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用互联网提升科学家精神传播深度广度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近日提出,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及新媒体作用,提升科学家精神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中国科协31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主题为“十年薪火,砥砺前行”的科学家剧目创排交流座谈会近日在广西举行,王进展出席座谈会进行会议总结和展望。
第八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启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鼓励科技工作者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从源头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决定继续面向国内科技期刊遴选优秀科技论文。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启动广西汇演
中国科协3月31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广西汇演活动,近日在广西大学启动,将在广西多地开展9场科学家主题的优秀剧目演出。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4星
北京时间2023年3月31日14时2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菌草科学与技术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复函福建省林业局,同意建立菌草科学与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将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建立,聚焦菌草发展重大科学前沿、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菌草种质创新—生态治理—产业化利用”为主线,开展菌草种质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菌草生态治理机制与关键技术、菌草食药用菌种质创新与营养形成及功效成分作用机制、菌草加工与应用生物学基础等研究。
LAMOST发布光谱数据突破两千万
2023年3月3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LAMOST 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LAMOST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穹顶型环流对北美热浪影响增强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热浪、强降水、干旱等能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021年6月底至7月初,一场强劲的热浪席卷北美西海岸,造成部分地区温度相比于常年同期高出了16-20℃。“热穹顶”是此次高温中的关键大气环流,热穹顶是指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定时间内停滞不动,高压像罩子一样把热空气盖在热浪发生区域,令热穹顶里面的温度升高,最终引发热浪。热穹型环流对区域热浪的贡献及其未来影响,是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
2023长三角青年科学家精英会在浙江举行
30日,以“科聚新材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长三角青年科学家精英会在浙江台州临海举行,旨在搭建科技合作的创新平台、激荡思想的交流平台、集聚力量的开放平台,充分发挥九三学社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助力台州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国内外高端学术交流活动落户台州。
国内合成生物学“十大典型应用”出炉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制备RNA纳米农药、小分子肽生物合成效率提高40倍……这些创新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合成生物技术。3月28日,在由科技日报社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态创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上,《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绿色应用与产业感知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并评选出了国内合成生物学“十大典型应用”。
植物发出的清晰声音首次记录
学术期刊《细胞》30日发表了一项全球突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录制并分析了植物发出的清晰声音,类似于爆米花爆裂的咔嗒声,发出的音量类似于人类的语音,但频率很高,超出了人耳的听力范围。此前研究曾记录了植物的超声波振动,但这次研究提供了植物声音空气传播的第一个证据。
“食油”酶复合物结构破解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个原子级结构的酶,这种酶可选择性地切断碳氢键,而这正是将简单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更有用的化学物质的第一步,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步。正如30日发表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的论文所描述的,详细的原子级“蓝图”提出了对酶进行工程改造以生产所需产品的方法。
研究:每周1至2天走8000步可降低死亡风险
日本京都大学助教井上浩辅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3月29日公布的分析结果显示,每周有1至2天单日走8000步以上的人与每周走3至7天的人的死亡风险下降程度大致相同。该团队指出“即使无法每天都确保有时间做运动,如果在周末等运动几天,也有望维持健康”。
混合微型机器人在生理环境中导航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混合微型机器人,其大小相当于单个生物细胞(直径约10微米),可使用电和磁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控制和导航。微型机器人能在生物样本中的不同细胞之间导航,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识别它们是健康的还是垂死的,然后运输所需的细胞进行遗传分析等进一步研究。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上。
迄今最高存储密度器件面世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杨建华及合作者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已经为边缘人工智能(便携式设备内的人工智能)开发出了迄今存储密度最高的新型器件和芯片,有望在便携式设备内实现强大的人工智能,如让迷你版ChatGPT的功能在个人便携式设备内“遍地开花”。
新方法设计出可高效制氢的光催化剂
氢能作为一种完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制备对于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是生产氢气的一种重要途径。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吕刚教授课题组与电子科技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合作,设计出一种新型等离激元复合材料作为高效且稳定的析氢光催化剂,该方法还有望应用于固氮等领域。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印度报告全球首例人类感染致命植物真菌病例
据英国天空电视新闻网29日报道,印度报告了人类感染银叶菌并产生流感症状的病例,这是首次发现人类感染这种威胁植物生命的真菌。据报道,银叶菌能够使植物的叶子变为银色,且通常导致植物死亡。病人是一名61岁男子,从事植物真菌研究,曾出现咳嗽、疲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费本华获中国标准创新奖突出贡献奖
3月30日,首届中国标准化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会上举行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颁奖典礼,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费本华荣获中国标准创新奖突出贡献奖。费本华是此次受表彰的4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之一,也是全国林草系统首次获此殊荣。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