,多数球员场均跑动都在8到9公里之间,甚至早几届比赛里场均跑动只有7公里多,在男子比赛中只能算是业余联赛的水平。

你的职业水准,在我这只是业余,说这是2种不同的运动毫不为过。

不过也有例外。2019年6月的女足世界杯,在1:0战胜南非的比赛中,中国女足跑动距离高达105公里,超过了几天前中国男足对阵塔吉克斯坦103公里的跑动距离。不过这终归考虑到后者只是友谊赛,又是在中国男足身上,不能作为代表性例子。

总体而言,女足比赛在节奏、对抗性、激烈程度以及观赏性方面全面不如男足比赛,导致基本上无人问津。

比赛没人看,导致的不仅仅是没有门票收入,没有电视转播,最致命的是失去了吸引资本的基础。

对于“赢者通吃”的资本游戏而言,一点点差距就能导致投入的天差地别。球迷数量12倍的差距,就意味着资本将全部涌向男足,女足连汤都喝不到。很多人或许想象不到,中国女足超级联赛创立于1997年,但是直到2005年才第1次正式被冠名,而且当年的冠名费仅卖出6万元。

在国际上,有些女足赛事的赞助资源是“边角料”,作为男足赞助权益的“赠品”,被打包卖给赞助商。上述报告显示,69%的赞助合约,是签署给了男足俱乐部附属的女足队伍,只有3成归独立的女足球队。

这就导致,大量资本集中在男足顶尖球队和球员身上,导致了天价薪酬,女足实际上连市场化养活自己都无法做到。

到目前为止,女足很大程度上还是体制化的,由半官方机构足协拨款,发工资养活运动员。真的要让女足完全市场化,让运动员靠比赛表现赢门票收入、吸引赞助赚钱,恐怕这个行业能否存在都是问题。

这点在另一组数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面说中国女足俱乐部支出世界第1,要支出必须先有收入,而中国女足俱乐部的平均收入为110万美元(约合700万人民币),仅次于日本女足俱乐部的165万美元。

1

然而,二者在商业赞助方面不在一个量级上——后者每家俱乐部平均可以获得59份赞助合约,前者却只有区区不到5份,甚至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1份)的一半。

1

从收入结构上看,日本女足俱乐部的收入77%来源于赞助,只有4%来源于行业协会;中国女足俱乐部的收入只有43%来源于赞助,同样不及平均水准(53%),足协提供了22%的资金。

那么,足协的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足协自己公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度收入8.4亿元,其中授权、赞助以及合作收入共计6.6亿元,占比78.6%。而这部分“授权、赞助以及合作收入”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超。

以上种种相加,构成了一个反常识的事实:

女足的两大收入来源——赞助和足协拨款——都依赖于男足。近年火爆的中超市场,维系了稳定的职业女足系统,保证了中国女足运动员有稳定的人才供应和运作资本。

但与此同时,男足的火热仰仗于资本的加持,而资本在监管缺乏下的涌入炒作,又必然导致男足运动员的身价虚高。

换言之,男足的“千万年薪”,也许正是女足当前好成绩的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讨论“把男足的年薪给女足”,倒不如担忧一下,随着中超曾经的最大金主——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局,“金元足球”10年后重回原点,刚刚有复苏迹象的女足未来将何去何从?

毕竟,中国足协收入从2018年的8.4亿元暴跌至2020年的4.6亿元之后,中国女足夺冠的“千万奖金”,至今还没有下文。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7 q1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女足 男足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