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观前沿
近日,清华大学团队王红副研究员合作具体提出了道路交通法规数字化及符合人类驾驶员行为分布的合规性阈值选取新方法,在道路交通法规符合性在线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团队认为,道路交通法规作为人类总结的最成体系的驾驶经验和安全驾驶底线,自动驾驶遵循道路交通法规是其最基本安全要求。然而现有道路交通法规是面向人类驾驶员的自然语言法规,其天然的模糊性,尤其是部分条例的模糊表述,使得各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对其理解不同,进而导致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出现分歧。让自动驾驶汽车在各种情况下像人类驾驶员一样遵循自然语言编写的道路交通法规仍然是一个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自动驾驶“合规性在线监测”技术,该技术所构建的系统独立运行于自动驾驶系统,通过获取自动驾驶汽车行为信息来判断车辆行为是否合规。该技术提出了一套道路交通法规数字化方式和基于触发的分层合规性在线监测架构,该架构通过设置触发条件保证不同法规条例在恰当的运行环境下触发,并且方便扩充及容纳数字化后的不同地域驾驶经验及规则;同时,还提出了“No Crash”和“No Change”的合规性模糊阈值选取准则,通过数据集分析了人类驾驶员在面对模糊法规时的行为分布,并基于准则选取了符合人类驾驶员行为的合规性阈值。
该技术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部署于解放J7商用车进行实车验证。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合规性监测方法,以满足该技术在闭环测试与开环验证方面的覆盖度与可靠性要求。
技术价值观察
——自动驾驶关键技术投资潜力评估
综合来看,自动驾驶领域的毫米波雷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激光雷达、惯性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投资潜力整体较大。在应用领域方面,自动驾驶货运领域资本市场较为活跃,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激光雷达、惯性惯性传感器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热点领域。
全球自动驾驶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目前汽车的自动驾驶仍处于L2“部分自动驾驶”和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阶段。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与目标
2020年11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预计到2025年,我国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超过50%,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计划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出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增长以及自动驾驶在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车辆控制等方面技术的进步,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和普及化将会持续增长,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方面,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实现更多的突破和市场应用,不断向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热力图显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强相关的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成为重点发展区域。这些城市群已投入大量政策、资金、环境和人才资源用于动驾驶,成为潜在的动驾驶技术发展中心。根据热力图的分布,深圳地区有极大的可能性成为动驾驶的先导区域。重点关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上海市青浦区等地的相关企业,以及这些地方对动驾驶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潜力市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